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正統合性教會
埃塞俄比亞正統合性教會(阿姆哈拉語:የኢትዮጵያ ኦርቶዶክስ ተዋሕዶ ቤተ ክርስቲያን,羅馬化:Yäityop'ya ortodoks täwahedo bétäkrestyan)是一個基督教東方正統教會(與東正教不同)在埃塞俄比亞的分支。該教會在1959年前屬於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的一部分,在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教宗利祿六世授權給該教會的首任牧首由後正式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它不同於埃塞俄比亞禮天主教會。埃塞俄比亞正教會也是普世教會協會的一員。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目錄
簡介
埃塞俄比亞正教會原為一個埃塞俄比亞古老帝國-阿克蘇姆帝國的國教,起因於兩個因海難而淪落到宮殿為奴的基督徒商人。在傳承上該教會屬於科普特正教會的分支。由於埃塞俄比亞的特殊文化及七世紀後伊斯蘭波斯帝國崛起造成的交流隔絕,使得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產生了許多當地的特有文化。
基督教傳入埃塞俄比亞
在新約宗徒大事錄中曾經提過在一世紀時執事斐理伯就曾到過埃塞俄比亞傳教,並為一名皇室太監施洗。不過實際讓基督教成為埃塞俄比亞主流宗教之一的是約在四世紀時兩個基督徒商人兄弟。弗魯門修斯(英語:Frumentius,吉茲語:ፍሬምናጦስ)是名來自推羅的基督徒商人梅流琵鄔思(Meropius)的侄子,當他與其弟弟埃德修斯(Aedesius)跟着叔叔坐船打算前往印度行商,但卻在紅海遇上災難而沉船。兄弟倆雖然在埃塞俄比亞上岸而保住一命,但卻被人口販子抓住並賣到阿克蘇姆皇宮成了奴隸。埃德修斯當上國王的斟酒傭僕,哥哥弗魯門修斯則是因為受過教育成為王儲埃扎那(Ezana)的教師。因為這層關係使得埃扎那決定改宗基督信仰,並在接管帝國後大幅推行這一宗教。作為第一步,埃扎那王派遣了他的老師弗魯門修斯出使亞歷山大以向當時的宗主教亞他那修派遣一位主教來帶領埃塞俄比亞的教會,宗主教的答覆是任命弗魯門修斯為阿克蘇姆的主教。因為這個背景直到1959年之前埃塞俄比亞的正教會總主教都是由亞歷山大科普特教宗任命的。在埃塞俄比亞正教會歷代領袖和主教們又被稱為「አቡነ」,發音為阿布恩(Abun)或在提及名號時讀作阿布納(Abuna),在吉茲語中意思是父親。而教會領袖的身份上則在七世紀初因為教會的發展而由阿克蘇姆主教改制成阿科蘇姆暨全埃塞俄比亞都總主教,管理埃塞俄比亞的各教區。
五世紀時,九位被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稱為九聖人的合性論的僧侶來到了阿克蘇姆,並在當地建立了最初的有體系的修道團體。
視頻
埃塞俄比亞正統合性教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宗教改革500周年:馬丁·路德在沃爾姆斯大會,搜狐,2019-09-27
- ↑ 神聖羅馬帝國(16)基督教再次分裂——新教誕生記,搜狐,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