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復興的時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網 的圖片

復興的時代》是一首基督教讚美詩

基督教的讚美詩是在禮拜儀式[1]上頌唱以讚美上帝的詩歌。《舊約[2]》里的詩歌以《詩篇》為主。讚美詩的歌詞內容為對上帝的敬仰、稱頌、感謝、祈求等。曲譜多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四聲部,可供合唱。另有為特定節日(聖誕節、復活節等)或特定事項(婚喪儀式等)譜寫的詩歌。早期的讚美詩無和聲、無伴奏。現存最早的完整歌詞是希臘文讚美詩,約寫於公元200年之前。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時,讚美詩的曲調和範圍發生了較大變化,各教會開始編輯讚美詩歌本。新教在崇拜儀式上以全體參加者同唱讚美詩為特點。

歌詞

復興的年代復興的年代,莫在別人後邊迎接主回來,

工場廣闊,莊稼發白,

怎能再等待,怎能再徘徊,主已站在門外。

讚美詩特點

督教的讚美詩可能起源於希伯來聖殿中的詩篇(psalm),不過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使基督教合法化後它才開始系統性的發展起來。

當今的讚美詩常常包含部分遺傳自流行音樂的旋律元素,因此偶爾會導致新老信徒之間的衝突。這一衝突源自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新信徒試圖將舊有的信仰與當代元素相結合的嘗試。近年來隨着基督教的復興,讚美詩的演唱與譜寫也引來了第二春。舊有的歌詞被配上新的旋律,古老的讚美詩被重新發現和出版,抑或是直接按照基督教讚美詩的標準編寫新曲。

參考文獻

  1. 外賽 | 基督教禮儀,搜狐,2018-10-30
  2. 淺談基督教的起源和發展,搜狐,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