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如公園與獅子林(朱艷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如公園與獅子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天如公園與獅子林》中國當代作家朱艷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天如公園與獅子林

我家住城北,天如公園在城西,雖說同在一縣城,但因方向不同,建成多年,竟然一次也沒去遊玩過。

偶爾騎車或坐車,急匆匆地從那裡路過,只見以前荒蕪的坡地綠意盎然,宛若從天而降鋪上了一塊綠綢緞。公園南面入口處,不多不少、不長不短的台階之上,是個地形開闊的小型廣場,中間高處牆面深褐色石板鑲嵌着「天如公園」四個熠熠生輝的金色大字,兩邊玉白色闌杆曲折迂迴、蜿轉向上,兩側有大水池,其後壘起層層疊石的假山,這風格迥異的設計,常常誘惑着我前去揭了她的面紗。

仲夏時分,擇一周末一家三口驅車不到十分鐘便來到公園東面,將車泊在停車場。旁邊老人活動區,有門球和羽毛球兩個場地,羽毛球場暫時空人,靜悄悄的;門球場有十來個看上去年齡較大的男女正在練習門球,場地外圍與眾不同,人性化地放置了好幾對軟皮沙發,方便中老年人中途小憩。

沿右邊一條寬闊道路向上走,路邊的樹上掛着一二朵猶如盤子般碩大的白色花朵,真是漂亮。我說,這花好大一朵,是玉蘭花吧?女兒答,好像外婆家門口的樹。是的呀,看葉子就是玉蘭,但外婆家的玉蘭花沒這麼大。她用手機軟件進行識別,顯示是荷花玉蘭。蓮江濕地公園鄧家裡進口處,有個小池塘荷葉田田,現在就盛開了四五朵淡紅色的荷花,說起來與這玉蘭花還真有點像呢。

雨持續地下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今天剛好多雲,久違的太陽躲貓貓似的,隔一會兒便從雲層中出來,與我們照個面。但節氣到了,氣溫有點高,我和女兒各自撐着傘,愛人戴了頂遮陽帽,在樹蔭處慢步,我直呼,這裡環境真的不錯呀,是個休閒健身的好地方。

說話間,來到公園的北面。下方台階,一側石板上,仨仨倆倆的幾個中年人坐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聊着天,或許在訴說生活的艱辛和酸楚,或許在分享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拾階而上,一個大的休息台前,偏後方四周建有水池的圓形拱門石碑,門上對聯寫着「溫一壺雲影半盞月光沉迷於舊夢,拾幾瓣悠然三分婉約暇想到春天」,橫批「月讀」,好一幅詩情畫意的月讀景象。水池中的水雖說並不多,但也過不去。圓拱門裡的風景很美,向下看,裡面是一棟棟住宅高樓;向上看,裡面是一小亭子。假若此刻再來一位衣袂飄飄的仙女,手執圓扇,倚在門框邊,拍下來的景色肯定非同一般。但此時,這裡沒有仙女,也沒有讀書人,只有我們,以及站在右邊一位頭戴布帽子的大姐,她雙眼微閉,雙腿微屈,似乎是在練站功。

往上走,越過一道「勝境風和花爭艷,仙山日照鳥鳴春」的木門,便是山頂。中間有一飛檐青瓦小亭子,上書「花月亭」,朱紅的柱子上有幅「壺中歲月醉中品,夢裡情懷詩里尋」的對聯,似乎在說此處的風情。入木門,回眸,兩邊有弧形廊道,橫跨廊木的一塊宣傳牌上,寫着《天如簡介》:釋惟則,元代高憎,俗姓譚,名天如,江西蓮花縣神泉鄉桃嶺村人。……他的僧徒募捐集資,在蘇州城北買下別墅,建菩提正宗寺於其中,迎請惟則居住。由於惟則愛好山水花卉,在寺後辟一花園,設置了許多類似「狻猊」的怪石,故名獅子林。

看到蘇州獅子林幾個字,讓我驚喜不已。2008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曾經去過那裡,當年自由行從杭州去上海,然後,在上海報了個一日游的團,與朋友一起去了蘇州。

蘇州園林很多,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四大名園,分別代表着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也許是冥冥之中有緣吧,行程單上明明寫着的是參觀拙政園,那天導遊不知怎麼就換成了獅子林。後來,我寫了一篇《在獅子林的假山群里捉迷藏》的遊記,發表在地方報紙和行業期刊上,文中還着意寫了一筆,這座園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老師中峰禪師所建,但學識淺薄的我,卻一直不知道天如禪師就是我們蓮花人。

直到去年,也就是2019年5月16日,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逝世時,我將此文發在朋友圈裡以示紀念。一位同事看到後,在評論區留言,獅子林是蓮花和尚建的,我將信將疑地應答,真的呀?

