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聖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聖墩

中文名稱;大聖墩

地理位置;貴州省銅仁地區印江縣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占地面積;75平方公里

著名景點;睡美人

海拔;1337米

又名;睡美人

大聖墩,位於印江城西北面十里許,海拔1337米,寬75平方公里。

序言介紹

《大聖礅風光簡介》

作者:張羽輝

根據《貴州通志》載:"古人說:'邛山峭勁,邛水秀折',大聖礅方邁峭立,高入雲霄,是印江山川最顯者,遠望如印,印江亦稱思印,明初改為印江。"又據《貴州通志》稱:"大聖登山,昔人建鐵瓦寺於上,後廢。每冬雪深數尺,入夏始解,不異峨眉。"

大聖礅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是印江山川之又一顯著特點,大聖礅形體,遠望像"睡美人"(古為仰臥觀音),近望如屏,故又名"玉屏山",山高海拔1387.6米,距城6公里,山之東、南、西三面,皆陡壁峭立,惟東北角與雞冠山毗連。游 人自西麓取徑而上,至其半,經"擴景亭"遺址,再入卡門(西關)旋折而升,豁然開朗,到達山頂,其形如盤,面積0.75平方公里,原鐵瓦寺、太陽廟宋建久圯。靠北面岩緣有池,可供數百人飲。山上景點多,有凌空橫亘,下臨千仞的天仙橋,有夕照留暉,青山滿目的"望風亭";有"舉杯欲邀明月共,披襟長嘯彩雲端"的"攬月亭";有"聖礅聯接九重天,眺望群山隔雲煙"的"鴛鴦亭";有"放眼開宏闊,須造最高峰"的"觀音閣";有"靈山秀水養蒼生,滴滴甘泉出淨瓶"的楊枝水,還有形象各具的石林、"穿天洞"、"仙人石"、"蘑菇石"、"翻天印"、滴水泉、孔雀嘴、"火炮台",山上入冬積雪,初夏始消,故"聖礅積雪"為印江八景之一。山下有劉家洞、米神洞、葉魚洞(風神洞),洞中有擎天柱,兩條形態別真的石"金龍",還有石桌、石凳、石杯、石碗、石瓢、石盆,洞景文化十分豐富

大聖礅峰松杉蒼翠,整個山巔被一種特異的山竹"觀音鐵掃"所覆蓋;每逢春夏漫山盛開着映山紅花,遍地生長着黃蓮、三七、川芎、桔梗、防風、黃精、山藥、泡參、天冬、十大功勞……等四十餘種名貴中草藥植物;動物資源主要有珍奇的紅腹錦雞、野兔、羚羊、獐子等。"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成之果;煙霞常照松竹,祥瑞白蒸奇葩"大聖礅實為天然的植物園和珍禽異獸的樂園。

大聖礅四周水資源非常豐富,沿山環繞17公里範圍內竟有大小泉水一百多口,出水量常年平均達1.5立方/秒,百泉中出水量較大、水質極好的有岩底下吳家泉、大竹村三角缺泉、竹林灣泉、塘邊井泉、幸福村的大樹子泉水、出水腦殼清泉、隱龍坡泉水、麻柳龍王井泉水。古人對梵淨山曾有評說:"上之穹窿接天,而三十三天不為玄渺:下之厚重任地,而九十九涼不為幽蟉。"經躬行實考,大聖礅真有一百泉,九十九之說:唯一泉不計,實乃天賜奇觀。

大聖礅作為遊覽勝地,歷史悠久,唐武德至貞觀年間,唐黔州刺史田維康南征,沿烏江、思邛水(今印江河)而上,隨年人員定居大聖礅山下成為當地土人,以後名此山為"大聖登(礅)",在峰頂建寺廟。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建思邛縣(今印江縣前稱),縣治設大聖礅下。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由思邛長官司長官楊自謹復修大聖礅古剎,建有鐵瓦殿宇二座,詩人墨客紛紛登臨,題詩詠贊。

翹首看凝素,寒光濕翠微。

迸泉流且凍,枯樹瘦能肥。

日落仍留照,僧歸尚帶暉。

誰來題郢曲,天半筆花飛。

署樓霜對北山腰,冰玉光寒映帶遙。

消卻人間無限熱,獨存堅白傲陽驕。

由於大聖礅山勢險峻,清咸豐五年(1855年)(土家族)、吳燦奎(苗族)率領的紅號軍,咸豐八年(1858年)吳占奎(苗族)、王茂蘭(土家族)率領的紅號軍,屢敗清軍。民國21年(1933年)在冉家坡冉化龍(少波)的親自領導和組織下,以麻柳閣老寨李同恩為神壇主,在太和寺設壇,操練"神兵"一百多人,配合紅軍主力進行革命活動。

