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國現代作家艾青寫的詩。

作品欣賞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

她是童養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兒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

大堰河的兒子。

大堰河以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養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壓着的草蓋的墳墓,

你的關閉了的故居檐頭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

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裡,撫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後,

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後,

在你嘗到飯已煮熟了之後,

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後,

在你補好了兒子們的,為山腰的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後,

在你把小兒被柴刀砍傷了的手包好之後,

在你把夫兒們的襯衣上的虱子一顆顆的掐死之後,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顆雞蛋之後,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裡,撫摸我。

我是地主的兒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後,

我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裡。

啊,大堰河,你為什麼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裡的新客了!

我摸着紅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紋,

我呆呆地看着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敘樂」的匾,

我摸着新換上的衣服的絲的和貝殼的鈕扣,

我看着母親懷裡的不熟識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過的安了火缽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飯,

但,我是這般忸怩不安!因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裡的新客了。

大堰河,為了生活,

在她流盡了她的乳液之後,

她就開始用抱過我的兩臂勞動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們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籃到村邊的結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蘿蔔,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豬吃的麥糟,

她含着笑,扇着燉肉的爐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團箕到廣場上去

曬好那些大豆和小麥,

大堰河,為了生活,

在她流盡了她的乳液之後,

她就用抱過我的兩臂,勞動了。

大堰河,深愛着她的乳兒;

在年節里,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邊的她的家裡去,

為了他,走到她的身邊叫一聲「媽」,

大堰河,把他畫的大紅大綠的關雲長

貼在灶邊的牆上,

大堰河,會對她的鄰居誇口讚美她的乳兒;

大堰河曾做了一個不能對人說的夢:

在夢裡,她吃着她的乳兒的婚酒,

坐在輝煌的結彩的堂上,

而她的嬌美的媳婦親切的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愛她的乳兒!

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死了。

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她死時,平時打罵她的丈夫也為她流淚,

五個兒子,個個哭得很悲,

她死時,輕輕地呼着她的乳兒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大堰河,含淚的去了!

同着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數不盡的奴隸的悽苦,

同着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

同着一手把的紙錢的灰, 大堰河,她含淚的去了。

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兒做了土匪,

第二個死在炮火的煙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師傅和地主的叱罵聲里過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寫着給予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語。

當我經了長長的飄泊回到故土時,

在山腰裡,田野上,

兄弟們碰見時,是比六七年前更要親密!

這,這是為你,靜靜的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兒是在獄裡,

寫着一首呈給你的讚美詩,

呈給你黃土下紫色的靈魂,

呈給你擁抱過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給你吻過我的唇,

呈給你泥黑的溫柔的臉顏,

呈給你養育了我的乳房,

呈給你的兒子們,我的兄弟們,

呈給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

呈給愛我如愛她自己的兒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長大了的

你的兒子,

我敬你

愛你!

1933年1月14日雪朝

(原載.. 1934年《春光》1卷.. 3號) [1]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浙江金華人。中共黨員。大專畢業。1928年考入國立西湖藝術院。1929年赴法國習畫,1931年在巴黎參加反帝大同盟東方支部,1932年回國後加入左翼美術家聯盟,因思想激進被捕,1935年出獄,1941年赴延安,《詩刊》主編,抗戰勝利後歷任陝甘寧邊區參議員、區政府文委委員,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副院長,華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員,《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中國文聯全委。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出訪了歐、美和亞洲的不少國家。創作有詩集《彩色的詩》《域外集》,出版了《艾青敘事詩選》、《艾青抒情詩選》,以及多種版本的《艾青詩選》和《艾青全集》。詩集《歸來的歌》和《雪蓮》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新詩獎。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2]

著有詩集《向太陽》、《火把》、《他死在第二次》、《曠野》、《北方》、《雪堅鑽》、《獻給鄉村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黑鰻》、《海岬上》、《歸來的歌》、《彩色的詩》等,論文集《詩論》、《新文藝論集》、《艾青談詩》及《艾青全集》(5卷)。[3]

艾青,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把個人的悲歡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之中,表現出對光明的熱烈嚮往與追求,富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感情深摯,風格獨特,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推動一代詩風的重要詩人。[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