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長地久有時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為白居易著名詩篇《長恨歌》中的最後一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上半句。[1]

  • 作品名稱:《長恨歌》
  • 作   者:白居易
  • 創作年代: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
  • 作品出處:《長恨歌》[2]
  • 文學體裁:七言詩
  • 描寫對象:唐玄宗楊玉環

內容賞析

首先,從第一層「漢皇重色思傾國」到「盡日君王看不足」作者用了隱喻的筆法,這也是唐朝詩人慣用的習作筆法,應為唐皇帝與漢皇帝在中色這方面有一樣的癖好。這一段寫的就是玄宗皇帝中色,而且整日沉迷於美色中,連早朝也不上,誤國誤民,還將貴妃的親戚也分侯賜爵的。

第一段是揭露了玄宗的荒淫無度,但是沒有寫的直接,只是一般的敘述。

第二層從「漁陽鼙鼓動地來』到「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是因為重色而導致的安史之亂,玄宗皇帝出逃,貴妃被賜死。

第三層從「黃埃散漫風蕭索」到「魂魄不曾來入夢」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在描繪貴妃死後,玄宗皇帝朝朝暮暮情,生死兩重天,但是思念卻不能截斷,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叫人如何不淚垂,描寫的就是君王對貴妃的思念,把愛情歌頌的那樣的淋漓盡致。

第四段是從臨邛道士鴻都客到此恨綿綿無絕期,寫的是貴妃在思念君王,在得知皇帝派使者到來時,花冠不整下堂來,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體現出貴妃的思念之情之切。

所以從整體來分析是愛情

藝術手法

第一對仗手法突出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原作比連理枝。等都是對仗,起作用是便於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 能夠把生離死別的痛哭和生死兩從天的思念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貞愛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第二、採用重複手法

反覆就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是為了強調玄宗對貴妃的專寵。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遲遲和耿耿是為了強調渲染氣氛,突出玄宗對貴妃的無限思念之情,悠悠生死別經年,中的悠悠是為了突出玄宗和貴妃生離死別有一年後,那種纏綿餓愛情還未能被割斷,反而更加強烈。

第三、頂針手法

如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是採用了頂針手法,頂針的作用是進一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節奏緊蹙,

寫作手法

作者採用了避實就輕,虛實結合的的寫作手法,淡化歷史,美化愛情。

作者在描寫玄宗和貴妃這段為世人不齒的公公和兒媳婦之間的戀情時,採用的就是避實就輕的寫作筆法,只是寫道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一筆帶過。而更多的去發掘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情,他拋棄了帝王的外衣,單純的男女之愛。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顏參差是。聞到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這是虛寫,目的是在創造一個神秘的仙界,讓倆人的愛情可以延續,也更能突出兩人的忠貞愛情,不管是生還是死,都一樣的執着,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參考文獻

  1. [朱金城,朱易安.《白居易詩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
  2. 古詩文網.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