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夏橋鎮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地處潁上縣東南部,東與江店孜鎮接壤,南與新劉集鄉、八里河鎮毗鄰,西與慎城鎮交界,北與黃橋鎮謝橋鎮相連。區域面積76.4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56805人。

1949年1月,設立夏橋區。1961年5月,復建夏橋區。1969年,改夏橋公社。1979年8月,復名夏橋區。1992年3月,撤區建鎮。截至2020年6月,夏橋鎮下轄1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

2019年,夏橋鎮有工業企業69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8個。[1]

歷史沿革

1949年1月,設立夏橋區。

1958年10月,建劉集公社。

1961年5月,復建夏橋區。

1969年,改夏橋公社。

1979年8月,復名夏橋區。

1992年3月,撤區建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夏橋鎮轄夏橋1個居民委員會,南橋、雙崗、張泊渡徐家灣龍王廟、光輝、羅洋、小莊、毛橋、郭橋、潁林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7個居民小組、21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夏橋鎮下轄1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夏橋社區。[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夏橋鎮地處潁上縣東南部,東與江店孜鎮接壤,南與新劉集鄉、八里河鎮毗鄰,西與慎城鎮交界,北與黃橋鎮、謝橋鎮相連。 區域面積76.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夏橋鎮地勢略呈中高、南北偏低,一般在海拔22.7~25.2米。最高點位於毛橋村魏樓子,海拔25.2米;最低點位於長林湖,海拔22.7米。

水文

夏橋鎮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潁河。潁河由龍王廟村西入境,由西北向東南依境而過,至張泊渡村岀境,長5.8千米。主要支流有人民河、光輝河、潁鳳公路河、劉集大溝。

自然災害

夏橋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水、大風、霜凍等。洪澇災害平均5年一遇,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1年6月,持續暴雨,積水約45天,造成6萬畝小麥受災,較上年減產1800萬千克。倒塌房屋2600戶5200間。

人口

2011年末,夏橋鎮轄區總人口5.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00人,城鎮化率4.2%。另有流動人口300人。總人口中,男性28096人,占53%;女性24902人,占47%;14歲以下9074人,占17%;15~64歲38160人,占72%; 65歲以上5829人,占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2980人,占99.9%;有回族20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5.2‰,人口死亡率8.5‰,人口自然增長率6.7‰。

2017年末,夏橋鎮常住人口48484人。

截至2019年末,夏橋鎮戶籍人口56805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夏橋鎮財政總收入638萬元,比上年增長3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7.5萬元,比上年增長31%,人均財政收入120.4元,比上年增長37%。

2019年,夏橋鎮有工業企業69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8個。

農業

夏橋鎮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萬噸,其中小麥2.1萬噸,水稻2.5萬噸,玉米2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9600噸,主要品種有菠菜、青椒、蒜苗、白蘿蔔等,其中菠菜1300噸,青椒3000噸,蒜苗20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1萬頭,年末存欄8000頭;羊飼養量9000隻,年末存欄3000隻;家禽飼養量48萬羽。

工業

夏橋鎮工業形成以塑料製品、服裝加工、建材加工、金屬鑄造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9億元,比上年增長4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9%。2011年,工業企業25家,職工70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8億元,比上年增長25%。

商業

2011年末,夏橋鎮有商業網點326個,職工1689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集市貿易成交額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2%。

金融

2011年末,夏橋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25億元,比上年增長27%;各項貸款餘額3500萬元,比上年下降5%。[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夏橋鎮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544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13所,在校生3388人,專任教師15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90人,專任教師11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夏橋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08萬元,比上年增長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0.5%,比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1973年6月,夏橋鎮開通30個有線廣播站;2011年末有廣播喇叭0.013萬隻,入戶率100%,通響率98%。2011年末廣播綜合覆蓋率100%。CCTV、地方衛視等4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數字電視用戶0.05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夏橋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文化專業戶13個,各類圖書室19個,藏書3萬多冊。

2011年末,夏橋鎮有體育場地26處。1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夏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病床1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3張,固定資產總值4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0人,其中執業醫師30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

2011年,夏橋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3萬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夏橋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戶,人數113人,支出18萬元,月人均132.7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66戶,人數2164人,支出228.4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88元,比上年增長15.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2人,支出25.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03人,支出56.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27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98人次,共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40.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4.7萬元。[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夏橋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8千米,投遞點1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80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3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5000件,征訂報紙1萬份、期刊600冊,業務收入15.6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4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000門,固定電話用戶0.4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4萬戶,寬帶接入用戶900戶。

給排水

2011年末,夏橋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管道2千米。年供水5萬噸。自來水用戶600戶,年人均生活用水15噸。

供電

2011年末,夏橋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25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度86千米。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000萬千瓦時。

交通

夏橋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水路3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滁新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5千米。潁上出口位於境內龍王廟村。102省道過境,境內長7千米。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度20千米;境內通航河道1條,總長度5.8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2.6千米,人均道路長度1.2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夏橋鎮因鎮政府駐地位於原名夏橋集的夏橋社區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