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
![](/images/f/f2/%E5%A4%A7%E6%B0%94%E7%A7%91%E5%AD%A6%E5%92%8C%E5%9C%B0%E7%90%83%E6%B5%81%E4%BD%93%E5%8A%9B%E5%AD%A6%E6%95%B0%E5%80%BC%E6%A8%A1%E6%8B%9F%E5%9B%BD%E5%AE%B6%E9%87%8D%E7%82%B9%E5%AE%9E%E9%AA%8C%E5%AE%A4.jpeg)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會議原圖鏈接來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的圖片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英文縮寫LASG)依託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實驗室成立於1985年,同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1989年晉升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目錄
簡要概況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前三任主任曾慶存院士、吳國雄院士和王斌研究員的領導下,LASG成為蜚聲國內外的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研究機構,並在1988、1992、1996、2000、2005、2010年的國家評估中,成為連續6次獲得優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1](其中2005年在第5次國家評估中免評獲優)。LASG於1990年被國家計委和中科院授予先進集體稱號,1994年獲國家計委金牛獎,2004年獲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先進集體」(金牛獎)。2011年獲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現任實驗室主任為陸日宇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為李崇銀院士,顧問委員會主任為曾慶存院士。
研究領域
實驗室當前的研究方向為:掌握天氣氣候系統變化規律及其異常的發生機制;發展模塊化地球系統模式和區域模式系統,開展數值模擬研究,為提高預測能力,預防和減輕天氣氣候災害[2],合理利用氣候和水資源提供新理論新方法。
實驗室的重點研究領域為:
1)地球系統模式研發與應用研究;
2)天氣氣候動力學;
3)天氣氣候可預報性;
4)地球流體力學,並確定氣候問題的研究為未來5年的重點研究內容。
視頻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才是真的牛!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排行榜出爐,搜狐,2017-09-06
- ↑ 【防災減災日】中國主要災害性天氣氣候,搜狐,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