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壞賬損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壞賬損失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賬款。由於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稱為壞賬損失。

企業確認壞賬時,應遵循財務報告的目標和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具體分析各應收賬款的特性、金額的大小、信用期限、債務人的信譽和當時的經營情況等因素。一般來說,企業的應收賬款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確認為壞賬:

1、債務人死亡,以其遺產清償後仍然無法收回的賬款;

2、債務人破產,以其破產財產清償後仍然無法收回的賬款;

3、債務人較長時期內未履行其償債義務,並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無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極小的賬款。

壞賬損失的核算

壞賬損失是已經確認應收而又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所產生的損失。按照有關會計準則,具有以下特徵之一的應收賬項,應確認為壞賬損失:

1、因債務人單位撤銷,依照企業法進行清算後,確實無法追回的應收賬款;

2、因債務人死亡,已經無遺產可供清償,又無義務承擔人,確認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

3、因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已超過3年,經多次催討,確實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

壞賬損失的核算有兩種方法: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

1、直接轉銷法

直接轉銷法,是指在實際發生壞賬損失時,直接從應收賬款中轉銷,列作當期管理費用的方法。

直接轉銷法的賬務處理

(1)確認壞賬時:

借:管理費用——壞賬損失

貸:應收賬款——某某公司

(2)已沖銷的應收賬款又收回:

借:應收賬款——某某公司

貸:管理費用——壞賬損失

同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某某公司

直接轉銷法把發生的壞賬損失直接列入當期損益,簡單明了。但它沒有將各個會計期間發生的壞賬損失與應收賬款相聯繫起來,影響收入與費用的正確配比,不符合會計核算的穩健性原則。這一方法適用於商業信用較少,壞賬損失風險小的企業。

2、備抵法

備抵法就是指企業按期估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並列入當期費用,形成企業的壞賬準備,待實際發生壞賬損失時,再沖銷壞賬準備和應收賬款的處理方法。

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有三種: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和銷貨百分比法。

通常使用的是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這一方法適用於賒銷金額大、壞賬比例高,且數額較大的企業,更符合穩健性原則。

備抵法的賬務處理 1、期末按一定標準計提壞賬準備:

借:信用減值損失——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計提數)

2、確認無法收回的壞賬:

借:壞賬準備(確認數)

貸:應收賬款——某某公司

3、期末,若提取的壞賬準備大於實際沖減數時:

借:壞賬準備

貸:信用減值損失

4、期末,提取的壞賬準備小於實際沖減數,需補提壞賬準備時: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5、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又收回時:

借:應收賬款——某某公司

貸:壞賬準備

同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某某公司

企業壞賬損失的審計方法

1、企業壞賬損失確認的審計

(1)嚴格甄別壞賬損失是否屬因應收款內容,有無不屬應收款內容卻列入應收款,造成人為的「壞賬」。

(2)有無逾期未滿三年的應收賬款都按壞賬損失處理的現象。

(3)有無虛假的壞賬損失,如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虛開銷售收入,形成一筆假的應收賬款,又不及時清理,掛賬三年以上,名義上形成壞賬損失。

2、企業壞賬提取的審計

在審計中下列各項按規定不應列入計提範圍:

(1)計劃對應收賬款進行重組的;

(2)同關聯方發生的應收賬款;

(3)其他逾期款項,但無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另外,對企業持有未到期的應收票據和預付款不能直接計提壞賬準備。應收票據雖然屬於應收款項,相對地說應收票據發生壞賬的風險比較小,尤其是銀行承兌匯票,即使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企業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不能夠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也只有在應收票據票面金額轉入應收款後,才能計提壞賬準備。對預付款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已不符合預付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也應將原計入預付款金額全部或部份轉入其他應收款項後,再對轉入的其他應收款項部分計提壞賬準備,對未轉入其他應收款的部分不得計提壞賬準備。

3、企業壞賬損失的賬務處理審計

企業為核銷壞賬準備的提取和轉銷,會計上應設置「壞賬準備」科目。企業提取壞賬準備時,應借記「管理費用」,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壞賬損失實現轉銷時,應借記「壞賬準備」,貸記「應收賬款」科目。但在會計實務操作中,有些企業為了簡化核算,對已確認的壞賬損失又收回的,會計分錄直接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壞賬準備」。按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於已確認的壞賬損失,以後又收回的,應先恢復應收賬款明細,再將收到的款項增加銀行存款,減少應收賬款。這樣,一方面便於分析債務人財務狀況,反映出債務人企圖重新建立其信譽的願望,另一方面使「管理費用」和「壞賬準備」這兩個會計科目核算更加清晰,對這一現象審計中應加以糾正。

壞賬損失的會計實務處理

企業會計人員處理壞賬損失時,一般設置「壞賬準備」、「信用減值損失」等科目核算,下面將以實際案例介紹壞賬損失的相關實務處理。

【例1】甲公司採用應收款項餘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準備。2016年至2019年發生下列經濟業務。

(1)甲公司2016年首次計提壞賬準備。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400000元,壞賬準備的提取比例為5%,2016年年末提取壞賬準備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信用減值損失 20 000

貸:壞賬準備 20 000

(2)甲公司2017年實際發生壞賬損失28 000元。確認壞賬損失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壞賬準備 28 000

貸:應收賬款 28 000

(3)甲公司2017年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600 000元。「壞賬準備」科目應保持的貸方餘額為30 000元(600 00005%)。「壞賬準備」科目年末的實際餘額為借方8 000元(20 00028 000),因此本年年末應計提38 000元(8 000+30 000)。賬務處理如下。

借:信用減值損失 38 000

貸:壞賬準備 38 000

(4)甲公司2018年5月28日收到2015年已轉銷的壞賬15 000元,已存入銀行。2018年8月23日,又確認壞賬損失24 000元,賬務處理如下。

收到已轉銷的壞賬時:

借:應收賬款 15 000

貸:壞賬準備 15 000

借:銀行存款 15 000

貸:應收賬款 15 000

新確認壞賬損失時:

借:壞賬準備 24 000

貸:應收賬款 24 000

(5)甲公司2018年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500 000元。「壞賬準備」科目應保持的餘額為25 000元(500 00005%),現有貸方餘額21000元(30 000+15 000-24 000),因此本年年末應計提壞賬準備4000元(25 000-21 000)。賬務處理如下。

借:信用減值損失 4 000

貸:壞賬準備 4 000

(6)假定甲公司2019年3月3日收到開戶銀行的收賬通知,上年轉銷的一筆壞賬37 000元又收回,已經存入銀行。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收賬款 37 000

貸:壞賬準備 37 000

借:銀行存款 37 000

貸:應收賬款 37 00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