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珠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珠山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大珠山

所屬山系: 嶗山南延支脈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

大珠山,位於山東青島市黃島區南部,西北東南走向,三面臨海,突出於靈山、古鎮口兩灣之間, 長約15公里,寬約5公里,面積約65平方公里。主峰大寨頂海拔486.4米,位於珠山街道南10公里處。

大珠山以巍峨挺拔、風光秀麗而聞名。因與小珠山南北雄峙而立,古有"雙珠嵌雲"之說,被列為古膠州第一勝景。山勢陡峭,林木蔥蘢,奇峰異石迭生, 文物古蹟頗多。[1]

主要山峰

大珠山山體龐大而集中,支脈很少。

大砦頂,主峰,海拔486.4米,位於黃島區市區南10公里處。

山南峰,主峰面海,高329.7米,狀如樓,故名望海樓。

帽子峰,望海樓東南5公里海拔223.1米。

小帽子峰,在帽子峰南,海拔138米。再南為湘子門、帽子峰西北臨海處,岸陡水深,有小口子港。再北有古鎮口炮台遺址。

闊落山、金把頂,在主峰大寨頂東北,產重晶石和金礦石。

玉泉山,在大寨頂西北,玉泉山西北有山口,204國道由此穿過。山口北部山勢稍緩。

黃石坎,海拔229.1米,臨204國公路屹立。產磨蟠桃,品味極佳。

崆峒山,亦名崆峒寨,在黃石坎東北。

松山,在崆峒寨西北;峰山,東北山嶺逶迤直抵黃島區市區西南處。

另外,大珠山向南延伸入海,形成許多岬角海島,也屬於大珠山的一部分。

大黑石欄,位於大珠山鎮高峪村東北2.5公里外,系陸上岬角向海中伸延的岩礁帶。高潮時分割成石林。長約1公里,寬約100米(最寬處250米),面積約0.1平方公里。因礁石多黑色、塊大,當地稱石林為"欄",故名大黑石欄。地質屬新生代第四紀砂及砂礫層,海積。礁周圍有礫石,藻類較豐富,適合海參、鮑魚和石花菜等生長。

里島,位於大珠山鎮高峪村東1.7公里。礁石長約350米,寬約100米,面積約0.035平方公里。呈東南西北走向。距岸200米處,低潮時適露,高潮時水深4米左右。地質年代屬新生代第四紀砂及砂礫層。因漲潮時沒於水中,故名里島。礁周圍水域海珍品資源豐富,產海參、鮑魚、石花菜及多種貝類。魚類資源也較豐富。

大珠山嘴,狀如鷹嘴,又稱鷹嘴子。系大珠山南伸入海的岸角。南北長300米,東西寬500米。上有霧笛站和10米高燈樁。

外島子,在大珠山南海中。距小沖里島子約250米,平潮時顯露,大潮時淹沒。長約40米,寬約19米,面積約7600平方米。因在里島子外面,故稱外島子。航行時需繞道。

龍門鍋,位於大珠山鎮龍門頂村東,系連岸礁石。長10米,高4米。南部呈圓形,有豁口通南北,狀如闕門,又有巨石如鍋,翻扣其上。附近有暗礁。

名勝

相傳,大珠山麓共有99座小型石窟。保存較好的僅有3處,另有石室1處。

峽溝西山石窟,位於大珠山鎮峽溝村西1.5公里之山坡上。石窟為一高大岩石鑿成,門東向,高0.8米,寬0.7米,門外兩側各鐫一虎。窟室呈房屋狀,高1.5米,東西長1.4米,南北寬1.3米。內壁浮雕佛像30尊,經鑑定為隋唐時期的石窟造像。現大多佛像保護良好。

峽溝南山石窟,位於大珠山鎮峽溝村南300米之山頂上。石窟為一高大岩石鑿成,門南向。窟室呈房屋狀,高1.7米,東西長1.6米,南北寬1.5米。內壁浮雕佛像21尊,經鑑定為隋唐時期的石窟造像。現佛像面目已模糊不清。

石屋子溝石窟,位於大珠山鎮石屋子溝村東北700米處。石窟為一大岩石鑿成,門南向,高0.8米,寬0.7米,窟室呈房屋狀,內壁浮雕佛像11尊,兼雕飛天、雲紋,現保護良好。

珠山石室,位於大珠山東側懸崖峭壁間,《增修膠志》載:"石室在治南幾十里,大珠山之陽,晉高士陳仲舉隱居於此。"《膠州志》載:"珠山石室,在大珠山之陽,懸山腰石壁間,東瞰大海,若在足下。""一名麻衣庵,土人云明趙麻衣辟穀處。"石室深3米,寬2.5米,高2.5米,有門框洞槽和石雕門檻。室呈橢圓形,四壁及地面磨製平滑。

大珠山刻石,位於大珠山鎮崆峒寨,《增修膠志》載:"邑西南大珠山北頭山名崆峒寨,廟曰玲瓏庵。庵後石壁孤立,直入雲霄,古峭奇秀,別開異境,而石壁中間有橫書"清華岩"三字,字如斗大,純系楷書,體勢端嚴超雋,殊非凡筆,未知何人所書,其年代亦不可考。"此刻石現仍完好無損。

石門寺,即玉泉寺,《增修膠志》載:"玉泉寺在州南百二十里大珠山麓,一名石門寺,金大定五年(1166年)建。"寺院座落于山間,占地400餘畝,綠樹掩映。寺內建有天王殿、大殿和東西兩廡,分別供奉四大天王、釋迦牟尼等神佛塑像。寺東南有石門,東向,為自然石形成。清順治年間,平山和尚游至石門寺,於殿壁題《秋懷》詩17首。寺前有臥象石,狀如象,背鐫"臥石"二字,琅琊劉子羽所書。寺西有磨鐵庵,為清代著名畫家法若真讀書處,"磨鐵庵"為若真手書。寺南側山坡有塔林,共有花崗岩石塔12座,塔高2.6米,形態各異,傳為金代始陸續鐫立。寺院早圮,遺址在大珠山陰胡家小莊西南1.5公里處,大珠山水庫南側。1995年,膠南市人民政府投資重修石門寺大雄寶殿和墓塔林。

大珠山東段瀕海處,有湘子門、南天門、閻王鼻子等名勝。湘子門西側,一山直立,常有白雲縈繞,遠望如帽,故名"帽子峰"。上有徐庶廟,廟甚小,但名氣大,深得四鄉八鄰百姓和漁民禮敬。廟後有淺泉,傳說可祛病健身,故名"神泉"。

大珠山還有女兒石、老鷹石、鱉兒石、和尚石、八戒石等自然景觀,形象生動逼真。

珠山秀谷,位於大珠山東麓,群山環抱,水澤豐沛,一年三季有花,有芙蓉花、棠梨、迎春、野玫瑰等,最被稱道的是千畝天然杜鵑花。每年4月是賞杜鵑的季節。期間,杜鵑花在黃色迎春花、白色棠梨花映襯下,熱烈奔放,赤艷驕人。清人高鳳舉過此賦《七絕·經大珠山下》曰:"夾岸山花紅浸水,夕陽倒影動魚罾。胡麻莫問秦人飯,只此風光已武陵"。

黑龍潭,位於大珠山西麓,東山張村東北約3公里的山溝內。天然深潭,潭闊6米,水深2米,清澈透底。上方有兩塊大蓋石籠罩,周圍布滿滾水石,潭中常年蓄水,沙石底,上方河流形成跌水,發出聲響,可至百米之外。水流來自山頂兩道溪水,長年流水,大旱不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