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釣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釣樟(學名:Lindera umbellata Thunb.)是樟科、山胡椒屬落葉灌木,高可達2米;樹皮平滑,葉互生,紙質,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葉脈上被褐色毛;雌雄異株;傘形花序有短梗,花被片黃色,橢圓形,果實球形。 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日本也有。生山地灌叢中。
種子含油60%左右,供制肥皂、潤滑油等;果皮、枝、葉可提芳香油;根皮藥用,能收斂止血,熏洗治瘡疥等。
- 中文學名:大葉釣樟
- 拉丁學名:Lindera umbellataThunb.
- 別 稱:綠葉甘, 小葉甘, 釣樟, 干橿, 綠葉干橿, 山姜, 山辣木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科:樟科
- 屬:山胡椒屬
- 種:大葉釣樟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2米;樹皮平滑,有黑斑。葉互生,紙質,矩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6.5-12厘米,寬2.5-4厘米,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有毛,具羽狀脈,側脈5-8對,葉脈上被褐色毛;葉柄長1-2厘米,有褐色毛或無毛。雌雄異株;傘形花序有短梗,長3-5毫米,每花序具9朵花;花被片6,黃色,橢圓形,長約1.5毫米,無毛;能育雄蕊9,花葯2室,皆內向瓣裂。果實球形,直徑6毫米,果梗長12-17毫米。 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日本也有。生山地灌叢中。
物種價值
種子含油60%左右,供制肥皂、潤滑油等;果皮、枝、葉可提芳香油;根皮藥用,能收斂止血,熏洗治瘡疥等。
【來源】 樟科大葉釣樟以根入藥。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溫中,行氣,止痛。主治吐瀉,寒性胃痛,腹痛,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痛,濕疹,疥癬。[1]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煎水洗。
生長環境
生長在山地灌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日本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