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寒帖(洪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寒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大寒帖》中國當代作家洪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寒帖

歲次農曆二十七為大寒。盡看繁華又要過大年了。閩南方言諺語有:「大寒霧,春頭早」、「大寒陰,陰二月」、「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其實在閩南過年是從大寒過起,大寒一過就轉入春節模式了。有人說,當回憶越來越多時,證明你老了,老就老吧!

「天地風霜盡,

乾坤萬象和。

歷添新歲月,

春滿舊山河。」

中國曾是一個家庭家族觀念很濃的國家。

年,是一種殷殷親情累積凝注的儀式。

家,年之必聚之處。「囝阿愛年兜,大人亂糟糟。」爆竹兩三聲,人間是歲月。據古書《爾雅》上稱,「年」這個概念最初出現在周代,意思是農作物的豐收。」在甲骨文中,「年」這個字背着禾苗的象形字,指收成。在當時的農耕社會裡,五穀豐登是最重要的大事,自然還是值得紀念和慶祝的節日。

春節,閩南人稱之為「年兜」。年兜已經走過了3000年歷史,它的發展變遷與「年」這個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關係,與上古先民時間感受和時間意識有關。

年兜是中華民族最大的一個節日。與西方國家的宗教節日不同,年兜是在農耕文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節日。據載,起源於商時期的祭神、祭祖。西周之後,過年加入了農業慶祝的活動。《尚書·大傳》講:「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日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猶『朝』還。」一元復始、萬物復甦的春天,帶來無限生機和希望。

古人此講年兜作為一年之始的歲時節日提供了最為堅實的依據。歷經幾千年而不衰的年兜,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最為集中的載體,同時還是國家認同、民族凝聚的重要元素和代表性文化符號。

雲水悠悠承載着出外趁食人的身影。山河寂寂,隔不斷那歸鄉的腳步。又是一年年兜來臨之屆,無數的遊子們心中,不管是千里迢迢。還是長途跋涉,最盼切莫過於,踏上歸鄉的路。

因此,回到年兜,就是連根養根。在商風日盛、人情冷漠的今日,人們更希望一樅樅參天大樹出現在中華大地,為人們的心靈遮風擋雨。中國年就是這樣的蒼松翠柏。

「五福臨門」是家喻戶曉的新春聯對,「五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這《書經》上所記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孝的終命。

年兜,就像一匹暴烈的獸時刻追着攆着,它讓我的心一直處在緊張的奔波中,一刻還不能停落來。

歲月悠悠,現世安好。春夏秋冬,對於生活在溫帶地區的人們來講,是每年都在經歷的東西,它是世界的節奏,還是生活的節奏。每個季節因為其不同的特點而被人們關注着,並賦予不同意義,典型的講法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宋朝無門和尚一首四季詩是非常出名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大寒,是萬物藏冬的時節。釀酒、醃菜、舂米,厝邊頭尾忙着為冬貯而忙。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一開篇就講了天地四時的運行變化。在秋收和冬藏之間,還需要經歷一個階段,那就是晾曬。晾曬,是留住日頭(陽光)的過程。衣物、被褥,拿出來曬一曬,讓它儲滿日頭(陽光),感受溫暖。晾曬,是水份蒸發的過程。是提煉,是濃縮,是沉澱。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據宋人吳自牧的《夢梁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一過大寒,囝阿們(小孩們)便自告奮勇擔當起掃塵洗垢的重大任務,要把家內所有值得洗的東西,一點一點搬到井邊。用毛巾、衣刷里里外外把東西刷淨,然後擱在草石上曬。將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

「臘月廿四,撣塵掃家裡。」

舊時,自臘月廿四撣塵開始至正月十五上元節結束,這個年才算過完。

每逢年兜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擇一日好風好日,歲末撣塵,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洗埕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給家裡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擦擦抹抹,洗洗涮涮,搬搬挪挪,清除了各處、各物的灰塵與污漬,重新設計一些物品的擺放,趁此時機還小致整理一番家裡的用物,該丟的丟,該換的換,求得一派新意。按泉南民俗,「塵」與「陳」同音,新春撣塵有「除陳布新」之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壞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乾乾淨淨迎新年。

每年年兜都是一次嘉年華,是吃的狂歡節,好吃,永不消逝的記憶。

所謂「年味」,就是集「地方味」和「年貨」於一身的味素,還應該就是幸福的味素,鬧熱的味素。

每個人的心理,年味都各有各的味兒。

年味還是文化味。品味經典生活的同時,體味傳統文化精華,不知不覺間,我們已成為民族文化精神的踐行者與傳承人。

有人戲講:

打埔(男人),每逢佳節被吸金;

查某(女人),每逢佳節胖三斤;

大人(家長),每逢佳節最操心;

囝阿(小孩),每逢佳節最歡心。

年兜,除夕暗暝,各家宰牲,祀神祭祖。貼門神,換春聯,燃爆竹。

年兜暝,家家戶戶都趕在日頭(陽光)下山前貼好春聯,各家門前大門樣式不一,有高有矮,有寬有窄,所以貼出來的春聯,變得花里胡哨的,春聯還是各家裡人自己寫的,內容豐富多樣,過年的氣氛愈加濃厚起來。

