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原府文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原府文廟位於中國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上官巷東端,是清代太原府的府學文廟,最早興建於金代,清光緒七年毀於洪水,次年擇地重建。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民俗博物館所在地。

沿革

據明萬曆《太原府志》、清道光《陽曲縣誌》記載,在縣治西有府縣兩學宮並峙,宮內有府縣兩文廟。此為最早的太原文廟。府文廟建於金天會年間(1123年~1137年),縣文廟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規模宏大。廟外有兩大坊,東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屬兩廟共有。廟內的主要建築,有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東西兩廡、名宦祠、鄉賢祠、孝悌忠義祠、崇聖祠、文昌祠、奎光樓、敬一亭、更衣廳、泮池石橋以及供教學使用的明倫堂、齋房、教諭宅、訓導宅等。

公元1881年,(清光緒七年),汾水泛濫,西街兩文廟被毀。

公元1882年(清光緒八年),由當時的山西巡撫張之洞倡議,在火毀了的崇善寺廢墟上新建[1]。由亭、殿、門、廡、祠組成三進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毀的零星建築,較之原廟更為恢宏、莊重、婉雅、俊逸。

公元1919年(民國8年),被闢為省圖書博物館。1927年又易名為「山西省民眾教育館」。 在這一期間,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改作「古代禮物樂器陳列室」;威嚴肅穆的大成門,改成「禮堂講演廳」。其它殿宇或為閱覽室,或為書庫,或為其它活動室和陳列室。

公元1937年,日軍進攻太原。太原淪陷之後,偽太原市政府又把文廟更名為「山西省新民教育館」。

公元1953年,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山西省博物館至今。出於保護文廟以及其他多種原因,山西省文物局依文廟而建。

公元1998年太原文廟的現狀引起了省、市有關部門的重視,省文物局等部門先後投資100多萬元進行修復。

公元2010年,文廟保護已經逐漸步入正軌,雖然有許多小件文物保護缺失,但是大多數殿宇文物大都得到了妥善保護。同時,許多山西省各地收集的文物整齊的放置於文廟場院之中。

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原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建築

現存文廟建築群坐北朝南,分兩重院落,以紅牆圍繞,總占地面積達四萬平方米。中軸線由南向北有萬仞宮牆、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木牌坊、崇聖祠,兩旁有廊廡等建築。

視頻

太原府文廟 相關視頻

山西文化之旅走進太原文廟,解析門墩石古代有錢人身份的象徵
中國山西旅遊景點_太原文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