恍惚間,我穿越時空,重新又回到了獅子林。

獅子林的檢票處門額上書寫着「獅子林」三個字,據說是乾隆皇帝的御筆,乾隆皇帝曾五次游獅子林。

跨入園內,見到一座大廳——貝家祠堂,往前到了燕譽堂,過小方廳,就是由湖石假山堆砌成的九獅峰,穿過磚砌「涉趣」二字的圓洞門,便到了指柏軒,這裡以前是僧人,也就是惟則禪師講經說法,終日合掌參禪的地方。

經走廊往西,便到了花籃廳,出花籃廳再往西到了真趣亭。最後來到假山群,只見洞頂奇峰怪石林立,均以獅子起舞之狀。天如公園圓形拱門石碑背面,就有一首釋惟則《師子林即景》詩「斜梅勢壓石闌干,花似垂頭照影看。白晝雲陰天欲雪,半池星斗逼人寒」,詠贊獅子林的風物情趣。

那時導遊告訴我們,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並意味深長地留下一句話:「穿假山時,一定要往右就一直往右,往左就一直往左,否則,我明天再來接你們。」聽他說這話時,看看並不大的假山群,我覺得有點可笑。

女兒和朋友前面走,我和愛人在後面跟,只見她們一會兒左,一會兒右,穿來穿去,如進入了迷宮,最後我們繞回了原地。這時,我才體會到導遊的交待一點兒也不假,怪不得聽說當年乾隆皇帝在這裡轉了兩個時辰也沒轉出去。沒辦法,我們只好又重新開始,鑽洞爬山,真像小時候玩捉迷藏的遊戲,好不容易爬到了對面的假山上。穿湖心亭,過九曲橋、石舫,觀飛瀑、池湖,獅子林中石、亭、台、樓融為一體,我們感嘆獅子林的巧奪天工。

當年在文中,我曾感慨道,貝聿銘老先生從小生活在這疊山造屋,架橋設亭的獅子林,他在建築上的傑出才華也許就是受其影響的吧。事實確實如此,「曲徑通幽、步移景異」的獅子林和「曲徑通幽、步移景異」的貝氏建築兩者之間有很神似的地方。貝聿銘先生逝世後,我曾看過相關報道,獅子林的禪宗意味,深深影響了自小在這老宅里嬉戲的貝聿銘,假山中的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給了他無窮的快樂與幻想。

貝老有很多蜚聲國際的建築設計,比如盧浮宮,其中的玻璃金字塔,世人盛讚是「盧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再比如香港地標——中銀大廈,它形如竹子,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範內變化多端。又比如,他的收山之作——蘇州博物館,將建築造型與所處環境自然融合,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線引入到室內,讓極簡線條的幾何造型,勾勒出傳統園林的飛檐翹角,用一池湖水描繪出遠山青黛。

從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到蘇州博物館,貝老用了一生的時間給這個世界構造出最美的建築。貝老曾說過:「人類為自然添色,而自然也促發人類的創意,我的作品強烈體現了這一精神。我的建築外形是精心挑選的,並與功能需求相呼應。建築設計本身必須與不同的業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府和不同的經濟相呼應,從建築最初設計開始,經過施工到最後竣工需要許多年的時間。這漫長的過程使我想起石匠造石。」

他曾回憶:「現在想來,應該說那些經驗對我後來的設計是有相當影響的,它使我意識到人與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釋惟則禪師當初基於對佛理和園林藝術的追求,用怪石建造假山王國時,恐怕意想不到,獅子林會對後人,甚至於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產生這麼深遠的影響吧。

