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督的最後誘惑 (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基督的最後誘惑
圖片來自pixnet

基督的最後誘惑》是一套1988年的美國宗教電影,改編自尼可斯·卡山札基有爭議性的1955年同名小說,描繪耶穌的一生。

電影由馬田·史高西斯執導,威廉·達福飾演耶穌,另外的主要演員還有夏菲·基圖、芭芭拉·荷西、哈里·迪恩·斯坦頓大衛·寶兒。本片完全在摩洛哥拍攝。

像小說一樣,這部電影描述了耶穌基督的生活和他對各種形式誘惑的掙扎,包括恐懼、懷疑、抑鬱、不情願和性慾。這導致了原著和電影中描繪基督想像自己參加性活動而被誘惑,這個觀念對一些基督徒引起了冒犯。本片包括一個免責聲明,說明電影偏離了普遍公認耶穌生活的新約聖經中的耶穌生活,而且不是基於福音書

本片得到了兩極化評價。史高西斯獲得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而荷西飾演抹大拉的馬利亞為她獲得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而基圖飾演的猶大為他獲得提名金草莓獎最差男配角獎。

製作

史高西斯從童年時已經想製作一部耶穌一生的電影版本。在1972年電影《列車女賊》中指導芭芭拉·荷西時,她給了他一本卡山札基的小說。史高西斯在1970年代末買下這部小說的電影版權,並把它交給保羅·許瑞德去改編。《基督的最後誘惑》最初是史高西斯的《喜劇之王》的下一步作品,製作安排於1983年的派拉蒙電影開始,預算約1400萬美元,並在以色列拍攝。最初的演員包括艾丹·奎因飾演耶穌、史田飾演本丟·彼拉多、雷·戴維斯飾演加略人猶大,以及Vanity 飾演抹大拉的馬利亞。派拉蒙的管理層及其當時的母公司Gulf+Western由於開始憂慮暴漲的預算和來自宗教團體的抗議信函,該項目進入了周轉期,並最終於1983年12月被取消,而史高西斯則接下來製作《三更半夜》。

1986年,環球影業對該項目感興趣。史高西斯提出在58天內以700萬美元拍攝本電影[1],環球影業對製作亮起綠燈。評論家和編劇傑伊·庫克斯與史高西斯一起修改了許瑞德的劇本。艾丹·奎因推辭耶穌的角色,史高西斯重新揀選演員威廉·達福來飾演。史田也推辭了彼拉多的角色,角色則由大衛·寶兒飾演。主要拍攝於1987年10月開始。在摩洛哥的拍攝(對於史高西斯來說是第一次)是困難的,而且由於匆忙的計劃進度而增加困難。「我們都在緊急狀態下工作,」史高西斯回憶說。場景必須是即興創作,而且很少深思熟慮去設計出來的,使史高西斯為本片開發了一個極簡抽象派藝術的美學。拍攝在1987年12月25日殺青。

音樂

本片的原聲音樂彼得·蓋布瑞爾作曲,1988年獲得提名金球獎最佳原創配樂獎,並在CD上發行,標題為《Passion (Peter Gabriel album)》,在1990年獲得了一項最佳新時代專輯格萊美獎(Best New Age Album)。本片的配樂本身幫助了普及世界音樂。蓋布瑞爾隨後合輯了一張名為《Passion – Sources》的專輯,包括不同音樂家的額外材料,這些音樂家啟發他製作原聲帶,或他為原聲帶採樣。

發佈

電影於1988年8月12日上映,也於9月7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播放。[2]

參考文獻

  1. Kenneth R. Morefield. Last Temptation Turns Twenty-Five. Christianity Today. 2013-08-07 (英語). 
  2. Venice Festival Screens Scorsese's 'Last Temptation'. Los Angeles Times. 1988-09-0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