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若有情(梁曉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電視劇《人世間》原著作者梁曉聲小說精選集

為當代人撕開歷史裂縫,透射出挫折生活中的人性光澤

展現人在愛情、友情、親情中的承擔與奉獻

在歷史迷霧中尋找人性的閃光點

在知青文學中追認被遺忘的人生價值

反抗生活中的不幸,用愛對抗麻木與虛無


★ 展現人與人之間感情(愛情、親情、友情)的崇高與聖潔。在生活帶來重重苦難之時,人們依舊能無私奉獻、成全他人。小說中所描述的這些感情具有跨時代的普遍意義,它可以超越年齡、經歷和地域,激起人們心中的回聲。

★ 本書收錄了梁曉聲多篇具有代表性的知青小說。這些小說沒有沉浸於那個特殊年代的苦難,他謳歌青年人身上堅強樂觀、勇敢善良、崇高奉獻的精神品質。這些品質在當代也尤為可貴。

★ 寫出理想主義盛行的 80 年代的社會文化氛圍,體現青年人的純粹激情與高尚理想,用青春群像喚起當代人的開創精神與責任感。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的短篇小說選集,收錄了《天若有情》《白樺林作證》《北大荒紀實》《鹿哨》等一系列梁曉聲具有代表性的小說。在梁曉聲的筆下,人世間的愛以多種形式真切存在於我們的愛情、友情、親情之中。是兩顆孤獨的心找到了救贖,是挫折、貧窮中的互相攙扶,是陌生人之間真摯的善意,也是將自己的青春獻給國家的忠貞。青春時期的浪漫與激情不都是圓滿的,但遺憾也讓那些回憶多了一些刻骨銘心。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於哈爾濱,當代知名作家、學者。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資深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至今創作了包括散文、小說、雜論、紀實文學等在內的作品逾千萬字。代表作有《雪城》《年輪》《返城年代》《今夜有暴風雪》。憑藉作品《人世間》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書評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何不兩清,做回甲乙丙。

——題記

《天若有情》這個名字已經太多次出現在文藝作品中,有電影、電視劇,有歌曲,有繪本當然還有小說,這其中最出名的當屬1990年陳木勝先生執導的電影。

初拿到這本書尚未打開時,我滿腦子都是穿牛仔襯衫的華仔和活潑可愛JOJO;紅色版花的SHOEI頭盔和鈴木RG500;當然還有華仔流着鼻血,載着穿白色婚紗的吳倩蓮在黑夜飛馳的經典畫面……又是一出悲情劇吧,我想。


《天若有情》劇照 梁曉聲版《天若有情》由12個短篇故事匯編而成,除第一篇講述秀娥之忠貞和被這所謂的忠貞蹉跎了的青春,其餘11篇全是北大荒知青回憶錄。關於作者,今年初大火的開年大劇《人世間》一下子使得梁曉聲老師聲名赫奕,其實早在2019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時候就曾火過一陣子,可能文學方面關注的人越來越少了吧,這就是文學的衰落?

試着說說小說里幾個感觸比較深的地方:

《天若有情》篇,才十幾歲的靳秀娥在從縣城返回的路上被車夫鄧寶柱侵犯,之後在受威脅相迫和對「愛情」的懵懂憧憬之中體驗者一個農村少女對「愛」這個字淺薄而可悲可嘆的理解。幾個月後,事情被秀娥父母所知。沒想到她父母竟要求她嫁給這個曾經強暴過她的男人。寶柱好酒,賺到的錢幾乎都投到了酒缸里,喝醉回家就抽打秀娥。

「女人是船,男人是拴船的樁子。世上只有船樁放船行的理,沒有船掙斷纜繩的理!沒這理!」這是出嫁前母親叮囑秀娥的話,也是秀娥一生恪守的婦道。乃至丈夫寶柱中風癱瘓在床上,秀娥一人忙裡忙外,操持起一個搖搖欲墜的家,毫無怨言。

秀娥不是沒有感情,青梅竹馬的老村長兒子肖麗立文和她就是默默互相愛着的一對壁人。奈何命運造化,待肖立文學成歸來,秀娥早已嫁為人婦。

寶柱酒後中風,老村長勸她還年輕,改嫁也不為過,法律是許可的。而她母親嚴肅的警告她「好女不嫁二夫…」年輕的她選擇了聽從母親的訓誡——「我……服侍他一輩子」她喃喃的說。

