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花蟲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花蟲豆

中文學名:大花蟲豆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 科:蝶形花亞科

族:菜豆族

分布區域:分布於雲南省

南部建水蒙自一帶

之元江(紅河)谷地。

大花蟲豆 (學名:Cajanus grandiflorus (Benth. ex Baker) Vaniot der Maesen)屬於木豆屬物種植物。主要分布於雲南浙江[1]

大花蟲豆形態特徵

大花蟲豆, 木質纏繞藤本。莖圓柱狀,略具條紋,被短柔毛。

葉具羽狀3小葉;托葉早落;葉柄長3-8厘米,被灰色短柔毛;小葉紙質,下面具腺點,頂生小葉卵狀菱形、菱形,側生小葉斜卵形,長6-10厘米,寬4-7厘米,先端驟漸尖或驟短尖,基部圓形、寬楔形至微心形,兩面被灰色短柔毛,尤以下面脈上較密,干後上面黑色,下面灰色;基出脈3或為不明顯的5出脈,下面橫脈明顯;小托葉小,線形;小葉柄長2-3毫米,密被短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粗壯,長達20厘米;總花梗長數厘米;苞片大,膜質,卵狀橢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1厘米,早落;花大,黃色,長約2.5厘米;花梗長約8毫米,花序軸及花梗均被灰褐色短柔毛;花萼裂齒披針形;

花瓣均具瓣柄;無毛;旗瓣倒卵形或近圓形,兩側具內彎的耳及兩枚不明顯的胼胝體,翼瓣長橢圓形,比旗瓣短,龍骨瓣內彎,子房線形,密被黃褐色長毛。

莢果長圓形,長3.5-5厘米,寬約1厘米,於種子間具明顯橫縊線,密被黃褐色長柔毛;種子4-7顆,近圓形,寬約3毫米,黑色至黑褐色,種阜肉質而肥厚。花期8-9,果期10月。 [2]

大花蟲豆生長環境

多年生匍匐 蔓生或高大纏繞性草質藤本,生於海拔1400m左右谷地側坡灌草叢或疏林樹幹攀緣爬生。

昆明試種,5月下旬播種,6月下旬出苗,當年冬季來臨停止生長,物候期只到分枝期,生長比較緩慢,少數枝條帶綠越冬,次年3–4月份左右萌發,當年冬季來臨停止生長,物候期只到孕蕾或開花,自然株高24–26cm,第三年返青期同第二年,6月上旬生出新枝,8月上旬孕蕾,9月中旬開花,10月中、下旬結莢,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種熟或部分不能成熟,自然株高31.8土2.5cm,株叢直徑172±13.1cm,一級分枝數5土14.4個,最長枝長355.5±19.0cm;初栽第二年一茬,每平方米產青草3.47kg,合畝產青草2343.3kg;種子千粒重35.3g。

分布區的自然條件;冬季1月份平均氣溫在11–15℃,夏季7月份平均氣溫在23–27℃,極端最低溫不低於–6℃,年降水量為1000–1300mm,土壤為山地紅壤、赤紅壤,生於亞熱帶、熱帶稀疏灌叢向熱帶綠闊葉雨林及其次生植被過渡的高溫、高濕生境。

大花蟲豆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浙江緬甸不丹印度亦有分布。

大花蟲豆主要價值

葉量豐富,據測定花期莖葉比為37:63;營養成分,分枝盛期與現蕾一初花期含量如表51–1,表明粗蛋白質 大花蟲豆(5張) 較高,粗纖維較少,表51~2表明賴氨酸的含量豐富。嫩葉期黃牛、水牛與山羊等喜食,分枝和分枝以後枝葉表面滲出有油膩的粘性物質,奶牛、水牛採食較差或不食。因含有較高的粗蛋白質和較高的賴氨酸,仍為我國南亞熱帶和熱帶北緣豆科飼用植物中極具開發應用前景的草種之一。

大花蟲豆栽培技術

播前平整土地,遇有土塊較大時需碎土及採用機械措施摩破種皮或採用98%的濃硫酸浸泡處理種子20–30分鐘以提高其發芽率。

雨季來臨或雨後趁墒播種鸚時以過磷酸鈣每畝10kg作基肥,條播、撒播均可,條理行距40–50cm,播後覆土1cm左右,輕壓,出苗後分枝後期及時除草。刈割後為求得再生草可於分枝伊始趁天雨或灌水時追施尿素10–15kg。

參考來源

  1. 大花蟲豆,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國植物志》 第41卷 (1995) >> 305頁 PDF >> 大花蟲豆 Cajanus grandiflo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