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冶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冶湖,古稱源湖金湖,大冶湖是個聚寶盆,湖底和四周蘊藏有大量的金礦,古時湖中有淘金井,金湖的名字由此演化而來、或稱氵韋源湖,據清光緒《大冶縣誌》載:「源湖自茗山下發源,由西曲折而東出氵韋源口,約一百二十里」。 大冶湖是一個位於中國湖北省大冶市東南部的湖泊,面積約為6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為2—3米,蓄水量約為25000萬立方米[1]

地理概貌

大冶湖界跨大冶市、陽新縣、西塞山區和開發區,由西向東在四顧閘處匯入長江,東西長67.20公里,南北寬1至3公里,湖岸線長139.8公里,水面65平方公里。在遠古時它是一條內流河,從西向東,橫貫大冶市中部腹地,流入長江,後來河底淤塞,河床拓寬,形成了一個狹長的湖泊。 大冶湖南靠陽新,北依大冶,承雨面積1106平方公里,水面135258畝,是一個「千秋疊障森列於前,長樂諸山環擁於後」的地質構造湖,由大冶、陽新所轄25片大小湖泊連接而成,成為良好的天然魚場。湖底高程自西向東傾斜,西部下袁湖海拔14.6米,中部磊山湖13.5米,東部 源湖11米。水源主要來自降雨,旱年引江灌湖,每年5至9月為汛期。1954年最高水位25.4米,1963年最低水位11.3米,平均水位16米左右,蓄水量0.5億立方米至2億立方米。

豐富資源

大冶屬亞熱帶氣候,水體浮生物種類多,天然餌料豐富,適宜魚類、藻類繁衍,盛產魚蝦,麥穗魚是名產。民間還流傳着「東湖(大冶湖)青鱖,西湖(保安湖)鯿,食盡人間水味鮮;若遇鯽魚黑背脊,玉帝王母也流涎的說法,可見大冶的青魚鱖魚鯿魚武昌魚),黑背脊鯽魚是魚類佳品。湖區幾個鄉鎮、街辦、場、9個民垸42萬人歷來有食蓮、藕、菱、蒿谷、黃實等習慣,水生經濟植物走向人工繁殖,大型漁場養殖規模化、農業產業化。

美麗傳說

據清光緒《大冶縣誌》載:「春夏為湖,則瀰漫浩渺遠接天碧;秋冬為港,則轉旋曲折而莫見所從出」。

金湖湛月

傳說大冶湖(紅星湖是它的一部分)是個聚寶盆,湖底和四周蘊藏有大量的金礦,湖中有口淘金井,井水取之不絕。每年除夕,井底可見皎月,人們認為這是一口寶井,所以叫金湖湛月。 傳說中的淘金井早已淹沒在湖水中,古時的「金湖湛月」,如今尋它,再無蹤痕。

八仙鐵拐李

據傳說,在金井嘴有一口井,井水取之不絕,每年除夕,井底可見皎月,人們認為這是一口寶井,都來用這井水淘金。傳說八仙之一的鐵拐李,住在大冶鐵山得道灣,因每天在金湖洗澡,身上總是金光閃耀;真武大帝武當山修行,多年不能得道成仙,後經李鐵拐帶到大冶金湖來,淘金煉成金杵,本想把它磨成繡花針,卻在斬妖救民時把它變成一個降妖杵。

湖區民俗

湖區民俗也很獨特,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舉辦龍船會。從四月起就染紙做龍船,長一丈多,中間扎有三閭大夫屈原像,船上擺飾衣帽、用具、彩色絲織品、銀元寶等。龍船會前,將紙紮的各種珍玩都擺出來,遠處的人都來參觀,家家戶戶當街擺酒,任人自飲,歡呼遊樂,通宵達旦。後來興起五月五賽龍舟,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形成全民性的體育競技活動。

寡婦堤

從大冶城南墈頭尖海螺山,彎彎曲曲約兩公里長大堤,人稱「寡婦堤」。寡婦堤是勞動人民與洪水搏鬥的見證。該堤原址是一條曲折的羊腸小道。每到汛期,路隱其中,過往行人靠木船過渡,溺水身亡常有發生。乾隆年間,興國州永章里(今大冶市大箕鋪鎮屬)寡婦柯曹氏相依為命的秀才孫子落水身亡。 奶孫成寡皆因湖水為害,老人拿出全部家產,又到處化緣募捐,鄉民獻工獻料,修路堤、建石橋,以便排水行舟。兩岸百姓為紀念這兩位寡婦功績,就把這道堤命名為「寡婦堤」。

參考文獻

  1. 人地系統主題數據庫. 中國湖泊基本情況數據庫. [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