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城狐社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城狐社鼠
chéng hú shè shǔ

近義詞 :社鼠城狐 害群之馬 狐假虎威

反義詞 :光明正大

出 處 :《晏子春秋

體 裁成語

屬 於 :貶義詞

城狐社鼠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讀音是chéng hú shè shǔ,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狐狸在城牆上打了一個洞便住在裡面,老鼠在土地廟裡打了個洞也住在裡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胡作非為的壞人,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原文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1]

典故

晉朝時期,統治階級非常注重門閥制度,世族與新興貴族的地位相差懸殊。世族中的臨沂王家是享譽海內的世家大族之一。王家的後起之秀王敦就娶了晉武帝的女兒襄城公主為妻。

晉室南渡後,失去了對北方的統治權。於是,司馬睿稱帝,即晉元帝,建立東晉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市)。

晉元帝為了拉攏世家貴族,用王敦的堂弟王導為當朝丞相,封王敦為揚州刺史,訓練精兵良將。後來,王敦又升遷為鎮東大將軍,坐鎮武昌,指揮江、揚、荊、襄、交、廣六州的兵馬。王氏二臣,一將一相,輔助晉元帝穩坐朝堂,撐起東南半壁。

當時,就是一般的老百姓,也對王氏掌握重權心知肚明,他們講:「王與馬(司馬氏),共天下。」

首都建康位於長江下游,而王敦率軍屯駐在長江上游,對京城產生了極大的威懾力。晉元帝是個聰明人,早就發現這一形勢對自己的帝位極為不利,就任命劉隗和戴淵為鎮北將軍,專門防範王敦。

王敦看透了晉元帝的心思,知道天子開始對付自己了,心中十分不安。此人素有反心,但又不敢直接帶兵進犯國都,因為這樣一來,他的反心就昭然若揭了。想來想去,他就準備仿效西漢時期的吳王劉濞,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說劉隗是個奸佞小人,自己要清除這個奸賊,使國家安定下來。

想到這裡,王敦就和他部下的長史謝鯤密謀造反一事。

謝鯤聽了,覺得這樣做非常不妥,就加以勸說:「劉隗固然是奸惡之徒,但他畢竟是天子所信任之臣。他把天子當做靠山,就如同藏在城牆裡的狐狸,躲在神廟裡的老鼠。要捉狐狸,城牆怎能不被毀壞;要捉老鼠,用煙熏水灌,神廟也會受到損失。你要清除劉隗,豈不是連帶着把天子也給得罪了?」

王敦見謝鯤不順着自己說話,不由得勃然大怒,說道:「你這個人真是很平庸,怎麼懂得大道理!」

322年,王敦率兵攻入京城,將元帝的親信大臣刁協戴淵等殺死。劉隗與王敦交戰,吃了敗仗,只得投奔後趙,此後再也不敢回南方了。王敦此番欺君罔上,居然毫髮無傷,於是得意揚揚地回了武昌,從此更加囂張,儼然一個獨霸天下的土皇帝。

看到王敦權勢如天,無人能夠制約,晉元帝心中越來越難受,終於憂憤而死。公元324年,王敦知道當時的晉明帝病危,覺得這是一個可資利用的造反機會,再次進攻京城。幸好老天保佑,王敦在軍營中染病身亡。

視頻

城狐社鼠

參考資料

  1. 城狐社鼠,漢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