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夷陵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夷陵區古稱彝陵,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東連遠安縣、當陽,西鄰秭歸縣、興山,南抵枝江、長陽,北與保康接壤,南北長103公里,東西寬約77公里。截至2016年,夷陵區總面積3424平方公里,人口520186人,是宜昌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轄行政區。 區人民政府駐地小溪塔街道辦事處。[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夷陵區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夷陵區春季氣溫變幅大,冷暖交替頻繁,常有倒春寒天氣出現;夏季氣候日變化大,中午炎熱,早晚較涼爽,大旱時晝夜不回涼,雨量適中,雨熱同季,常有旱、澇、風、雹等災害性天氣;秋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冷暖再次交替,降溫快,少雨多晴、天高氣爽;冬季氣溫下降快,乾燥少雨雪。年平均氣溫16.9℃,三峽河谷地區年平均氣溫高於其他地區,南部低山丘陵地區次之,北部高山與半高山地區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平均下降0.6℃;1月最冷,7月最熱,小溪塔多年極端最高氣溫41.4℃。年平均日照1669.2小時,日照百分率37.7%;夏季多,冬季少,春秋兩季居中。年平均降水量1177.34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在977~1370毫米之間。夷陵區西北山區、三峽河谷和江南地區是降雨最多地區,鴉鵲嶺、龍泉一帶為最少區;夏季降雨最多,占全年降水總量的46%,春、秋、冬季分別占25.2%、22.8%、6%;7月為降雨高峰期,占全年降雨量的35%。多南風,次為東北風,西風最少。年平均無霜期271.9天,初霜日小溪塔12月3日、三峽地區12月1日、樟村坪11月15日,終霜日小溪塔3月5日、三峽地區3月2日、樟村坪4月5日。平均降雪日8天、積雪日4.9天,小溪塔最早初雪日11月12日、最遲終雪日4月7日。[2]

歷史沿革

夷陵區是巴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區境古屬荊州之域。

秦將白起所燒的"夷陵",就是今宜昌市區的古稱。公元前278年"夷陵"地名始見於史,表明夷陵見諸於史至2010年已達2288年之久。

周初為夔國地。

楚成王三十八年(前634)楚滅夔,乃歸於楚並為其西疆邊防要地。"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郡縣天下,改夷陵置巫縣。西漢置夷陵縣,屬南郡。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夷陵縣屬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所立之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屬蜀由臨江郡所改之宜都郡。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改夷陵縣為西陵縣。

晉太康元年(280),復改西陵縣為夷陵縣,屬宜都郡。

南北朝時,宋、齊均名夷陵縣,屬宜都郡。上述郡治均在夷陵縣;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後周改陝州。

隋大業三年(607)復夷陵縣,並改陝州為夷陵郡。

唐武德二年(619)夷陵縣屬由夷陵郡所改之陝州,州、郡治均在夷陵縣。

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夷陵縣屬由陝州所改之峽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屬由峽州所升之峽州路,州、路治均在夷陵。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攻取縣境,撤銷夷陵縣,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旋降峽州府為峽州,直隸湖廣行省。

明洪武九年(1376),改峽州為夷陵州。

清順治五年(1648),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為宜昌府,並以原夷陵縣境立東湖縣。

民國元年(1912)廢宜昌府,改東湖縣為宜昌縣,先後隸屬於荊宜道、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9年7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縣城,縣城及近郊劃出設宜昌市;宜昌縣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專區,縣直機關仍設市內。

1970年7月,因興建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縣直機關從市內北遷小溪塔。

1975年,宜昌專區改稱宜昌地區,隸屬關係不變。

1992年4月始,宜昌縣隸屬於由宜昌地、市合併而成之宜昌市。

2001年7月28日,宜昌縣被撤銷,設立宜昌市夷陵區。[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夷陵區是中國八大磷礦主產區之一、亞洲第二大磷礦腹地,磷礦保有儲量7.8億噸;石墨礦以品位高、鱗片大著稱全國,花崗岩、石灰岩、鎂橄欖石等非金屬礦儲量豐富。

