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月亮(李剛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外面的月亮》是中國當代作家李剛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外面的月亮
月亮爬上來了。我喜歡看月亮。我常常一個人站在窗前看月亮。只是今夜,我不想看窗前的月亮。我好像看夠了窗前的月亮。我想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月亮。我什麼也不想帶,包括手機,我只想帶上我自己。
夜,比我想象中安靜。那些喧鬧的聲音都被裝進了周圍的山巒。山巒睡了,睡得很沉穩。我隱隱聽見它香甜的鼾聲。我是沒有這樣的鼾聲的,已經很久了。路上沒有行人,路變得寬闊起來。我不用擔心碰着誰,也不用擔心踩着誰,更不用用僵硬的笑容去迎合誰。
沒有人的夜晚,路感覺多起來。路多了,我又害怕起來。我害怕選擇。我不知道往哪走,也不知道想去哪,我只知道我是去看外面的月亮。
廣場那邊很空曠,有足夠寬的視野。我對自己說。那裡有人剛跳過廣場舞,還有各種吹拉彈奏的,那些強勁的、輕柔的音樂都被月亮趕跑了。我應該感謝月亮,為我帶來這份寧靜。
諾大的廣場空蕩蕩的,但我不覺孤單。原本在窗前的月亮,和我一併來了。只是它在天上。我抬眼就能看到它,它也能看到我。它沒有給我高高在上的感覺。我仰望它,它俯瞰我,我們很親昵。像一見如故的朋友,更像知己。我並沒有告訴它,我要來這裡。它好像知道我要來。或許就只有它知道我了。
我感覺有些累,隨意找了一條石椅坐下。其實廣場石椅很多。這會子,這些石椅都屬於我,沒人會和我爭,我可以任意選用。我完全可以選一條最好的。只是,我不想再走了。我每走一步,月亮也會跟着我走。我自己累就夠了,我不想讓月亮跟着我累。
我脫下鞋子,把腳放在石椅上。我想讓自己放鬆,也讓月亮放鬆。我好想看看它放鬆的樣子,它放鬆的樣子一定很好看。可我又怕它放鬆,怕它放鬆會躲起來。看不見它,我的話對誰說。
它或許真得是累了,什麼也不說。只是把自己掛在天空。我不動,它也不動。我動,它也跟着動。我們像一對頑皮的孩子,在做有趣的遊戲。和它在一起很開心,我希望和它永遠這樣開心。我和它相互對視,感覺很近,卻又很遠。我想,它應該比我累,只是它從不對我說。而我總對它說,我的苦,我的樂;我的喜,我的悲。它總是不厭其煩地聽,它好像很願意聽。
路燈下,死了很多飛蟲。飛蟲的翅翼白白的,透明,頭大,身子如米小。在燈罩四周還有飛蟲在噗噗飛閃,亂躥,不一會落下,死了,看起來像飛蟻。嘁。嘁。嘁。很是孤憐。我不能確定它是什麼昆蟲,只是那嘁,嘁,嘁的聲音,讓我生出一絲同情,憐憫,想把它捧在手心裡。
月亮,越來越圓,越來越大。這樣的月亮,讓我感覺親切。這樣的月亮,讓我想起奶奶講得那個關於月亮割耳朵的故事。撒謊的孩子會被月亮割去耳朵,變成醜八怪。我是害怕變成醜八怪的。從小不敢撒謊,現在也不敢。
我把故事講給兒子聽。兒子不相信,他說是假的。孩子比我聰明。太多事實讓我知道,撒謊並不會被月亮割掉耳朵變成醜八怪。那些撒謊不眨眼的人,多年來,耳朵仍完好無損地長在他們頭上。
對面的山巒有了神秘的色彩,黑魆魆的,但輪廓分明。明朗的月色塌在山間,像皺紋塌在額頭上。山巒醒了。是什麼驚醒了它,我不知道。它也會夜半醒來,像中年的我一樣嗎?像中年的我,很難再有實誠的睡眠,總是在夜半醒來,靜待新瞌睡的降臨。幽暗的沉靜中,一些心意忽忽襲上心頭,翻動着情緒,往往難以安恬。懷想舊時光,情和怨,真和假,輕輕擊打着心靈。
月色越曠蕪,也越盛大。我突然想臥倒,靜靜地躺在石椅上。借這月光,美美地睡一覺,一直睡到自然醒才好。身子骨輕鬆鬆的,一點也不知道世界上有累有乏有沉重,還原一個年輕態的我。可惜,這是做不到了,夜已深了,石椅有些涼了。我不敢躺下來,我怕我單薄的身子受不了這浪漫後的折損,我畢竟不是孩子了,做錯了事是不容原諒的了。
可是,那想法,如花一樣的想法總縈繞在心頭,那花一樣的念頭,在我的意念里無聲地綻放,開得我的心裡轟轟烈烈,真得是美美的,滿滿的。我即興哼起了曲子,不着調。是孩童時唱的《半個月亮爬上來》。
夜深了,月亮已西墜。我知道,它很快會消失,像魚兒潛入水底一樣。我站在空空的廣場,抬頭仰望,瓦藍的天色漸漸變成灰藍,雲朵變得如絲絮般白。我的臉上鋪滿厚厚的月光,涼涼的,像一座已成廢墟的礦場。[1]
作者簡介
李剛花,四川攀枝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