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國砥柱李秀成緣何兵敗?(侯文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國砥柱李秀成緣何兵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天國砥柱李秀成緣何兵敗?》中國當代作家侯文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天國砥柱李秀成緣何兵敗?

堪稱軍事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的李秀成的確是太平天國後期的優秀統帥將領,其頭銜的取得絕非浪得虛名,請看以下歷史,即可鼓掌通過。

早年艱辛生活的磨練造就了其外柔內剛的性格,柔是委婉從順,屬於外在因素;剛是剛強勇敢,屬於內在稟賦;這是剛柔相濟的有機組合。其輝煌成就當推天京事變之後的靚麗登場,而且隨處可圈可點。

作為軍事家,他當之無愧。自1856年春起,他隨燕王秦日剛解鎮江之圍、大敗吉爾康阿,又破清軍江北、江南大營,連破清營一百二十餘座,占領揚州。後又聯合陳玉成大破清軍,引兵北上六安、霍邱,與捻軍張洛行合兵,晉封合天侯。烏衣會師陳玉成,大敗德興阿,再破江北大營。後又與陳玉成取得三河大捷,全殲湘軍悍將李續賓部,受封忠王。其後,清軍組建江南大營,重圍天京,李秀成強請領軍出京,連下安徽廣德,浙江安吉、長興等地,並與楊輔清、李世賢等會師建平,數軍分進合擊,再破江南大營。後來蘇州既失,無錫、寧波、紹興、餘姚、金華、溫州等多處太平軍也陸續撤屯,屯紮富陽,後來富陽竟然又被攻陷,杭州也岌岌可危。忠王眼見天京不能再守,回京後力勸天王「讓城別走」,他言辭懇切,竭盡忠誠,痛切陳詞,甚至願死殿前,以圓所請。但天王還是斷然拒絕,嚴辭斥責。忠王淚出朝門,眾臣湧來勸慰,百姓流涕呼留,然大勢已去。假若出走呢?就連堂弟侍王李世賢也勸其別作他謀,不要回京,未從的結果就是如此的殘酷無情,須知出走肯定會別有洞天,洪秀全錯失良機自是有目共睹的觸目驚心。 作為政治家,他老成持重。蘇南地區清妖苛賦極重,以致民不聊生。忠王克復甦州後,奏陳天王,下詔減輕田賦。李秀成先後設立蘇福省和天浙省,推行「着佃征糧」政策,順應農民要求發放「田憑」,農民「領憑後,租田概作自產」,致使蘇南 「稻堆蔽場,無路可走」,一片「豐年景象。」忠王還鼓勵發展工商業,凡做生意可先具呈請領本錢,貨物售賣後,繳還本錢七成,使其永有本錢周轉。這也使得蘇州「百貨雲屯,流民雨集,盛於未亂時倍蓰。」他還上書請求洪秀全「擇才而用,定製恤民,申嚴法令,肅正朝綱,明正賞罰,依古制而惠四方」「禮而恤下,寬刑以待萬方,輕世人糧稅。」

太平軍克復甦州以前,蘇松嘉湖廣大太湖地區,就有一種惡霸、流氓組織的槍船,千百成群,四鄉開設賭場,在湖上搶劫,為非作歹,禍害百姓。太平軍進軍此地之時,部分槍船就幫助清朝統治者抗拒太平軍。李秀成審時度勢,定下欲擒故縱之計,用官爵廣封槍船頭目,籠絡誘勸,使此等匪幫陷入圈套,萬劫難復。李秀成回救天京,為弭後方隱憂,一聲號令,蘇松嘉湖各地軍隊同時行動,太湖槍船一時絕跡。李秀成生平對待敵人,往往採取這類外柔內剛的手段,而且屢試屢驗。同時蘇南還流傳着許多歌頌李秀成的民歌,一首唱道:「春天裡百花開,忠王一到宜興來,我伲的嘴巴都笑開。夏天裡來流水長,哪有忠王的情義長,我伲看見忠王像見親爹娘。秋天裡來稻子黃,割下稻子打成谷,送給忠王當軍糧。冬天裡來雪茫茫,我伲一家在爐旁,說起忠王的恩情日夜都不忘。」

作為民族英雄,他事跡可歌可泣。隨着清政府所簽《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喪權辱國,列強態度對清廷由打擊而轉拉攏,最後助清共攻太平天國。值於此時,李秀成所領太平軍擔負起反外國侵略的偉大任務。清江蘇巡撫李鴻章淮軍勾結英國人戈登率領的常勝軍連陷太倉、崑山和吳江,法人德克碑常捷軍也緊步其後干涉中國內政,其後攻破寧波、紹興等地,迫近杭州,太平軍也一敗千里。於是,李秀成決定進軍上海,清蘇道吳煦等僱傭美人華爾募集暴徒組成洋槍隊,頑強對抗太平軍。忠王和干王洪仁玕照會英國使節,聲明收復松江、上海的必要,並宣布對外國的平等互惠的通商政策。普魯斯竟然置之不理。而且華爾洋槍隊反而進犯青浦,李秀成大敗洋槍隊,打傷華爾,擊斃洋槍隊三分之一。繼而進抵上海,對外僑加以保護。英法侵略者則下令軍隊用軍艦大炮和來福槍轟擊太平軍。 英國海軍提督何伯、參贊巴夏禮趁借天國安慶陷落的危機,竄跑天京,提出平分中國推翻清朝的談判條件,遭到天國嚴詞拒絕,雙方決裂。李秀成克復杭州後,傳檄外夷,「倘不遵我王化,而轉助逆為惡,相與我師抗敵,則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此時英法已然手握《北京條約》,滿夷互相勾結,狼狽為奸。英國海陸軍提督何伯、士迪佛立,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軍屯上海,連同華爾與清軍聯合,反攻天國。並且連陷嘉定、青浦,進犯太倉,自松江、泗涇、青浦、嘉定、寶山、上海連營一百多座,城城都有侵略軍把守。李秀成迎敵大戰於太倉,力破敵陣,卜羅德被斃奉賢,並圍困英提督士迪佛立,後者無奈焚城突圍,逃回上海。李秀成窮追猛打,圍住常勝軍副統領法爾思德,後者被生擒。克青浦後,李秀成一路掃蕩泗涇、太倉、松江,大破敵營一百三十多座,將華爾圍於松江城內,外國鬼子往救,依然被忠王打敗,李秀成說及軍威:「那時洋鬼並不敢與我見仗,戰其即敗。」節節勝利之時,曾國荃湘軍先後攻陷蕪湖、巢縣、無為、和州、運漕、東西梁山、太平關,直犯天京。天王詔旨,嚴令李秀成立刻撤兵,回救天京。雖然忠王不曾完成驅逐外虜大業,極可痛惜,但忠王給予外夷以迎頭痛擊,將其打至一敗再敗,不敢見仗,表現出國人無比堅強的反侵略戰鬥精神。