小長深邃的巷阿,一對對春聯喜氣十足,趣味橫生;一個個「福」字蒼勁有力,金光燦燦。

同樣的,貼「福」字還有不少講究。「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根據「福」字的大小,貼在什麼所在還是不同的意義的。門廳一般叫做「福入廳堂」,正福還是斗方,一家還只能貼一張,須坐東面西,象徵「福如東海」。大門的「福」是不可倒貼,門貼倒福會讓一家流年不順。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春聯古時叫「桃符」。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稱,或是畫上他們的畫像。多年之後,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五代後蜀國國君孟昶讓他手落一個叫辛寅遜的大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

春聯已不單單是春聯,而是中國人的心靈底片,中國人的傳統大戲了。

囝阿們還閒不住!閒不住就去把燈籠掛上,把聯對貼上。五角星燈籠是街政(街道辦事處)擁軍送的,紅紅的聯對還是街政擁軍送的。因為我家是軍屬。闔置酒饌,圍爐聚飲,謂守歲。節慶時間從正月初一起至廿十七日止。

闔家歡聚,守歲五更,年味是思念是親情。

閩南民謠這樣唱:

初一場,初二場;

初三無姿娘;

初四神落地;

初五舀肥;

初六隔機;

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

十一請囝使;

十二倒去覓;

十三食糜配咸芥菜;

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地媽生;

十七那怎生。

過去,正月初一講究一定食乾飯,因為初一早起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心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而要吃素。還禁忌動刀阿和剪阿,大人講是: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會難免。

天光早,一家人起床盥洗,穿新衫袴,碰面互道「恭喜」。初一至初三,大街小巷,登門賀正的人客如雲。囝阿們放鞭炮、放煙花,喜氣洋洋。那種親情融融,那種鬧熱非凡!

過年有「四大快事」,有肉吃,穿新衫,收紅包,燃鞭炮。

從時間深處走來。絢麗的煙火,在夜空中次第盛開着,一年年的過年鏡頭也像這煙花一樣在人們的眼前交織着閃現。鞭炮聲抓饒着囝仔的心,使其心緒搖盪,歡蹦雀躍。火藥味飄飄灑灑,火花述講着農耕社會的神奇故事;大紅紙屑飛濺,把厝邊頭尾的繾綣點化成花花世界的嚮往,落紅了街巷的巷阿巷孫。年兜暝時和年初一天光早,囝阿們都在巷阿里跑來跑去拾鞭炮的經歷,充滿樂趣。

食,年之必須之物。首先祭祖先,俗稱「祝饗天地聖眾歆享了百姓醴香煙。」年兜暗暝(晚上)的家宴俗稱年暝飯,還叫團圓飯。如閩南新童謠《圍爐歌》所唱:

廿九暝,

全家坐圓圓,

年兜好日子,

圍爐過新年。

桌頂酒菜滿滿是,

雞鴨封肉紅瓜魚,

一盤長年菜,

一碗金針煮木耳,

紅膏蟳,

烏鰻魚,

食血蚶才會趁大錢,

大人囝阿笑眯眯,

祝阿公阿媽,

歲壽食百二,

祝全家,

平安無代誌。

許多家庭的年暝飯很講究,食什麼不食什麼都有講究。這便是在食物匱乏的年代,人們還各顯神通,費盡苦心,千方百計搞到具有象徵意義的食物,以圖吉利。

早在漢代民間就有年兜暝食團圓飯的習俗。舊時,由於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示着來年的豐衣足食。年夜飯的進行過程中還要彼此祝福,這些吉祥語言,使人氣氛和諧融洽。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古代詩人王維的佳句。在過往時日,離鄉背鄉的游時,憶念家鄉親人,確實立這聯想到這一句詩,並忍不住沉吟。而今,每逢佳節倍思「吃」。誰個家鄉末有風味?誰個遊子不愛家鄉味!

年兜暝囝阿們一暝不敢睏,南臥換北臥,依然於事無補,乾脆爬起來,等呀等到天光,等着開正。

正月初一,新氣象充滿,門戶貼新春聯,大人囝阿着新衫袴,街頭巷尾碰面口言恭賀新禧、新年大吉、恭喜發財。再淡定的心,也會被招呼得心跳加速。

從開正這日開始,大人們不再幹活了,只是串親訪友,四處拜年,盡情吃喝、左斟右酌,打牌、嬉鬧、遊玩,一年的緊張都在這短短七日內得到最大的彌補。

年兜就是鄉愁的殼,鄉愁就是年兜的魂。

年兜是最歡快的音樂盛典,如三十年一成不變的春晚,匆匆的湧來,又匆匆散去,是歷史揮灑在歲月盡頭的情感對白。

有多少人盼望年兜,又有多少人在年兜里失意。

歷史遺留落來的濃厚風俗,是歲月珍藏的美酒,把家與親情裝幀成永遠都無法割捨的情感畫卷,是記憶深處攢聚的情愫。

年兜是年輪更替的一個符合,是歷史構建的一個起點,是歲月輾轉的一個法則里不可或缺的精神驛站。

一家人團聚,有天有地,有孝有慈,有情有義,有是有非,有期許有憧憬。

這些節日,意味着家人團聚,意味着一段往日生活的延續,一桌年暝飯,幾聲爆竹或某種食品的氣味,都會讓人兀然間回憶起一段逝去的歲月。探訪親友或闔家集聚,家的味素充溢心間,實在是一種精神的調適和情感的養護。 [1]

作者簡介

洪泓,字聞之。男,公務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