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竺神話中乾達婆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乾達婆

來自網絡的圖片

天竺神話中乾達婆介紹夢華錄》永安樓酒樓在趙盼兒的規劃下重新開業,還有歌舞表演,舞蹈非常有異域風情,兩位半遮麵茶坊的老客人,問那是什麼舞蹈,宋引章介紹說是西洲天女舞,杜長風解釋是出自天竺神話中的乾達婆。那麼印度神話中乾達婆是什麼神仙?[1]

乾達婆在印度神話中,原來是一群半神半人的天上樂師,是帝釋天屬下職司雅樂的天神。 此神經常住在地上的寶山之中,有時升至忉利天演奏天樂,善於彈琴,演奏種種奇妙的雅樂。乾達婆是東方持國天的眷屬,為守護東方的神,有眾多眷屬。其同時也是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 有經文記載其形象為,頂上有八角冠,身相為赤肉色,身如大牛王,或者其他動物的,如馬或者鳥;左手執蕭笛,右手執寶劍,具大威力相,髮髻有焰鬘冠。

印度人將幻現於空中之樓閣、山川(即海市蜃樓),稱為乾闥婆。佛經中也常用乾闥婆城來形容諸法的如幻如化。 除此之外,密教中也有一位乾闥婆神王,全稱為「旃檀乾闥婆神王」,是守護胎兒及孩童之神。相會在胎兒誕生之時,如果有人誦讀乾闥婆神王陀羅尼,誠心祈求,鬼神則不能侵擾。

在印度教中,乾闥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且會從身上發出香氣的男性神靈,阿布沙羅斯的丈夫,為服侍帝釋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裡奏發美麗的音樂。

他們都從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闥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闥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闥婆城」(梵語作 gandharva-nagara)。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

因為翻譯的關係,乾闥婆又有各種譯名,如樂乾闥婆王健達婆、犍達縛、健闥婆、乾沓和、乾沓婆、彥達縛,或犍陀羅,又有人因其特性,而將他翻做香神、嗅香、香陰或尋香行。

是香神或樂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乾闥婆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凌空飄蕩,極為優美。在印度神話中,乾闥婆是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身上發出香氣的神,熟諳並揭示上天的奧秘和聖理,被視為太陽光焰的化身。相傳,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他們為天神備制蘇摩酒。(乾闥婆在神話中就是帝釋天的樂師,而且與蘇摩極有淵源,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就是他們了)又名香音族,是天界中支配香料與音樂的藝術民族,深受其他各族的喜愛。乾闥婆在梵語中是變幻莫測的意思,因為香氣和音樂都是飄渺隱約,難以捉摸的。

在韓國語中乾闥婆後來指樂師、伶人等,到後來由於韓國的古代習俗歧視此類人,就指那些無所事事,白吃白喝,懶惰的人們。現代韓國語中「건달」「乾闥」(是「乾闥婆」的省略),就是指此類懶惰的,沒有正經事做的流氓和阿飛。[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