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文地球動力學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天文地球動力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目錄

名詞解釋

天文地球動力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地球動力學研究地球的整體性或大尺度形變和運動的動力學過程,包括地球的形狀變化、地殼的形變和運動、地球磁場和重力場的起源、變化等等。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現代空間對地觀測技術(VLBI、SLR、LLR、GPS等)得到迅猛發展,使得測量地球的整體性和大尺度運動變化的精度有了數量級的提高,也使得對地球各圈層(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地幔、地核)運動變化的分別研究發展到把地球各圈層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研究其間的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理,從而形成了天文學與地學(地球物理學、大地測量學、地質學)以及與大氣科學和海洋科學等的交叉學科――天文地球動力學。

天文地球動力學除了用天文手段高精度、高時空分辨率地探測和研究地球整體和各圈層物質運動狀態之外,還包括建立和維持高精度地球和天球參考系;綜合研究地球和其它行星的動力學特性及動力學演化過程;空間飛行器的深空探測、精密定軌和導航定位等的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現代空間技術數據處理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以及相應的大型軟件系統的建立和應用等等。

因此天文地球動力學是一門兼具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綜合性學科。

天文地球動力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地球自轉變化(地極移動和日長變化)的檢測、分析和預報,自轉變化的激發機制研究,海潮和固體潮的檢測,天文常數測定等;

全球板塊運動和區域性地殼形變的測定和研究,地心位置和運動的測定,地面台站相對地心的位置和運動的測定和研究,地球參考架的建立和維持的研究;

恆星和緻密射電源的位置和自行的測定,天球參考架的建立、擴充和維持,各種天球參考架的比較和連接的研究;

空間飛行器精密定軌理論和應用的研究,GPS導航、定位和空間天氣與氣象學應用的研究;其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如北斗、加里略等)的理論和應用研究;

海平面變化的檢測、分析和成因研究;海洋環流模型的建立、模擬和驗證;

地球重力場的檢測、模擬,和精密重力場模型的建立研究;用重力場模擬數據反演地表(大氣、海洋、水文和冰層)和內部(地幔對流)質量遷移過程,以及與地球長期氣候變化的關係研究;

行星地球內部結構、流體和磁流體動力學過程和耦合機制研究,以及它們在其它類地和類木行星上的應用研究;

各種空間技術的觀測和數據處理的理論、誤差分析、數據處理軟件系統的建立和改進研究;

各種觀測數據的收集、整理、以及數據庫建立、維護和應用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