大聖礅,在1987年出版的《貴州名勝志》中被列為省級名山。

太和寺

張羽輝

太和寺距印江城約8公里,位居大石礅腳下,在峨嶺鎮幸福村尹家村民組,自古為佛教道場。其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為印江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寺廟,故又稱太和宮。

據李敦禮先生《天下名山半屬僧,開山建剎始朱明》一文載:"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至明代萬曆以前在梵淨山金頂不遠的地方,僅印江縣境內建立的寺廟就有洞德寺、太和寺、大洞寺、回龍寺、覺華寺、承恩寺、鍾靈寺等十幾座",從古詩中得知,明朝僉事羅沂親臨大聖礅,留有"直攀雲霧折山腰"的詩句,而明朝副使謝國梗更寫下"僧歸尚帶暉"的史實。

相傳太和寺始建於1441年,再建於明嘉靖七年(1525年)由印江城內楊芳倡導並得到省巡府資助,改楊勝福民宅所建,傳說當時所居正殿處民宅的楊勝福沒有子嗣,所有田宅50餘畝遺歸廟宇。還說楊勝福的遠祖是元至正年間屬陳友亮(義軍首領)部一名將士,流散隱居於此。其墓地藏在太和寺山門右側,碑文於1957年被修山塘時所毀,當地人記得其碑聯雲:"他年歿將歸靈位,異日雲開鎖墓堂"。當然這些傳說出自民間口傳,至今尚缺實物佐證。但有一點就是到解放前夕,太和寺的柏樹已有三人合圍,足以說明太和寺始建於明萬曆年以前,時間與實物相吻合。

關於太和寺的修建過程,原山門處一進殿有兩塊高八尺的殿碑,碑文有詳細敘述。由於解放後祠堂廟宇都收歸農會,由地方管理,部分房屋當時已分給群眾居住,不再從事佛教活動。於1957年全部拆掉,筆者曾訪問過當時處理該廟財產的熊永安、嚴紹華、張新幫以及群眾張雲之、徐啟文、張澤宣等人。他們根據當時碑文的敘述口傳:太和寺建於明嘉靖七年(1525年),改楊勝福民宅所建,廟宇是起初規模只有三間,兩邊廂房4間。大量的修建是從清順治元年即1644年,這時由"四公會"(廟會)主持寺廟修建,"四公會"具體是李庚先、周大亨、譚兵山、張居美等四人主持,集資募化逐步修建,其中有幾間還是德江縣復興場的信眾出資修的。到清光緒11年(1886年)才完工,前後經歷了361年,僅從"四公會"大量修建寺廟時算起到完工時已是261年。為紀念"四公會",後來的"廟會"和尚把他們奉為創始人,供牌位祭奠

其廟宇的規模和布局是:三院、四殿、兩側廂房16間。整個寺廟呈宮殿層迭式建構,四周有院牆封閉,院牆外靠左側還有水碾、廚房、廁所共6間,其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太和寺四層殿堂,飛檐翹角,氣勢宏偉。寺外古柏參天,宮內禪房淨土,隨時香煙撩繞;兩側殿柱,木刻對聯,龍鳳圖騰;各殿門窗,方格鏤花,雕技精湛;四周壁畫,彩繪雅致,花鳥蟲魚,形態逼真。諸般神像若思神氣,觀音禪坐,為佛的殿堂。

