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衍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衍曆》,又稱《開無大衍曆》,中國曆法書。僧一行著。存《舊唐書·歷志》及《新唐書·歷志》中。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卒時僅完成初稿,由大臣張說和歷官陳玄景整理編次得《經七章》1卷,《長曆》3卷,《歷議》10卷,《立成法》12卷,《天竺九執歷》1卷,《古今曆書》24卷,《略例奏章》1卷,共7種52卷。現僅存《歷經》、《歷議》、《略例奏章》3種。留存於《舊唐書·歷志三》、《新唐書·歷志四》為《歷經》部分;《新唐書·歷志三》為《歷議》和《略例》的簡要。

《歷議》有12篇:1.曆本議;2.中氣議;3.合朔議;4.沒滅略例;5.卦候議;6.卦議;7. 日度議;8.日&xeff0;盈縮略例;9.九道議;10.晷漏中星略例; 11.日蝕議;12.五星議;共約25000字。

《歷經》共7篇:1.步中朔術;2.發斂術;3.步日&xeff0;術;4.步月離術;5.步軌漏術;6.步交會術;7.步五星術。約3萬字。

《略例》說明了述作本旨;《歷議》講述了制歷原理及日月五星運動、交食、歲差的理論,並考究古今各歷得失;《歷經》即歷術部分,敘述了制歷的基本法數和詳細的推步方法。

本書將曆法計算歸納為7個方面:1.節氣、朔望;2.卦候土王及五行用事諸項;3.太陽運動;4.月亮運動;5.時刻、晷景、昏旦中星;6. 日月交食;7.五大行星運動。整齊劃一的編排方法為後代諸歷效法。對太陽運動在劉焯皇報歷基礎上認識提高了一步,創造了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公式,對定氣的計算提高了精度。編制九服日晷,定各地見食之多少及北極出地高下,給出初虧食甚復圓推算法等也為諸歷之冠。

《歷議》「援據經傳、旁證博引、論古歷之得失,證今歷之合度」,「上承四分曆序沖之歷辨之詳,下啟周琮歷論授時曆議之端」。經是時靈台測驗,確較麟德、九執合天,堪稱名歷。惜依易蓍之數為立法之據,為牽合爻象而不究步算疏略,難免牽強。致使月亮運動精度稍遜,深為可惜。開元十七年(729)施行至肅宗至德二年(757)。本書傳至日本,於764年頒行,施用到857年。日本近年於宮城縣多賀城遺址發掘得到了寶龜11年(780)大衍曆曆書殘卷。除日序干支五行納音十二直節氣外,還註記月建干支和七十二候為前歷所未見。

作者簡介

僧一行(683—727),中國唐代科學家。本姓張,名遂,魏州昌樂縣人(今河南南樂,《宋高僧傳》作巨鹿)。唐初功臣張公謹的曾孫。天資聰敏,過目不忘。20歲左右,已博覽經史,精於曆象陰陽五行之學。得名士尹崇獎譽而聲名大震。武三思意欲結交,隱而不見,適遇普寂禪師在嵩山弘揚禪要,遂落髮出家。後從浙江天台山國清寺一位隱名大德習算術,內外學造詣更深,名聲更大。唐睿宗派人以禮徵聘,稱疾堅辭,徒步走到湖北當陽從悟真律師學習毗尼。開元五年應召入京,協助善無畏翻譯《大日經》。九年開始草擬《大衍曆》至開元十五年(727)完成。為編制新曆,與太子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研製鑄造了觀測用的黃道游儀,又設計製成了可以自動報時的水運渾象(玄宗命名為「水運渾儀」)。進行了精勤的天文觀測,得出了恆星位置古今測量結果的不同,說明了恆星位置在變動;發現了行星運動不正好在黃道上,行星軌道與黃道面有一定交角。領導了大規模的全面天文觀測和立表測景,徹底否定了古傳「寸差千里」的錯誤說法並得出了子午線1度的弧長及各地的北極高度。所著佛教著作有《攝調伏藏》10卷、《釋氏系錄》1卷、《大日經疏》20卷等共8種,而以《大日經疏》為代表。其他的科學著作如《後魏書·天文志》4卷等可惜都已失傳。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大衍曆 相關視頻

那個推算出子午線長度,編制《大衍曆》的「僧人科學家」
山門向東而開「國清寺」與編制《大衍曆》「一行」和尚的故事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