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溪區石板古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板古道(nrch.culture.tw圖片) 原圖連結 來自 nrch.culture.tw 的圖片

大溪區石板古道,在台灣桃園市大溪區有數十條之多[註 1],所謂「古道」即是漢人因為要藉由水利之便能到內陸所建設的道路,在當時為因應需求而建造各式各樣的古道在山中、街道、碼頭及村落間。

沿革

大溪除河運外,為了開墾及對外的交通,所以在清朝時期就興建許多條做為主要對外的聯絡交通要道,除沿用舊石板路及拓寬,其他的因改道而沒落,古道興建的時間不一,大部份是在清朝已經興建而成,只有少部份是在日本時期建造,有些是在日本時代重新修膳的。 大溪的石板古道約有數十條,經官方修膳過的大約有九條,每條古道的建材材料、型式、地形、歷史背景等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開拓道的時間已經很多都是不可考的,只有一條「御成路古道」有石碑,所以有留下珍貴的事蹟[1]

大溪古道介紹

御成古道

御成古道興建於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是由林本源所籌備建立而成,此古道從員樹林經中正理工學院後門到粟子園,此古道是龍潭往大溪的最快捷的路徑,這條古道原本是一條蜿蜒難行走的路,1923年(大正12年)4月,由東宮太子裕仁來台訪問,為了紀念皇太子來台而命名為「御成古道」,所募得的金額1800圓,把原本的難行的小路改為石板路[1]

碼頭古道

碼頭古道位於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老街底,是桃園大溪許多條古道中最方便行走也是最短的古道,碼頭古道大約是興建於清咸豐年間,在當時航運全盛期間,是桃園中壢通往角板山及內山地區唯一一條道路,是負責運送大溪山區所產的茶葉、樟腦及其他物資到艋舺、大稻埕,以及國外各地等區域。 因大漢溪河地形,及大溪和平老街比碼頭高一些,整體落差較大,因此建造這條「之」字型平緩的石板道,也是為當時搬運工著想,使他們在工作時能省力點;有另一傳說,在當時碼頭做工的挑夫們,許多都住在古道旁的草店尾街,這條古道是挑夫們每天必經之路,所以當地人又稱此古道為「草店尾古道」[2]

金面山古道

金面山古道,位於大溪區美華里,跟台北三峽區五寮里相鄰,因為山頂時常有煙霧,陽光出現照射的時候,坡面會有金光因此而命名。 金面山古道又被稱為「金山面仔古道」,這條古是大溪往三峽的古道,在1921年日本製的《台灣地形圖》,即出現此條由大溪翻過山嶺即可通至三峽五寮的山路,三峽五寮這一帶的人,在當時即走這條古道,至大溪做生意買東西[3]

打鐵寮古道(okgo.tw圖片) 原圖連結 來自 okgo.tw的圖片

打鐵寮古道

打鐵寮古道位置於大溪二層附近,是以前大溪跟三峽、復興、巴陵之間重要的往來連絡道路,是目前大溪區古道中最特別、保留最完好的一條古道,最重要的因素是慈湖陵寢長時間受軍事管制,很少人行走,所以最完好。 打鐵寮古道原來的名字為「更興古道」,以前在古道入口處附近,有打鐵鋪,是專門賣給要上山開採樟腦工人所需要的鐵器,所以就取名為「打鐵寮」。 打鐵寮古道保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有綠色的林蔭,順著小溪行走,風光明媚,一路上有油桐花、相思樹、山杜鵑等;打鐵寮古道順著山的地形建造,就地取材,興建成石板階梯,因山友們的照顧下平順好走[3]

巴福越嶺古道

巴福越嶺古道又叫做「福巴越嶺古道」,「福」是台北縣烏來的福山,「巴」是桃園市復興區的巴陵,是大溪區一帶年帶最久的古道之一,是以前泰雅族人最常走的古道,約三個小時即可走完全程。 這條古道是福山與巴陵二族人往來及通婚所用,又被叫做泰雅族人的姻親路。 現在巴福越嶺古道已經被規畫為國家步道,起點為烏來福山的福山吊橋,終點是桃園「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第十九號巨本旁邊,古道總長度為十七公里,而古道在插天山首然保留區內,所以是屬於保護區,要經申請通過方可進入。 巴福越嶺古道一直以來都是登山的熱門路線,經林務局的整修維護,古道路況比起以往改善很多。 巴福越嶺古道是一條好走的古道,從巴陵出發大約30分鐘,即可到達海拔1666公尺的越嶺鞍部,也是此條古道的最高點,往下走就是新北市[3]

注釋

  1. 碼頭古道、御成路古道、齋明寺古道、蟠龍崎古道、尾寮崎古道、月眉古道、小角仔古道、大艽芎古道、打鐵寮古道、角板山古道、百吉林蔭步道、崙頂古道、十一指崎古道、金面山古道等。

視頻

參考來源

  1. 1.0 1.1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794 大溪石板古道]台灣大百科全書,2009-09-09
  2. 石板古道.桃園大溪景點(見證大溪繁榮歲月的碼頭古道) 愛伯特吃喝玩樂全記錄,2014-10-02
  3. 3.0 3.1 3.2 [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26161 大溪賞桐 古道映寶塔]人間福報,2009-05-1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