穿越時空隧道,穿越空間維度,古老和時尚在這裡擁抱,國內與國際在這裡接軌。

「媽媽,你看,上面寫的,蘇州獅子林真的是我們蓮花人建的呀。」旁邊女兒歡快的叫喊聲將我拉回到現實。因為來之前我曾跟她提過,天如公園與蘇州獅子林的事。

簡介上說,惟則研究《楞嚴經》,編成《楞嚴會解》,得到各地名僧的讚賞。接着又編纂了《淨土或問》《精要語錄》《十戒圖說》《天如惟則語錄》九卷等書行世,他不僅僅是一個禪師,同時還是詩人、園林大師和書法大家。

蓮花高僧在蘇州園林史中留下了濃彩重墨之筆,現在家鄉建公園取名「天如」就是為了紀念這名著名高僧,同時,希望蓮花大地福澤永遠、人民安泰,寓意深遠。古老和現代在這裡擁抱,城市與鄉村在這裡牽手。

公園南面,是近幾年新建的蓮花教育園,偌大的綠茵坪是操場及足球場,一排排整齊的樓房是教學樓,左手邊依次是保育院和甘祖昌小學,右手邊依次是職高和蓮花中學。又是一年考試季,莘莘學子們肯定正靜靜地坐在教室里上課或刷題,為最後衝刺努最後一把力。

一個着紅裙白襪的小女孩不知和誰嚷嚷着,蹦蹦跳跳地從右邊的台階上來,等我走過去,她又跑了下去,以為她是跟小夥伴一起來玩的。往下看,原來,她母親站在下面拿着手機,她是上來拍照的。人站在上面,竟不知身在何處,我奇怪地問,「天如公園」四個字在哪裡呀?就在你底下的牆面上呀,小女孩的母親答。慢步下去,看到小女孩又站在廣場上擺起了pose,接着,又蹦跳着跑到假山旁邊半倚半靠着,她母親口中叨叨着,太曬太熱了,手裡拿着手機,一路跟過去拍照。

那年,在獅子林,我女兒也是她這麼大,假山旁邊的兩株石榴樹上稀疏地掛着幾顆紅紅的小石榴,她站在那裡微笑着,愛人用相機,給她拍下了調皮可愛的留影。轉眼前,當年的小女孩研究生即將畢業,雖然已長大成人,但平時與我們依舊是無話不談,只要回到家裡,還是跟小時候一樣,喜歡與我們一起散步遊玩,無話不談。

拾階上山,從南向西,走半山腰寬闊的道路,每相隔不遠,便有一條或寬或窄的小徑直通山頂。不遠處,就是縣工業園區,319國道穿行而過,各式車輛風馳電掣,從這裡走可上高速。公園西面也有一條道可上山來。從西向北,行至公園廣場管理所,迎面一中年男提着紙袋和水壺,帶着一男一女倆小孩走過來,大點的男孩說要走小徑,便見他們拐進小樹林。

不久,我們便回到北面那條道,再次拾階而上,只見頭戴布帽子練站功的大姐,雙眼依然微閉,但雙臂向外,手掌向下打開,腳尖墊起,正一步步在緩緩而輕盈地走着,從左邊到了右邊,已經繞了半圈。

再次來到山頂,又遇見中年男和他的那雙兒女,他們正在亭子裡,只聽男孩子說,爸爸,我要喝水。喝完了,聽他問,爸爸你喝嗎?可能他打開紙袋,翻出了吃的,又聽他問,妹妹,你吃嗎?一聲聲稚嫩的聲音頓時讓寂靜的公園變得生動了起來,好可愛的男孩,好溫馨的一家人。

從山頂走小道,在小樹林中迂迴穿行着從東面下山。快到泊車處,路邊也有一排玉蘭,一如之前看到的,花不多,每顆樹上只有一二朵,碩大的白色荷花玉蘭欣欣然綻放着,依稀掛在茂密的樹枝上,裹在一片綠色中,冷艷靜謐宛如一幅絕美的油畫。

在天如公園,我幾次欲尋獅子林的蛛絲馬跡,石、水、亭均不語。但此處曲徑通幽、步移景異,以植物造景,融休閒健身為一體,疊石、理水、建廊、搭亭之風格,與獅子林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有釋惟則高僧的影子。[1]

作者簡介

朱艷紅,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江西蓮花人,萍鄉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