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塑料鈔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塑料鈔票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詞解釋

塑料鈔票即是以塑料為主要材料製造而成的一種鈔票,最早由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以及墨爾本大學開發,於1988年被澳大利亞所使用。這些鈔票由特製的塑質薄片製作,它可以使鈔票流通時間增長且不至於撕裂或破損,而且可以使鈔票難以複製。有許多國家或地區正在使用塑質鈔票。已有13個國家的全套鈔票都採用塑料鈔 。 [3]這種鈔票的製造成本是紙幣的兩倍,但是它的壽命卻至少有紙幣的4倍長。這種鈔票適合於那些氣候潮濕的國家和地區,因為這些鈔票不會因為沾水而破損。

使用年表

1982和1983年,美國鈔票公司使用杜邦的特衛強(Tyvek)塑質基片為哥斯達黎加(1983年版20科朗以及100科朗的試驗用鈔)和海地(1、2、50、100、250與500古德)印製鈔票。他們被限制投放,但在每個國家中都參與了流通。此外為洪都拉斯、厄瓜多爾與薩爾瓦多設計的測試用樣鈔也已經被開發出來。不幸的是,因為熱帶氣候,油墨與塑料的連接性能很差,鈔票因為油墨脫落很快變得模糊不清。

1983年,英國威爾金森印刷公司開發出提高版塑質基片用於製造塑質鈔票,商業名稱為「百衛強」。馬恩島1983到1988年發行了1磅面值的百衛強流通鈔票。另一家英國印刷公司Harrison and Sons Limited也開發出提高版鈔票,但是沒有任何買家願意購買。

1988年,澳大利亞發行了10澳元的紀念鈔票。

1990年,西薩摩亞(即之後的薩摩亞)發行了一張2塔拉國家元首馬列托亞·塔努馬菲利二世為國效力50周年紀念鈔。這張鈔票參與了流通,並成為流通時間最長的紀念鈔票。截至2006年,它已經流通了16年,被修改並重印了7次。

1990年8月,新加坡發行50元紀念鈔,並在2004年第一次發行了10元流通塑料鈔,在2006年發行了2元流通塑料鈔。5元鈔票和紀念版20元鈔票在2007年被發行。

1991年6月,巴布亞新幾內亞發行了2基那紀念鈔,這是該國發行的第一套塑質鈔票。

1992年,澳大利亞開始發行普通流通塑質鈔票。

1993年2月,科威特在海灣戰爭期間發行了其第一套紀念塑鈔——科威特解放2周年1第納爾紀念鈔。

1993年,印度尼西亞第一次發行了塑料鈔,50,000印尼盾用於紀念經濟建設25周年。紙質的等面值鈔票也可以同時使用。

1996年,澳大利亞成為從5元到100元的全部面值均使用塑質鈔票的第一個國家。

1996年,泰國為紀念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登基50周年,發行了50與500銖面值的紀念鈔。

1996年2月,文萊發行1、5、10元鈔票。它們是1982年以來澳大利亞以外地區發行的第一套非紀念性塑鈔。

1997年,泰國發行50銖鈔票作為其第一枚塑料流通鈔票。

1998年2月,斯里蘭卡發行200盧比塑質紀念鈔。

1998年,馬來西亞發行紀念第16屆英聯邦運動會的塑料紀念鈔;2004年又發行了5令吉的流通鈔。

1999年5月3日,新西蘭發行20元塑鈔,至年底發行完畢從5元至100元全部面值塑料鈔票。

1999年,羅馬尼亞成為第一個全部面值使用塑鈔的歐洲國家(1999年至2001年發行)。包括為紀念千禧年前最後一次日全食而發行的2000列伊紀念鈔。

1999年,印度尼西亞發行100000印尼盾面值的第一張流通塑質鈔票。

1999年六月,中國台灣地區發行50元新台幣紀念鈔,以紀念新台幣發行50周年。

1999年,北愛爾蘭地區5家發鈔銀行之一的北方銀行,發行了5磅紀念鈔,以紀念千禧年的到來;這張鈔票被當做流通鈔票使用,另有以Y2K為冠號的鈔票以溢價的方式銷售給收藏者。

