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山瘤果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山瘤果芹,植株高10厘米左右。根紡錘形,棕褐色;莖短縮,基部有葉鞘的殘留纖維束;基生葉有柄,長2-3厘米;葉片長方狀披針形;花瓣倒卵形,白色,基部有短爪;果實寬卵形,果棱凸起,棱上及棱間都有小瘤。產新疆天山山脈。生于山地草甸中。分布於蘇聯。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厘米左右。[1]

根紡錘形,長約5厘米,直徑6-10毫米,棕褐色。

莖短縮,基部有葉鞘的殘留纖維束。

基生葉有柄,長2-3厘米;葉片長方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約1-1.5厘米,二回羽狀分裂,一回羽片3-5對,無柄,末回羽片披針形,長2-3毫米,寬約1毫米;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上部的莖生葉較小。

復傘形花序有3-5個總苞片,披針形或線形,膜質,全緣或2-3裂;傘輻5-13,長短不一,長1-13厘米,向地面鋪散;小總苞片5-10,全緣或2-3裂至1回羽狀分裂,裂片披針形或線形,與小傘形花序近等長;小傘形花序有??15朵左右,萼齒不明顯;花瓣倒卵形,白色,基部有短爪,花柱較花柱基長,斜向上升。

果實寬卵形,果棱凸起,棱上及棱間都有小瘤;每棱槽中有油管2-3條;胚乳腹面微凹或近平直。花果期6-8月。

本種提示

本種的莖短縮,傘輻較長,小總苞片3裂或1回羽狀分裂,這些特點與瘤果芹相近,但本種的根呈紡錘形,總苞片全緣或2-3裂,小總苞片有全緣的,不完全是1回羽狀分裂,每棱槽中有2-3條油管,而瘤果芹的根呈長圓錐形,總苞片2回羽狀分裂;小總苞片1-2回羽狀分裂;棱槽中的油管單生。

本種的萼齒不明顯,花柱顯著地長於花柱基,胚乳腹面微凹或近平直,而種溝芹屬Aulacospermum Ledeb. 植物的萼齒明顯,花柱較花柱基短,胚乳腹面深凹達於胚乳中心,根據上述差異,本種仍應為瘤果芹屬 Trachydium Lindl.植物。因此,我們也把Aulacospermum tianschanicum (Korov.) Norm. 作為本種的異名。

生長環境

生長于山地草甸中。

分布範圍

產自新疆天山山脈。分布於前蘇聯地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