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村齊村(鄭凡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村齊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大村齊村》中國當代作家鄭凡濤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村齊村

齊村是我舅家的所在地。俗話說娘親舅大,加上齊村真的是個大村,所以我就用「大村」來稱呼齊村,並且作為文章的標題了。

齊村不但歷史悠久,名人輩出,而且文化底蘊深厚,名揚咸陽。

村名起源

要說齊村的歷史,還得從村名的起源說起。這是因為地名是歷史的產物。它不但是記載着一個地方的歷史,更是一個地方文化的體現。

中國的村莊名叫「齊村」的不下百個,大多數是跟齊姓、齊國有關,而我的舅家齊村既不姓齊,也與齊國無關,而是別有來歷。

據村史記載,宋末元初,易、李、郭三姓七戶人家來到這裡結盟紮營居住。他們為了以示團結,給村子起名「七村」。由於他們彼此關照,和睦相處,因此生活非常幸福,村子也越來越大了。可是好景不長,明朝末年兵荒馬亂,又逢瘟疫、饑荒,人口銳減。尤其是郭姓人家人口逐年減少,最後便遠走他鄉不知其蹤了。

熬過災年的易、李兩族人慢慢地恢復了元氣,漸漸形成了易家、李家兩個自然村。易家居東,李家居西。雖然分開居住,但兩族人的心還是在一起的。在順治年間,他們協商把村名改為「齊村」,沿用至今。

齊村來歷雖然如此傳說,但是無巧不成書,在千里之外的河北省邯鄲市不但有兩個村莊分別叫作齊村、北杜村,還有一個村莊叫作北杜齊村。更為奇特的是這幾個村子相互之間的距離也不算遠。聯想起咸陽這個齊村,隸屬距離自己不足十里的北杜鎮管轄,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如此相似的村名,如此相近的村間距離,是偶然巧合,還是有着某種聯繫?也許是那遠走他鄉的郭姓人因為難忘故土,所以取此村名的吧?但是,這一切都是我的臆想。真相到底是什麼,誰也不清楚。我想,謎團隨着時間的推移終會解開。

名人故事

自清到民國,李家雖然人口多於易家,但經濟條件卻不如易家。易家多大戶,李家多貧農。周圍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易家富,李家貧。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偌大個李家只有一戶被定為地主成分,一戶被定為富農。易家僅是被定為地主成分的多達七戶,富農成分的更多。然而,無論是李家、易家都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賢達之士,享譽咸陽,甚至陝西。

易六先生,清嘉慶年間的名醫,擅長針灸,專治頑疾。他德藝雙馨,名揚咸陽。

李培林,革命烈士,又名李農、號鄉木農。抗大畢業後一直從事抗日工作。1946年返回咸陽從事地下工作,1947年被捕後雖遭受嚴刑酷打,但堅貞不屈,隨後慘遭殺害。

易連山,民間教師,是李敷仁和李培林的老師。他雙手能打算盤,當年無人能敵,號稱「西北算盤王」。

易俊才,抗日將領,畢業於黃埔第七分校,歷任國民黨陸軍少將,咸陽市政協委員。

易振國,民國時期的咸陽富商,積極抗日,支持革命,曾任咸陽市工商聯主席,咸陽市政協常委。

李石林,曾任陝西省糧食廳廳長。

……

另外,參加抗日、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士多達十幾人。如今在外參加工作,科級、處級以上幹部以及工程師十幾人,可謂是人才輩出,名滿北塬。

社火記憶

在我的記憶里,李家村南有一個很大的戲台子。那是我除了馬莊劇場的戲台以外,見到的最大戲台。青磚紅柱彩頂的它和馬莊劇場的戲台大小相近。村民們世世代代都過着耕讀傳家的生活,這戲台就是他們的活動中心。

小時候聽外公說村里解放前有很多廟,後來都拆了。戲台正南面的小學就是在關帝廟的基礎上新建的。他所講的故事讓我後來經常想象着齊村過去的模樣。那是一個城牆圍繞,廟宇眾多,古樹蒼天的塬上村莊。

相傳齊村的社火始於明崇禎年間。自古以來,耍社火,唱社戲是齊村人的傳統。在上世紀60年代村里還專門成立了劇團,在咸陽各鄉鎮巡迴演出,深受村民喜愛。

小時候過年最高興的就是在舅家看社火。無論是芯子、高蹺、跑旱船、走竹馬,還是鑼鼓隊、秧歌隊,都讓我歡天喜地跟前跟後,追着看熱鬧。

要說起齊村文化發展,不得不提起易秉璋這個傳奇人物。他早年支援大西北,在海西當郵遞員,在一個偶然機會和肖克大將相識並成為好友。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回到齊村開辦養雞場,帶動村經濟發展。他為了傳承齊村社火和戲曲,出資成立了村秦腔劇團。他不但在劇團里自編自演,還帶領村民耍社火,踩高蹺。

正是有易秉璋這樣的人物,齊村社火多次參加咸陽市每年正月十五的社火巡演,並且獲得一等獎的榮譽。齊村社火最鼎盛時期,擁有秧歌隊、鑼鼓隊、彩旗隊、高杆隊、防護隊,參加村民有400多人。那真是隊伍龐大,享譽咸陽。

可惜,我離開家鄉參加工作後,再也沒有在齊村看過一次社火,看過一次演出。可是那兒時的記憶卻深深地留在心底了。

今昔變遷

齊村位於古肖河南岸,又是二道塬和三道塬的交界處,所以齊村地勢高低不平。尤其是我的舅家李家,不但居住地不平,就連耕地也是半平半坡。我小時候站在外婆家的後門口,大戲台就在我的腳下。向南遠望,一眼就可以看到南邊的西劉村。

耕地條件差,再加上乾旱少雨,歷史上,大部分齊村人的日子十分艱難。村里除了大戶人家有像樣的人字形大房外,多數人家只有半邊蓋的廈子廂房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齊村人通過辛勤的勞動,很快解決了溫飽,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小康之路。家家有樓房,家家有汽車,過上了先輩們想也不敢想的生活。

在邁入新時代後,隨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的快速發展,齊村的發展迎來了新機遇。按照發展規劃,齊村整村拆遷,將住進高樓大廈。欣喜的齊村人積極響應號召,很快就完成了搬遷任務,為後續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村莊化作一片平地,成為了建設工地。田野里再也見不到那一望無垠的金色麥田了。當年的大戲台也早已湮沒在歲月的煙塵中了。感慨之餘,我期望着在建設中通過考古能發現齊村更多的歷史故事,滿足我對齊村歷史的好奇。

齊村,在我心裡永遠都是個大村。 [1]

作者簡介

鄭凡濤,陝西咸陽人,西安某國企從事管理工作。作品發表於《當代兵團》雜誌和《文學陝軍》《冬歌文苑》《短文學》等文學網絡平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