2000年4月,巴西發行10雷亞爾塑料鈔紀念葡萄牙人到達美洲500周年。巴西造幣廠印刷了2.5億張鈔票,大約有半數參與了流通。

2000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100元鈔票紀念21世紀的到來。

2000年12月,孟加拉國發行10塔卡塑質鈔票。

2000年,查塔姆群島為收藏市場發行了三套中的第一套紀念「鈔」。

20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發行5元紀念鈔。該鈔用於紀念聯邦百年。

2001年6月,所羅門群島發行2元塑料鈔,而到2006年則重新啟用紙質鈔票。

2001年夏,越南發行50盾紀念鈔。

2002年2月,尼泊爾發行了10盧比的塑質鈔票,紀念新國王賈南德拉·比爾·比克拉姆·沙阿。2005年又發行了沒有紀念文字版本的流通鈔。

2002年9月,墨西哥將20比索鈔票從紙質轉換為塑質。2006年又發行了2種塑質鈔票,20比索(新設計)與50比索。

2003年,贊比亞成為第一個接受塑質鈔票的非洲國家,發行了500與1000克瓦查兩種面值的鈔票。

2003年11月,巴布亞新幾內亞發行了20基那鈔票,並開始逐步發行其他面額的塑質鈔票。只有5基那鈔票不是塑質鈔票。

從2003年12月到2006年8月,越南開始流通10,000、20,000、50,000、100,000、200,000和500,000盾的流通版塑質鈔票,成為第四個完全使用塑質鈔票的國家。

2004年9月,智利2000比索開始使用塑質鈔票。

2004年,據估計有超過3億美元的塑質鈔票正在被使用。

2004年,泰國1997年發行的50銖流通塑料鈔票,被紙幣重新替代。紀念鈔仍然使用塑質基片印製。

2004年,印度尼西亞1997年發行的100000印尼盾流通塑料鈔票,被紙幣替代。

2005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發行新版100基納鈔票,這是第一張不再使用紙張印製的面值。

2005年7月,羅馬尼亞成為第一個發行兩套全面值塑料鈔的國家;新版鈔票的設計與舊版相同,但是它們的大小改為與歐元相同,新幣1列伊折合舊幣10,000列伊。

2005年,保加利亞發行第一張半塑鈔,面值為20列弗,帶有2個塑質透明視窗以及一個全息圖案。

2006年11月墨西哥發行新版50比索塑質鈔票。

2006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澳大利亞政府機構發行不流通的塑質鈔票紀念CSIRO成立80周年。這些鈔票被分發給組織成員和一些公眾人物。

2007年2月28日,尼日利亞發行20奈拉塑質鈔票。

2007年年中,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10元港幣塑鈔,進行為期2年的使用評估。

2007年6月,文萊成為第五個完全使用塑質鈔票的國家。

2007年8月,危地馬拉發行1格查爾面值的塑質鈔票。

2008年4月13日,由於20新謝克爾紙幣的假幣過多,以色列開始發行20新謝克爾塑鈔。

2008年4月15日,巴布亞新幾內亞發行新版5基納與10基納流通鈔票。5基納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發行的最後一個塑料鈔面值。

2008年12月1日,羅馬尼亞開始發行10列伊的改版鈔票。

2009年3月3日,百慕大發行了新版塑質鈔票。

2009年5月15日,尼加拉瓜發行了新版10科多巴和20科多巴的塑質鈔票以替代紙質鈔票。在尼加拉瓜中央銀行2008年公告之後,新版200科多巴鈔票投入使用,國家用一年的時間為新一套鈔票的發行做準備。新版200科多巴和100科多巴塑鈔在2009年6月首次發行。據估計,新版50與500科多巴紙幣設計將在之後發行。

2010年3月,加拿大財政部部長吉姆·費海提宣布加拿大銀行將會在2011年推出一套新版塑質鈔票,作為一項貨幣現代化和打擊製造假幣的計劃。2011年6月, 加拿大銀行宣布塑質鈔票將會在2011年11月投入流通,以努力遏制假幣。100元面值,50元面值和20元面值, 已分別在2011年11月, 2012年3月和2012年11月投入使用;10元和5元面值將在2013年發行。

2010年6月,多米尼加中央銀行宣布發行新20多米尼加貝索塑鈔。

2010年10月,智利中央銀行宣布重新設計的2000比索會從11月20起流通,作為更新舊版設計並升級防偽計劃的開始。

優勢特性

塑料鈔票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起源於澳大利亞。它不使用傳統的紙印製,而是用無纖維高分子聚合物(一種透明塑料膠片)印製的,這是鈔票印製的一項重大變革。塑料鈔票有很多優點:設計簡潔、新穎等。

塑料鈔票在材質上有着比紙鈔優越的特點。紙鈔使用久後,會積污、破損、粘連,並會沾染和傳播細菌。而塑料鈔票的材質結實,其使用壽命是紙幣的4倍。它具有無纖維、無毛細孔、不吸潮、變形小、耐高溫等特點,還無異味、不易沾染細菌、不粘連、易去污消毒、易回收。這樣,塑料鈔票既有利於自動提款機使用,又可減少新幣的投放量,降低舊鈔回收成本,綜合經濟效益好。由於它可回收,又被稱為「綠色鈔票」。