土地資源

2008年,夷陵區土地資源變更調查為3416.57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313917.05公頃,包括耕地52881公頃、園地19224.25公頃、林地218346.14公頃、牧地116.34公頃、其他23349.31公頃;含三峽庫區面積,建設用地14874.39公頃;交通用地1116.33公頃;水域用地4968.71公頃;未利用地7896.79公頃。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夷陵區有野生動物(不含魚綱)4綱29目82科29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綱17科41種,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綱17目40科76種。全區野生動物中,獸綱9目26科63種,主要有果子狸、野豬、豹貓、小麂、毛冠鹿、黃鼬、華南兔、鼬獾、豬獾、狗獾、松鼠、鼯鼠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林麝、豹、獼猴、穿山甲、黑熊、水獺、黃喉貂、大靈貓、小靈貓、鬣羚、斑羚等;鳥綱有16目38科183種,主要有鴛鴦、灰雁、環頸雉、白冠長尾雉、紅腹角稚、樹鷚、黑枕黃鸝、褐河鳥、柳鶯、蘭翡翠、崔牲子、鷂、鵠、鵪鶉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金雕、鴛鴦、紅腹錦雞、紅腹角雉、冠長尾雉、勺雞、紅翅綠鳩以及眾多的鷹、鴞類等;兩棲綱有2目8科22種,主要有大鯢、巫山北鯢、蟾蜍、中國林蛙、黑斑側褶蛙、棘腹蛙、棘胸蛙、雙團棘胸蛙、沼蛙、澤蛙、無斑雨蛙、斑腿泛樹蛙、花姬蛙等,其中大鯢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爬行綱有2目10科29種,有龜、鱉、草綠龍蜥、盲蛇、玉斑錦蛇、王錦蛇、黑眉錦蛇、滑鼠蛇、烏梢蛇、銀環蛇、尖吻蝮等。

全區有植物2500餘種,其中種子植物120科450屬1200種。按所含種數排列的前15個優勢科分別為薔薇科、菊科、百合科、豆科、禾本科、虎耳草科、忍冬科、殼斗科、毛茛科、蓼科、樟科、玄參科、石竹科、唇形科、景天科,加上較大的樺木科、金縷梅科、四照花科、衛矛科等,構成植被的主要成份;按所含種數排列的前15個優勢屬為蓼屬、景天屬、懸鈎子屬、堇菜屬、櫟屬、李屬、槭屬、莢迷屬、冬青屬、構屬、薔薇屬、山胡椒屬、木姜子屬、鳳仙花屬、衛矛屬。境內還保存着一批古老的孑遺植物金錢槭、連香樹、珙桐、水青樹、領春木、香果樹、化香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紅豆杉、珙桐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連香樹、樟樹、楠木、水青樹、香果樹、鵝掌楸、紅椿、櫸樹等8種。全區人工栽培的珍稀植物有銀杏(Ⅰ級)、杜仲(Ⅱ級)、厚朴(Ⅱ級)、喜樹(Ⅱ級)等。

全區藥材有7類256科1104種,其中植物藥材213種。主要有天麻、黃姜、柴胡、麥冬、橘梗、金銀花、尾參、百合、杜仲、棗皮、銀杏、何首烏、生地、白朮、白芍、伏苓、黃蓮、藥菊、薄荷、魚腥草、柴蘇等。

全區水產品中魚類有35科、138種。主要為中華鱘、胭脂魚、長尾鮠、大口鲶、黃顙、黃鱔、泥鰍、銀魚等。其中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胭脂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夷陵區轄1個街道、1個開發區、1個新區、8個鎮、3個鄉,共有18個居委會、182個行政村。

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常住人口為 520186人(含三峽壩區紅線內1500人)。全區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戶166957戶。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1.37下降為106.8。[4]

經濟

夷陵區城市風光

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GDP)達到 18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02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111.83億元,增長29.3%;第三產業增加值43.35億元,增長2.1%。全區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09年的15.4:52.3:32.3調整為14.8:61.4:23.8,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下降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上升9.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 8.5個百分點。全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2,增幅較上年上漲1.8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2.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101.9;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為127.4;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3.2。

