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石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石山,位於蘇州市虎丘區通安鎮南,是陽山的余脈,高80多米。山中原有雲泉庵,上臨秀石,下傍清泉,庵以山下泉而得名。大石山以山秀、泉清而出名,清代疊石名家戈裕良以它為藍本堆造了環秀山莊的假山。山下有泉兩泓,一名雲泉,其石互錯,水自石中泄納一小池內;一石井,名缽盂泉,水清味冽。[1]

中文名: 大石山

位 置: 蘇州市西北郊,虎丘區通安鎮

所屬山系: 陽山

海 拔: 80餘米

地理位置

大石山位於陽山北麓,地處虎丘區通安鎮境內。

地名典故

明《長洲縣誌》:「陽山,……箭缺迤北,連山不斷,卒發於大石,石湧出如蓮花,橫從若干步,跨以石樑,下可通人。」

自然地理

大石山為陽山北麓余脈,位於通安鎮南樹山村戈家塢內,面積不足0.2平方公里。

旅遊文化

大石山,位於通安鎮南,是陽山的余脈,高80多米。

大石山位於蘇州高新區樹山村。背靠陽山,危岩峻峰,環秀疊翠,遠遠望去,猶如挺拔在陽山半山坡的一朵巨蓮。元、明以來,大石山勝名鵲起,不知吸引來了多少文人墨客,在此賦詠題刻,因而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天公也似乎特別青睞大石山,所有山林之美,概由此山承之,清泉、奇石、秀木,都讓它占全了;幽、奇、險、古,名山的四字要訣,它也一字不落。明代戈裕良遊覽大石山後依照大石山原型構築了世界文化遺產環秀山莊。《滸墅關志》、《陽山志》等記載了大量古人留下的有關大石山的詩詞歌賦、民間傳說。

舊時有大石八景,曰:拜石軒、招隱橋、宜晚屏、毛竹磴、玉塵澗、青松宅、楊梅崗、款雲亭。大石山的秀色更是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青睞作詩題字,有著名的「大石聯句」。現在還存有「大塊文章」、「夕照岩」、「仙橋」和「仙坪」等摩崖石刻.。游大石山以夏至時節為最佳,此時山前山後的楊梅已熟,樹樹如火如雲,遊人可大飽口福。附近樹山村保持着原始生態,山上盛產茶葉、翠冠梨,還可品嘗農家飯。

大石山素享「獨步江南,天然畫本,尺輻千里」之譽。

清嘉慶年間,大石山來了一個中年人,是專門來看大石山之石的。他叫戈裕良,是一位疊山大師。這位疊山大師最近有點煩,因為環秀山莊的主人請他疊一座假山。按理,對於大師級的疊山專家來說,這是小菜一碟,因何犯愁?原來環秀山莊很小,手腳施展不開,而更令人為難的是這個園子的歷史。這兒是五代吳越廣陵王錢元璙的金谷園、北宋朱長文的樂圃、明萬曆大學士申時行宅、清乾隆刑部侍郎蔣楫府邸,這種園子惹人注目,疊的假山容易遭受非議,戈裕良不得不格外慎重。

正在戈裕良愁眉不展的時候,有朋友建議他,不如到大石山轉一轉。於是,戈裕良來到了大石山,一來就不想走了,他在山中一連盤恆了半月,畫了厚厚一疊草圖,才滿懷信心地回到城裡。

環秀山莊大廳前的假山疊成了,崢嶸峻峭,奇峰兀立,崖巒聳翠,深壑曲澗,形態逼真,結構嚴密,真是「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名冠江南,被譽為「蘇州三絕」之一。很少有人知道,這是戈裕良把大石山搬來並濃縮的結果。

這首詩描畫出了一幅大石勝景圖。岳岱對大石山的描繪則是:「循徑以入,茂林幽澗,若將迷焉。行漸深,有台,至是少憩。仰望樓閣,勝不能圖。攀登而上,即之。有長松美竹,列映石門。有佛閣軒亭,皆因宜構架石上。前臨深壑,松竹森郁於下,太湖遠峰,可收一望。」

吳寬稱大石山為「東南一奇」,並撰《陽山大石岩雲泉庵記》,曰:「仰見石勢欲墮,舉足甚恐,入門竹林幽茂,薜荔滿牆,僧緣崖架木,有小屋在石下,益奇。」誦讀這些詩文,不由得使人心嚮往之。王鏊說大石山「儼如大比廷朝,冠冕森萬笏」,山峰像大臣上朝時捧着的笏版,「又如御林軍,戈劍羅勁卒」,又像刀槍劍戟全副武裝的將士,大石山真是氣派非凡。 《滸墅關志》:「大石峰湧出山腰如蓮花。」

大石山危岩峻峰,環秀疊翠,遠遠望去,猶如挺拔在陽山半山坡的一朵巨蓮。游大石山,從山腳拾級而上,可登山腰平台,平台一側凌空,一側巨岩壁立,一股清泉沿岩壁汩汩而下,落入壁下石池,這便是著名的雲泉了。這平台上本是雲泉古寺原址。石壁前,有一橫石挑出,形似桂林的象鼻峰,橫空出世,使人嘆為觀止。這半山岩壁前的石橋,確使人有過橋便是仙界的想象,因此就有了「招隱橋」的名稱;站立橋邊,真有飄飄欲仙之感。平台之東,有石桌、石凳、石磴、石牖、石龕,都是以山岩的天然形狀而命名。在這靜寂如世外,雲煙半纏繞的山腰,能舉子對枰,不是神仙也神仙了。天橋西下側,有一線天可供登臨,此是古人利用山的天然裂縫加工成台階而形成的通道,仰觀山道崎嶇陡直,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其險峻,可想而知,攀登其上,就如步上了登仙丹梯,真有「雲衢幽邃」之嘆。出一線天,就登上了大石頂峰。此時,下瞰乃林海蒼蒼,西望則笠澤茫茫。在登山途中,驀然發現一處摩崖,上鐫「仙坪」二字,定會怦然心動。回頭再看走過的游線,會覺得自己一步步走進了仙境。

視頻

蘇州大石山:獨步天下的一處湖石假山的藍本,高度只有80多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