一、塑料鈔防偽能力強、安全性高

在防偽措施方面,塑料鈔票與紙鈔相比,更難偽造和仿製。從外觀上看,由於它特殊的材質,使塑料鈔票的真偽顯而易見,不需用特殊設備檢驗,用肉眼就可辨別。除紙幣具有的傳統的防偽措施以外,塑料鈔票還有一些防偽措施是紙幣無法具備的。

1.塑料基片

早在1988年,澳大利亞花費了大量資金,歷時十多年時間,成功研製出Guardian塑料基片。這種基片質地接近於鈔票紙,具有無纖維、無孔隙、防靜電、防油污、防複印的特性,犯罪分子很難仿製,其塗層的配方屬於高度機密。現代塑料鈔票全部採用Guardian塑料基片。

塑料鈔票所用的基片不是普通的塑料,而是一種技術含量非常高的高分子聚合物,質地接近於鈔票紙,並且無纖維、無孔隙、防靜電、防油污、防複印。塑料基片及兩面塗層的配方屬於高度機密,很難仿製。其實,塑料基片本身就是有效的防偽措施,再加上凹印技術、光變油墨印刷、激光全息圖、衍射光學元素、無墨壓印圖案等防偽措施,使其成為防偽功能最強的鈔票。其中無墨壓印圖案就是在塑料基片上壓印浮雕圖案,這樣塑鈔可以永久保存壓印圖案,如基本符號、肖像、裝飾圖案、光可變裝置等。

2.視窗技術

塑料鈔票區別於紙幣的一個明顯特徵是票面上有透明視窗。每張塑料鈔票一般設有1至2個透明視窗,最多的有4 個,內置各種防偽裝置,可防止複印。澳大利亞研究機構將透明視窗作為一種光學透鏡,藉助它顯示票面上原本需要藉助特殊工具才能看到的防偽特徵,大大提高了公眾辨別鈔票真偽的能力。基於類似技術,加拿大塑料鈔票上的透明部分印有複雜的全息圖案,鈔票兩面均能顯現。

此外,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塑料鈔票上採用了OVD光變圖像技術,能在不同照明度和視角產生不同的色彩和圖樣。羅馬尼亞在塑料鈔票上應用了同色異譜油墨印刷技術;此外,越南、泰國、巴西等國還採用了浮雕壓印技術,即在塑料基片的透明視窗處採取無墨壓印浮雕圖案。

這些特徵可以防止用普通紙複印塑料鈔票。研究機構還拓展了視窗用途,把它作為一種光學透鏡,用以顯示票面上原本需要其他工具才能看到的防偽特徵。這樣把一些二線防偽變為一線防偽,使塑料鈔票具有鑑別特性,方便公眾防偽。

3.兼容性

紙幣中除水印外的防偽技術,大多皆可應用到塑料鈔票上,並且由於其表面光潔,有些防偽特徵比在紙幣上效果更明顯,如OVD全息貼膜更容易貼在基片上, OVI變色油墨的變色效果更明顯,凹印的線條手感更突出等。

二、塑料鈔耐用性強

由於塑料鈔票在設計時加入了耐撕裂、耐磨的特性技術,使其耐用性比較強,使用壽命至少是紙鈔的4倍。正是因為塑料鈔票具有防撕裂、防水和其他液體滲入,不受任何氣候影響,異常堅韌等特點,使其在流通中質量比紙鈔好得多;其表面的鍍膜無纖維、無孔隙和增加的韌性,使它更乾淨、更衛生,不會腐爛變軟。

「鑑於塑料鈔票具備的多種優點,越來越多的東盟國家開始廣泛採用塑料鈔票。新加坡率先引進了塑料鈔票的印鈔技術,在該國發行和流通塑料鈔票。隨後泰國、馬來西亞、文萊、越南等東盟國家也紛紛發行和流通了塑料鈔票。塑料鈔票在東盟國家的使用率很高,也將是鈔票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缺點阻礙

塑料鈔票這種革新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也符合社會的需求。發行塑料鈔的地區當地的老百姓紛紛表示支持,然而在推行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卻着實讓加拿大當地的銀行以及零售商們感到頭疼和懊惱。

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銀行需要計算大量現鈔,只有準確地統計正在流通中的紙質貨幣的總量,才能逐步替換為「塑料錢」,而不會因為盲目增加貨幣量,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其次塑料鈔票易融化,英國發生多起塑料鈔票融化事件。

所有銀行櫃面以及ATM等相關設備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實現識別和點取「塑料錢」的功能。專家稱一台機器升級系統的費用約400美元到500美元,這也將是擺在政府及銀行面前的很大一筆支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