第一產業

2010年,夷陵區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02億元,增長6.8%。全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407公頃,增長1.4%;油料播種面積12646公頃,增長2.0%;蔬菜播種面積16692公頃,增長0.7%;柑桔種植面積22216公頃,增長2.3%;茶葉種植面積12367公頃,增長6.6%。全年糧食總產量22.3萬噸,比上年增長3.7%;油料總產量2.5萬噸,增長1.8%;蔬菜總產量41.7萬噸,增長9.5%;水果總產量 45.1萬噸,增長13.9%,其中柑桔產量44.6萬噸,增長13.9%;茶葉總產量10095噸,增長10.3%。全區完成造林面積2256公頃。主要林產品產量分別是:核桃 71噸,板栗1333噸,棕片50噸,實際採伐林木4766立方米。全區肉類總產量9.0萬噸,比上年增長12.5%。生豬出欄95.7萬頭,增長6.1%;家禽出籠408.7萬隻,增長36.4%,禽蛋產量3296噸,增長22.0%;山羊出欄6.0萬隻,下降6.6%;奶牛存欄2882頭,增長34.0%,鮮奶產量19408噸,增長72.9%。全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619公頃,占常用耕地面積的39.9%;旱澇保收面積8942公頃,占常用耕地面積的33.6%。農藥使用量1984噸,增長4.3%,化肥施用量(折純)58602噸,下降1.9%。農村用電量11904萬千瓦小時,下降6.5%。 全區自來水受益村、通汽車村、通電村和通電話村分別達到95個、182個、182個和182個,分別占村總數的52.2%、100%、100%和100%。全區鄉村從業人員中非農行業從業人員11.93萬人,占鄉村從業人員的比重為50.9%。

第二產業

2010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即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2.75億元,增長47.7%。其中,國有企業工業產值12.72億元,增長4.5%;集體企業工業產值2.9億元,增長55.5%;股份制企業工業產值274億元,增長52.5%。全區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03.9億元(含三峽捲菸廠),增長38.1%。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84.7億元,增長51.7%,實現利潤23.8億元,增長53.3%,實現利稅總額36.0億元,增長45.7%。全區建築業完成增加值7.76億元,比上年增長3.9%。在全部建築業企業中,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6.7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0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29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51.74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0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7.5億元,比上年增長22.9%。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為56.9億元,增長22.0%;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為0.6億元,增長242.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達到45.0億元,增長25.6%;住宿餐飲業12.5億元,增長13.8%。[5]

社會事業

科技

2010年,夷陵區共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發展計劃項目53個,爭取區以上無償科技資金510萬元。區內投入科技經費3729萬元,用於實施36個科技項目。全區獲市級以上科技成果3項,區級科技成果32項。全區全年共申報專利131項,授權89 項,同比增加78%。全區高新技術企業14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36.32億元,增長77.7%,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達到11.54億元,增長71.6%。

教育

2010年,夷陵區共有各類學校58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普通初中15所,完全小學3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幼兒園53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43916人,其中,普通高中9076人,普通初中13196人,小學21574人,特殊教育學校70人。全區小學入學率100%,適齡少年初中階段入學率100%。全區小學鞏固率100%,初中三年鞏固率100 %。全區教職員工3901人。全區各類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38.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8.1萬平方米。全區高考文理科上本科線1715人,上線率52.3%。公共圖書館藏書13.8萬冊,全年共借閱圖書12萬冊次。

交通

截至2013年,夷陵區境內有鐵路4條,焦柳、鴉宜、鴉南、宜官鐵路全長70.6公里。焦柳鐵路起於河南省焦作、止於廣西柳州,由北向南,經湖北、湖南省進入廣西柳州,境內10.7公里;鴉宜鐵路起於焦柳鐵路鴉鵲嶺火車站,跨越鴉鵲嶺鎮,進入宜昌市城區,長36.3公里;宜官鐵路起於宜昌市火車站,經小溪塔,進入官莊鐵礦腹地,長22公里;焦柳、鴉宜鐵路聯絡線1.6公里(稱鴉南線)。焦柳、鴉宜、宜官等鐵路沿線建有客貨運車站6個、鐵路管養和橋樑養護工區5個,有鐵路橋樑35座/3004.7延米,公鐵立交橋98座,涵洞170道/5065.1米。全區擁有營運客(渡)船30艘/2,137座位、機動貨船11艘、駁船1艘、拖輪1艘,沙坪水庫砂船5艘,共14,765總噸/5,298.34瓦,農用船舶88艘。全區擁有道路營運客車340輛、貨車6,947輛,比2007年增長6.2%、16.3%。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1家,機動車維修322家。夷陵區開闢農村客運市場,實現村村通客車率79%,初步實現客運"路、站、運"一體化。

