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架特別是東海陸架沉積作用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陸架特別是東海陸架沉積作用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簡稱《東海沉積作用文集》,「中美長江口沉積作用過程聯合調查」的學術研究成果的匯編。中國海洋學報主編。1983年中國海洋出版社以英文出版,國外由斯普林格·維拉格公司發行。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文集大部分系中美海洋學家於1980—1981年在長江口附近海域進行海洋沉積作用調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該項合作調查是中美建交後實施的第一項海洋科學合作調查項目。文集分成9個專題收集中、外科學家論文82篇。河口水文及陸架水文部分的論文18篇,較全面地介紹了中美雙方動用調查船7艘、布設浮標站7個,投放海底三角架(SDS)10個所取得的大部海洋水文資料。有關懸浮體的論文9篇,總結了合作調查中所獲得的河口懸浮體的搬運、通量、礦物及粒度組成和其特徵,以及懸浮體在陸架分布和擴散的規律。這些研究成果基本闡明了長江輸入物在陸架上的展布規律。河口化學和地球化學方面的論文16篇,分別討論了硅、氮、磷、鐵、錳及銅等痕量金屬在河口搬運、遷移、沉積的機制,陸架沉積物中間隙水的成分,沉積物與水間的化學交換,東海陸架沉積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某些重金屬的沉積地球化學等多種問題。本文集的主題,河口及陸架沉積作用方面的論文28篇,總結了本次合作調查的主要成果,着重論述了本區現代沉積過程、潮汐等動力作用所引起的沉積過程,近底流的泥沙搬運及其速率,現代沉積過程的速率及其分區,東海陸架的底形及其沉積動力學及沉積層的形成等內容。本部分的特點是從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沉積動力學角度討論了東海陸架的沉積作用。底棲生物及其他兩部分包括的論文11篇,展示了有關底棲生物的生態、分區及其對沉積構造的影響。
本文集全面地總結了該項合作調查的成果,使東海沉積動力學的研究達到了新的水平。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該項合作的3個課題:1.長江入海物質的運移、擴散和沉積過程;2.海底沖刷和沉積作用的方式和強度;3.生物及地球化學過程與沉積作用的關係等的研究成果,是中國海洋沉積學研究中高水平的著作。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大陸架特別是東海陸架沉積作用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 ↑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