這樣一個類同萬民擁戴的岳飛戚繼光一樣的民族英雄何以最後敗亡呢?原因看來有以下三點:

一是天王洪秀全的確昏庸無道了。身居內宮,享樂腐化的天王先是為楊秀清所逼,致使韋楊內訌,傷及天朝元氣;後又猜疑翼王,掣肘朝政,逼走達開;最後濫封諸王多達千人,腐敗成風,江河日下;即使陳玉成李秀成也在猜忌打壓的範疇;天朝人心不穩,耆老士兵也都未得好處,甚至夫妻不能同居,維繫人心的拜上帝會偶像隨着天京事變而土崩瓦解也與事實不符;滿清除卻全國調兵圍剿,還有的就是洋人和團練的聯合絞殺。太平軍已然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下突圍自是難上加難。「讓城別走」的切實可行計策也被否定更使太平天國雪上加霜。

二是中外反動勢力也已狼狽為奸了。列強的干預開始粉墨登場也是太平軍的夢魘詛咒,英法美等國組織的洋槍隊耗費了李秀成大量的精力,多次征戰的惡性消耗受益者卻是清妖,它遲延了忠王進擊它的穩固後方的必要進程,也給予清妖調兵遣將瘋狂反撲的必要機會。而此時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梟雄卻個個躊躇滿志,伺機從不同角度螞蟻啃象地蠶食太平天國漏洞百出的防守點線,大廈將傾的兵敗如山倒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縱使再有幾個陳玉成、李秀成也的確是無力回天了。

三是散沙的天國內部腐敗積重難返了。大敵當前,本該萬眾一心,共同對敵,但此時的天平天國沒有最初一呼百應的領導核心,首義諸王非死則訌,後起之秀的青年將領雖則英勇搏戰,但內部從來都是多受掣肘,洪氏集團除卻洪仁玕才德皆具之外,其餘碌碌無為不說,還百般消耗內部實力,而洪秀全沒能拿出有效的方略懲治腐敗,凝聚人心,不敗何在?受封諸王各自為政,不聽號令,人心渙散。何況天京從來都處於江南江北大營的重重圍困,一俟果熟蒂落,坐守待斃的天王皇冠也只有轟然落地的無可奈何。

那麼忠王李秀成是否真的變節投敵了呢?看來沒有。主要依據還是《我的自述》,須知原文五萬多字,今見字數僅有三萬三千多字,刪削兩萬多字,裡面隱情肯定密不可言,否則老謀深算的曾國藩不會秘不示人?而且自述之中並無投降變節的蛛絲馬跡,斷章截句原本並不足取,似乎李秀成與曾國藩有一定的心有靈犀的默契,類同姜維復國暫時合作鍾會的可能。但就是那一萬字才是歷史的真相,現在誰能知道呢?還有的就是幼主洪天福貴都是被李秀成讓馬出逃而自己才被俘虜身陷囹圄的,哪個叛徒能把自己留給敵人,而讓主子遁逃?曾國荃因其弟曾國華戰死三河鎮,曾動用割臂骨肉的殘酷刑罰,但被李秀成痛斥:「兩軍對戰,各忠其主,當有損傷,何如此也?」而且李秀成死得光明磊落,毫無戚容,談笑自若,並寫有十句絕命詩敘其盡忠之意:李鴻章給曾國藩信中,也曾表示閱完《李秀成自述》之後,讚譽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那麼看來,李秀成之死似乎還是明珠暗投的可悲,當時洪秀全的內部腐敗及其清軍和洋人的外部施壓都是李秀成及其太平天國失敗悲劇的潛在原因,換言之,即使換個岳飛、戚繼光、袁崇煥甚至鄭成功,也是無能為力的可悲可嘆!病入膏肓的死人誰能救活呢?何況還是剛愎自用的庸主洪秀全,我沒有說洪秀全是英明君主,這點歷史也是如此評價。李秀成盡力了,李秀成也死得其所了,幸好曾國藩沒有凌遲這一民族英雄,這也是他的造化所在了,他比林鳳祥、李開芳、石達開、洪天福貴、陳玉成及其洪仁玕等人確實有了陰德的庇佑,是為天國第一俊傑啊,崇禎皇帝和曾國藩還是有着本質區別的毋庸置疑。[1]

作者簡介

侯文君,山東沂源人,中學退休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