衛生

2010年,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01個(含村衛生室),衛生技術人員1777人(含鄉村醫生人員558人),年末實際開放床位1200張。全區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衛生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行業作風和醫德醫風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得到全面落實。[6]

旅遊景點

三峽人家

三峽人家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是湖北鄂西生態旅遊圈的核心示範區。

三峽人家位於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中間,依託西陵峽百里畫廊,融合了地質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峽江文化、抗戰軍事文化珠。

西陵峽口

西陵峽口風景區位於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離三峽國際機場20公里,與宜昌市火車站相隔5公里,是4A級風景區。

西塞國森林公園

宜昌西塞國森林公園位於湖北三峽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鎮境內,隸屬國有樟村坪林場。宜昌西塞國森林公園有8000公頃原始森林。

中華鱘魚館

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名錄,是地球上存活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的歷史,有"國寶活化石"之稱。中華鱘是大型洄游性魚類,生在長江里,長在海洋中,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的金沙江產卵繁殖。

三峽景區

長江三峽位於長江上游渝鄂川界處,跨重慶市的奉節、巫山和湖北省的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和宜昌市。景區西起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2千米。兩岸因燕山運動褶皺隆升的巫山、黃陵廟和八面山山地,由於長江強烈切穿,形成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大峽及大寧河寬谷、香溪寬谷,總稱為長江三峽。

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位於宜昌市三斗坪,全長2309米,壩頂海拔高程185米,相當於60層左右的高樓,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的左岸大壩長1600多米。

懸棺風景區

曉峰懸棺距今2300多年,位於夷陵區黃花鎮新坪村一組,是古代眾多少數民族中葬俗之一,為當今世人考察巴人的起源提供了強有力的歷史佐證。懸棺懸於離地面175米、距山頂180米的絕壁洞穴之中。因宜巴高速公路的修建,曉峰懸棺已經停止開放。

燈影峽(明月峽)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位於東距南津關約10公里的廟南與石牌之間。

黃陵廟

黃陵廟,古稱黃牛廟,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陵廟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用以祭祀黃牛助禹開江治水的千古功德。黃陵廟主體建築禹王殿建於明萬曆46年,是國內規模宏大,保存最為完好的禹王紀念建築物。殿內兩根金絲楠木柱上,遺留有公元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痕跡,為長江葛洲壩和三峽大壩興建提供了重要的水文依據。禹王殿右側武侯祠內長有一株鐵樹,據說是諸葛亮入蜀時親手所栽,距今巳有1700多歲。

崆峒峽

崆峒峽在西陵峽牛肝馬肺峽東2.5公里,處於秭歸縣之廟河與黑岩子之間,全長2.5公里。

南津關大峽谷探險旅遊區

南津關位於三峽東口,是西陵峽的終點。。南津關大峽谷長18公里,寬3~50米,兩岸峭壁高100至350米。

神女峰

神女峰又叫望霞峰,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大江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之一。

西陵峽

西陵峽西起姊歸縣香溪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地處宜昌長江三峽東口,為"川鄂咽喉"。

香溪景區

香溪位於西陵峽口長江北岸,距重慶市區572千米。發源於湖北省神農架騾馬店,流經興山、秭歸兩縣。香溪河口距三峽壩址三斗坪31公里。三峽大壩修建後,水庫回水升高,香溪的回水將抬升到興山城附近。

大老嶺

大老嶺位於長江西陵峽北岸的叢山深處,地跨宜昌縣、秭歸縣、興山縣三縣交界部位,總面積64平方公里,其中有26平方公里為原始森林保護區。[7]

著名人物

歐陽修

宋景佑三年(1036)五月,朝廷大臣范仲淹由於直言諫事被貶,身為宣德郎的歐陽修為之鳴不平,因此也被貶夷陵縣令。

文安之,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永明王拜為東閣大學士(宰相)。

馮漢驥(1899-1977),1936年獲人類學哲學博士,1962年,他完成了《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的編寫,該書於1964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王定安(1833--1898)字鼎丞,曾任山西冀寧水利驛傳道署、山西布政使。

沈剛伯(1896~1977),譜名大烈,字汝潛,,1946年到南京中央政治學校(1947年改名國立政治大學)任教,仍在中央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後在國立編譯館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