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波段多尺度遙感綜合觀測平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多波段多尺度遙感綜合觀測平台多波段多尺度遙感綜合觀測平台具備國際先進的「星-機-地」一體化遙感觀測和試驗能力。建有覆蓋紫外、可見、近紅外、熱紅外和微波全波段、主被動、多角度定量遙感地基綜合試驗觀測系統。儀器設備在支撐地球系統科學的遙感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儀器介紹

土壤表面CO2通量自動測量系統

航空遙感載荷性能測試三軸轉台

大氣臭氧[1]探測激光雷達

地基大氣剖面測量儀

地基積雪動態及通量監測系統

機載三頻多角度成像微波輻射計

快速掃描紅外波譜儀

熱紅外成像儀

吸濕增長光散射測量系統

太陽光模擬器

高空作業車

微波網絡分析儀

長波熱紅外成像儀

太陽光度計

雲和氣溶膠激光雷達

溫室氣體分析儀

紅外傅里葉變換光譜儀

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

相關資訊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科技部評估

2015年11月27日,科技部發布2015年數理和地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科技部評估,被評為良好類實驗室。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委託國家遙感中心聯合中國地理學會承擔2015年度地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評估分為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三個階段。2015年地學領域共計4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參加評估,初評分為固體地球科學、大氣海洋與環境、地理遙感與生態三個組同步進行會評。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5月23日完成初評答辯,進入小組前5名,並於6月8日接受現場考察。評估組專家在現場考察中,聽取了題為《水循環關鍵要素遙感監測》的代表性成果匯報,檢查了自主研究課題和開放課題設置,考察了儀器設備及相關系統的使用和共享,並進行個別訪談,深入了解實驗室實際運行管理情況。

在本評估期,實驗室以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和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2]科學中心聯合組建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為契機,進行實體化運行體制改革,已成為了新研究所的基礎研究主體;進一步優化實驗室的定位和研究方向,面向地球系統科學和國家航天事業發展重大需求,新增空間地球系統科學和新型遙感技術兩個研究方向。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實驗室整體科研水平,增強解決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實驗室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能力,提升我國自主衛星的觀測和應用能力,提升實驗室的科研支撐能力。

實驗室承擔各類科研任務367項,到位總經費3.52億元,是上一評估期的2.12倍,其中國家任務占77%;發表SCI論文761篇,同期被SCI引用2792次,是上一個評估期的2.6倍,單篇論文平均引用率是上一個評估期的2.06倍;出版專着24部,授權發明專利49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12項。

研究所高度重視實驗室評估工作,於2013年底即成立了由所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實驗室負責人組成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部署迎接評估的準備工作。工作組相繼完成實驗室環境改造,實驗室成果宣傳與展示,實驗室五年工作總結報告,初評評估報告答辯,迎接現場考察等工作,並在初評、現場考察環節前多次組織評估預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