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婆的澎湖灣(潘安邦演唱歌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外婆的澎湖灣》是中國台灣歌手潘安邦演唱的歌曲。由葉佳修作詞、作曲,收錄在潘安邦1979年9月發行的專輯《外婆的澎湖灣》中。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儼然成了澎湖觀光的代言歌曲,它已經傳唱將近30年,這首歌也是歌手潘安邦主唱的成名作,是民歌手葉佳修第一次為別人填詞譜曲的歌,結果一炮而紅,直到現在這首歌旋律一響起,許多四、五、六年級生,甚至七、八年級生都能跟著哼唱,連對岸大陸的民眾也會唱,足見它跨越世代與地區的魅力。是一首有意義的歌,表現了自己親人疼愛自己,自己懷念親人的情感。

歌曲歌詞

國語版歌詞

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醉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矮牆上

一遍遍懷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

有着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

將我手輕輕挽

踩着薄暮走向餘暉 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吞沒我倆

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 沙灘 海浪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

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醉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

一遍遍懷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

有着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

將我手輕輕挽

踩着薄暮走向餘輝

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音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吞沒我倆

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 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 沙灘 海浪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

粵語版歌詞

夜來澎湖月光影照,海水更艷藍。

擔着跑跑輕輕走過,春風吹過小海灣 【這句聽不出,待定】

默默的坐在沙灘邊望遠帆,

海面波光是星星閃爍澎湖迷人的夜晚。

澎湖椰林住有外婆沙灘她走慣

朝早(早晨)開工哼起歌鄉音歌曲繞海灣

天天收工她沙灘走 白髮襯紅顏

旁晚講故仔(故事)真吸引我 徘徊椰林將步散

夜來澎湖月光影照,海水更艷藍。

當着跑跑輕輕走過,春風吹過小海灣 【這句聽不出,待定】

默默的坐在沙灘邊望遠帆,

海面波光是星星閃爍澎湖迷人的夜晚。

澎湖椰林住有外婆沙灘她走慣

朝早開工哼起歌鄉音歌曲繞海灣

天天收工她沙灘走 白髮襯紅顏

旁晚講故仔(故事)真吸引我 徘徊椰林將步散

月亮光 照海灣 碧波掀 錦浪花

家鄉風光真美麗

童年 過去 一切都記心間

追憶起往事笑開眼

月亮光 照海灣 碧波掀 錦浪花

家鄉風光真美麗

童年 過去 一切都記心間

追憶起往事笑開眼

創作背景

潘安邦與葉佳修,打造外婆的澎湖灣

葉佳修於1979年在唱片公司安排下認識了潘安邦,知道了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為他寫下這首歌,潘安邦當天立刻用公用電話,從台北打長途電話到澎湖給外婆。他說,當時他在電話里唱了這首歌,可是電話的那一頭在他唱完後沒有任何聲音,他可以感覺到外婆在啜泣、流眼淚。[2]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背後藏著許多潘安邦與外婆的祖孫故事,用真情唱自己的故事,潘安邦進錄音室唱一次就OK!唱片出版之後,歌曲爆紅,潘安邦人也紅了,更有機會回到澎湖,在自己小時候看電影的戲院登台演出,外婆也來了。

潘安邦表示,外婆有很嚴重的關節炎,而中興戲院有很多的階梯,但是外婆為了看他演出,一階一階的爬上樓梯,坐在位子上面,他當天唱這首歌的時候眼淚忍不住的掉了出來,因為他覺得外婆為了來看外孫的表演很辛苦。

背後故事

這首歌和潘安邦後來還一路紅到大陸去。潘安邦在1990年正要去長沙和幾位歌手一同做好幾場演出,卻接獲外婆過世的噩耗,他放棄演出立刻奔回澎湖,結果潘安邦沒出場的第一天演出,就發生暴動,許多觀眾摔桌椅抗議,潘安邦只好忍住悲痛趕往長沙。

潘安邦說,他上台就告訴觀眾外婆去世了,當場現場一片譁然後安靜了下來,接著突然從那兩萬名觀眾中傳出了「外婆的澎湖灣」這幾個字,本來只打算登台說句話道歉的潘安邦,當下決定要唱最後一次的外婆的澎湖灣,結果卻發生無法解釋的現象,這首他唱了上萬次的歌,第一次他連起了三次音都無法跟開場旋律搭上,緊接着音響還莫名發出刺耳的怪聲音。

潘安邦指出,音響四邊的舞台開始唧唧、嘎嘎地亂叫,他與音響師互看,檢查後發現音響沒問題,於是他在心裡跟外婆說,這次是為了她而唱,希望外婆能讓他好好唱完這首歌,最後終於順利唱了下去。

「那是外婆拄着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潘安邦說,唱到澎湖灣的時候,想到躺在澎湖馬公的外婆,眼淚就掉下來了,下面的觀眾開始跟着一起唱,那個場面令他難忘,還有觀眾安慰他別難過,外婆也會聽見。

潘安邦在之後近15年都沒有再公開演唱這首歌,直到2003年他歷經大病重新復出後,灌錄唱片才再度重唱了這首外婆的澎湖灣。而他澎湖老家也出現了模擬他外婆與童年潘安邦的雕像,配合這首歌成了澎湖吸引台灣人,甚至大陸觀光客的活廣告,但擺脫商業意義,這首歌永遠牽動許多人的心。

歌曲意義

《外婆的澎湖灣》體現出來了台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同胞和大陸同胞血肉相連,做為同是中華民族龍的傳人,我做了簡單而有意義的歡迎儀式,來歡迎台灣地區的同胞學生,讓台灣學生感受到在祖國大陸陽光下的溫暖,和同學們團結友愛的情感。同時也起到宣傳台灣寶島是中國領土的政治學習意義。

歌手簡介

潘安邦(1961年9月10日—2013年2月3日),出道於1979年,素有「台灣民歌王」之稱。活躍於80年代。[1]

在1989年的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和《跟着感覺走》而紅透大江南北,其後激流勇退,2000年後重出歌壇。[2]

他的歌伴隨着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成長、沉浮。他的唱腔深情婉轉,扣人心弦,其經典歌曲《外婆的澎湖灣》、《聚散兩依依》、《鄉間小路》、《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後》等。2011年潘安邦加盟點時唱片,他的許多經典之作至今仍耳熟能詳。並與費玉清唱「小調」歌曲並稱「雙雄」。[3]

2013年2月3日,潘安邦因病逝世,終年52歲。[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