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方鎮箐木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花瓣網 的圖片

大方鎮箐木小學箐木小學建於1973年9月,樓房占地面積145平方米,操場面積175平方米,現在5個班級,總學生數96人。正式教師1人,代課教師5人。

校園諮詢

【恰同學少年】今天,我們為西昌市大箐小學點讚!

大箐小學始建於1959年9月,最早位於大箐鄉勝利村。1982年遷至現址白廟村,分設三個村小。學校距離西昌城區18公里,交通便利,處於邛瀘景區核心保護地帶,與彝族現代詩歌博物館[1],涼山最大的鄉級民俗文藝演出場地——彝山彝韻為伴,文化底蘊深厚。全校現有2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05人。從最初的破爛土房,到如今的嶄新學區;由「一貧如洗」到「碩果盈枝」。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涼山州寄宿制示範學校」等幾十項榮譽稱號。自2009年西昌市教育系統綜合考核以來,連續九年取得同類學校一等獎的佳績。

在燦若星河的學校文化中,有三顆璀璨的「明星」:

第一顆明星--寄宿制管理工作

我校共有民族寄宿[2]制學生631名。寄宿制管理經驗豐富,曾多次得到州、市黨政領導的肯定與表揚,是涼山州民族寄宿制學校管理工作的典範。

第二顆明星--雙語教育教學工作

我校堅持彝、漢雙語並重的教學理念,認真開展雙語教育教學。利用活動進行「克哲」、「爾比」、「瑪木」、「勒哦」等萬物有靈、和諧發展的思想教育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開展各類國學特色教育活動,使彝、漢雙語教學齊頭並進,各綻其彩。

第三顆明星--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擴大綠化面積,促成花香學校。栽種各類植物,使我校春花爭艷,夏樹成蔭,秋菊悠然,冬梅凌雪。暢遊知識海洋,營造書香校園。整個校園書香伴花香,共譜和諧之美,所到之處花香襯書香,盡顯文明之光。豐富校園活動,構築藝術樂園。通過開展學校藝術節,引入公益藝術周,創建明星工作室等方法,激發孩子藝術細胞,提升孩子藝術素養,實現孩子藝術夢想。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大箐小學的未來是令人憧憬的,讓人熱血沸騰的。曾經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瑞環、劉華清、吳邦國、曾慶紅等以及省、州、市黨政領導多次蒞臨學校。特別是在本屆市委政府,教育局的關心和支持下,我校正興建新校區,籌劃民族教育新發展,並立志成為民族教育之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