面對太和寺,正中上方"太和寺"三個大字為青石花邊鐫刻,筆力豐潤,十分耀眼。山門從兩側兩進,一進殿右邊為稀口龍神,左邊為爛腳菩薩,兩邊各豎一塊8尺多高的的大碑,上刻建寺序文,歷代高僧,工匠姓名,建築過程,碑立於清光緒十一年。順中間通道進入一進院,大院兩邊為卯廳,卯廳內雕樑畫棟,工藝精巧。然後順石板通道上石級台階,進入二進殿。二進殿中間仍為通道,右邊置直徑約2米大鼓一面,高約6尺,大鼓前麵塑有馬元帥神像,左邊吊置大鐘,直徑約2.5米,鐘的前麵塑有關雲長神像,兩神像大有"鎮國護江山"的雄姿,更顯"百萬雄兵在握"的氣勢。再依石級而上步入二進院,二進院內較前院寬敞,院中為石板鑲嵌,中央置鐵鑄三腳鼎(化錢爐),高約一丈。兩則廂樓為樓上樓下6間,兩側共12間,分別為和尚臥室、客廳、住宿,左邊靠前邊為和尚廚房。順次進入三進殿為大佛殿,大佛殿佛龕上,各自一神台,供十八羅漢排坐,殿堂中置一送經台,台上設經桌一張,上置香爐、木魚、大罄等,為早晚禮佛之用。然後繼續順觀音佛像背後兩側耳門向內轉再順石級而上進入三進院,院內兩邊為花台,兩側為空房,各設二張柏木長坐榻,坐榻為象腿花雕,色色素淨。兩邊各擺兩張方桌,桌上放置茶兒,窗明几淨,落落大方。大院內打掃得乾乾淨淨,毫無塵垢。那花台內花卉百種,十分繁茂,四時不謝,八節長春。但見:梅標清骨,蘭挺幽芳。更有那: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國色天香。還有那:金蓮、芍藥、石榴、玫瑰、杜鵑、海棠、芙蓉、鳳仙、金菊、百合、雞冠花、美人蓼、仙人掌、紫荊花……不可枚舉。真是爛如錦屏,如醉仙境。最後進入四進殿,正中為玉皇大帝像,右為糧倉,左為"四公會"牌位,依次是千手觀音。殿下在民國時期又作學生教室,早年為"四公會",廟會組織"聚會"的地方

太和寺的和尚包括"四公會"共有16人,他們依次是:馬狗六、包山老、吳石匠(拉木林)、"四公會"、向貴、冉素梅、李芳、嚴小、吳二、田三、楊素清、任保安、吳金吉等人,他們都對修建太和寺作出了貢獻,特別是一至三屆高僧和"四公會"他們功不可沒。[1]

自明代以來,太和寺的香火一直興盛,到了解放前夕,來太和寺求神拜佛的朝山文化活動到了鼎盛時期,據《貴州通志》載:"大聖登(礅)山,端正聳拔……不異峨眉",早為名山。因此來朝大聖礅名山和太和寺的人,有來至周邊各縣的,有臨近川、鄂、湘、桂、滇各省的,有遍及全國的,有遠至東南亞各國一些佛教信徒,遠近賓客。每年七月初一至初十開山,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大聖礅有峨眉之秀,聖礅酷似一巨大睡佛觀音,太和寺禪坐巨大觀音佛像,甚至連山頂也建有一觀音閣,難怪古詩就有:"觀音禪坐太和官、閣老橫游是隱龍"的佳句。二是太和寺距城較近,地理位置獨特,三是來朝太和寺的人主要是來朝拜觀音菩薩。據民間傳說,觀音菩薩十分顯靈,朝聖者不外乎求官、求財、求子、求福,結果都能如願,有些人為了卻心愿去了又來。其實菩薩顯靈,是緣佛在你心中,你只要正直心好,心存天下,為國為民,多作善事,受百姓擁戴,自然求官得官,求財得財。按現代佛教文化內涵的解釋,你只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與人為善,身心健康,你若求子求福,佛都會給你一個圓滿的答案,有你的求佛,才有菩薩的靈氣。

太和寺是一個值得仰慕的地方,歷史上1855年至1858年,田宗達(土家族)、吳爛奎(苗族)率領的紅號軍,曾先後以大聖礅為根據地,住紮過太和寺,反抗官府,扼險堅持戰鬥,屢敗清軍。1934年正月28日,紅軍的前身、神兵攻打印江舊勢力,來寺廟參拜、敬香、結集。後來紅軍活動也曾保護過進步的"神壇"、"廟會",以李同恩為首的神壇主在太和寺也曾操練過神兵,臨近閣老寨、麻柳壩的許多群眾都紛紛參加過神兵。早期進步的廟會組織"太和團"同屬印江北一區與紅軍命運息息相關,黔東蘇區紅色根據地的火種也曾播撒在太和寺一帶。獨立團團長張鈞望等31人,為革命籌積糧餉,成了紅色的史證。而太和寺佛緣,其廟會組織各個時期都支持進步勢力,支持革命,讓老百姓能撐直腰,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太和寺歷經幾個朝代的興建,集中了歷代人民的文化藝術和智慧,毀掉了它,實在令人心疼。不過歷史文物古蹟都是遵循着建立、損毀、重修、再損毀、再建這一規律,好在1984年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感召下,尹家組村民尹全亨與印江城內一些信眾發起和募化一座3間簡陋的"太和寺"又重新崛起,據說很顯靈氣,香火日漸興旺,不能不引起人們的回憶!讓我以詩人尹大模的一首詩作為對太和寺歷史文物的見證和心靈的記載:

森森古柏太和宮,淨土禪房三界通;

大聖礅麓誦南無,晨鐘暮鼓製毒龍。

相關視頻

大聖墩風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