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花芍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花芍藥

中文名稱:多花芍藥

拉丁學名:Paeonia emodi Wall. ex Royle

別名:喜馬牡丹

命名者及年代:Wall. ex Royle, 1834

多花芍藥(學名:Paeonia emodi Wall. ex Royle):多年生草本。莖高50-70厘米,無毛。下部葉為二回三出複葉,上部葉3深裂或全裂;頂生小葉近3全裂或2裂,側生小葉不裂或不等2裂,小葉或裂片狹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全緣,兩面無毛,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花3-4朵,生莖頂和葉腋,全發育開放或僅頂端一朵開放,直徑8-12厘米;苞片3,葉狀,披針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長約4.5厘米,寬2.4厘米。種子球形,黑色,無毛。

生海拔2350米的山坡。中國產西藏南部(吉隆)、尼泊爾、印度北部均有分布。

信息

學名:Paeonia emod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芍藥科

亞科:芍藥亞科

屬:芍藥屬

種:多花芍藥

形態特徵

多花芍藥多年生草本。莖高50-70厘米,無毛。下部葉為二回三出複葉,上部葉3深裂或全裂;頂生小葉近3全裂或2裂,側生小葉不裂或不等2裂,小葉或裂片狹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9-13厘米,寬2-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緣,兩面無毛,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

花3-4朵生莖頂和葉腋,全發育開放或僅頂端一朵開放,直徑8-12厘米;苞片3,葉狀,披針形,長2-3.5厘米,寬5-10毫米;萼片3,近圓形,直徑約1.5厘米,頂端驟尖;花瓣白色,倒卵形,長約4.5厘米,寬2.4厘米;雄蕊長1.5-2厘米;心皮2,密生淡黃色糙伏毛。蓇葖2,卵圓形,長2-2.6厘米,直徑1-1.5厘米,密生淡黃色糙伏毛;種子球形,黑色,無毛。[1]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產中國產西藏南部(吉隆)。國外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自治區等地。生長於海拔2,350米的地區,見于山坡,耐寒性很好,是芍藥屬中最高大的品種,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雜種之一「White Innocence」可生長至1.5米。[2]

近種區別

該種的外形與白花芍藥(P. sterniana)相似,但該種心皮密生淡黃色糙伏毛,盛開1-4朵花,成熟時果皮不反卷​。

生長習性

芍藥性耐寒喜肥怕澇,喜土壤濕潤,但也耐旱,喜陽光,夏季喜涼爽氣候。盆栽芍藥盛夏烈日下易焦葉,應注意遮陰。芍藥為肉質根,根系較長,故應栽植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栽於黏土和低洼積水的地方易爛根。

相關品種

窄葉芍藥Paeonia anomala L.

塊根芍藥(變種)Paeonia anomala L. var. intermedia (C. A. Mey. ex Ledeb.) O. Fedtsch. & B. Fedtsch.

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毛果芍藥(變種)Paeonia lactiflora Pall. var. trichocarpa (Bunge) Stern

美麗芍藥Paeonia mairei H. Lév.

草芍藥Paeonia obovata Maxim.

毛葉草芍藥(變種)Paeonia obovata Maxim. var. willmottiae (Stapf) Stern

新疆芍藥Paeonia sinjiangensis K. Y. Pan

白花芍藥Paeonia sterniana H. R. Fletcher

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光果赤芍(變種)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leiocarpa W. T. Wang & S. H. Wang

單花赤芍(變種)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uniflora K.Y. Pan

毛赤芍(變種)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woodwardii (Stern & Cox) Stern[3]

參考資料

  1. 多花芍藥,有道網
  2. 多花芍藥,有道網
  3. 多花芍藥,有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