而肖立文,默默地等待,等這個幼時就喜歡的女孩子。等到她結婚,等到她生孩子,等到她默默的服侍癱瘓在床的丈夫,等到鄧寶柱無聲無息的死去,等到秀娥四十二歲,生出白髮和魚尾紋……終於,這場蹉跎了二十五年的愛情到來,月亮、銀河、牽牛織女星下,一隻蟋蟀在什麼角落裡悠然自得的吟唱着…

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一個幾乎讓人熱淚盈眶的結局,但看得叫人唏噓。曾幾次出差見過雅致錯落的幾面貞潔牌坊,大多是封建時代皇家褒獎地方上貞潔的婦女。也聽過不少類似的民俗故事,一個女人在一生的尺度下,到底能容下多少人。追求愛情是永恆的主題,那些凜然立在村頭的牌匾卻成了自由桎梏。

突然想起我的曾祖母,她十多歲嫁入張家,二十左右生了我的爺爺,之後很突然的曾祖父應召入伍,參與滇緬鐵路的修築。經此一別,這位曾祖父消失在人海,生死未卜……而我的曾祖母從此獨自操持起這一大家族方方面面,上侍養公婆,下教養獨子。守寡近七十載,加之平易慈祥的性格,年邁的曾祖母一直是小鎮最為德高望重的老人之一。年幼的我頗受曾祖母疼愛,至今仍然記得榻上她那雙渾濁但明亮的雙眼…之前從未思考過,這樣一位恪守婦道的老人,她的內心是不是早已藏起了對愛情的憧憬,這一生的恪守,是為家庭的責任,是為那短暫的愛情還是為守候那消失在人海的曾祖父…曾祖母早已過世,這些問題也隨之掩入塵土,我甚至不曉我肆意的忖量會不會褻瀆了曾祖母那碧玉般清澈的內心。

好在現代社會給予男女愛情足夠的自由,愛恨隨意,除卻責任也可以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婚姻自由,不必再受父母包辦;女權運動,男女平等,婚姻雙方趨於平衡,理性和感性的締結以期獲得更為牢固的婚姻關係。然而,年年攀升的離婚率和日漸冷落的婚姻登記處,讓人不得不反思,現代社會的婚姻,奉行的利己主義,到底是更加幸福了嗎?

北大荒知青回憶錄篇,由一個個小故事構成,那個極美的與月亮同名的哈薩克族女子—阿依達娜柯;那個在自行車管理棚自學英語的呂紅衛;那個白天閱讀,晚上偷偷翻譯的編輯楊昉,公比拉河畔馬場的知青女排長—鄒心萍;「蛤蟆通」水庫邊照顧「母親」北京知青—慧萍以及以凡人之軀築入大壩的王文君;當然還有那個敢愛敢恨的鄂倫春姑娘—阿依吉倫…

受篇幅所限,此處就不再贅述故事情節。自忖前後之年少,略作嗟嘆。

前年,偶然的機會接到一個輔導尚在小學的表弟家庭作業的任務,恰當天要求回家背誦梁啓超《少年中國說》節選:「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雖說以我現在的年紀,寫下這段少年…都有碰瓷的嫌疑。當時聽表弟在眼前搖頭晃腦背誦,突然聯想到身邊的某些年輕人,被加班和熬夜摧毀的身體,被碳酸飲料和地溝油腐蝕的器官,被大手蒙蔽的雙眼,被網絡禁錮的靈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沒有經歷過北大荒的磨礪,但我們也是在書山題海中打贏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也曾渴望攀上象牙塔之巔,踩着別人的屍骸,然後縱身被這塵世的血淚洗禮。漸漸忘卻了我們為什麼而來,又是如何的來過……

思緒飄回山花爛漫,土地肥沃的北大倉。突然很想踏上這片瑰麗的土地,去親手種下一顆象徵長青的「知青樹」,任枝椏肆意的伸向雲和月;去醉倒在都柿從中任晚風把鼻尖吹紅氈帽上結滿甘甜的露水;去摘下大把的霧凇,投入小火爐中慢慢融化,煎出的茶一定又香又醇;去顛簸在馬背任馬兒向着小興安嶺方向馳騁,即使丟了方向也沒關係,夜宿牧鹿老人的氈房,圍着篝火,聽聽遙遠的故事……

原來,我們閱讀過的書,吟詠過的詩,背誦過的課文,總有一天,活現在你眼前。為漩渦中絕望的你助力;為低谷中踟躕的你打氣;為高樓凌寒的你鼓勁;為眼空四海的你箴諫。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