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壞孩子的秋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壞孩子的秋天
圖片來自時光網

壞孩子的秋天》是由北京崑崙兄弟電影電視有限公司、天津時邁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博雅生納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兒童劇情電影,由鄧科執導,李子健、肖政等主演。該片於2010年上映[1]

該片講述了兩個本來毫不牽連的小孩劉浩與小海,因為共同的孤獨感走到一起尋找寄託和依靠的故事。[2]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壞孩子的秋天 外文名 Angle 類 型 兒童、劇情
出品公司 北京崑崙兄弟電影電視有限公司
天津時邁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博雅生納科技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鄧科
拍攝地點 中國大陸 主 演 李子健、肖政
施大生、王靜
編 劇 陸長河
拍攝日期 2010年6月10日 色 彩 彩色 片 長 86分鐘
上映時間 2010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

劇情簡介

11歲的林深海(李子健飾)和16歲的劉浩(肖政飾),兩個人來自完全不同層次的家庭,卻因為同樣的孤獨,走到了一起。小提琴聲是拉近他們心靈的橋樑,也是他們述說感情的方式。小海的家長林守業(施大生飾)開始關注兒子和「壞孩子」的交往,大驚失色,一再嘗試隔斷兩人的聯繫,卻被劉浩誤以為林守業在追求自己的單身母親劉露(王靜飾)。出於童年的陰影,劉浩本能地排斥在媽媽身邊的一切男人。當劉浩得知小海的父母並沒有分手時,誤會很深,兄弟倆開始出現隔閡。衝動之下,劉浩帶小海去尋找他童年的愛情,尋找他離家的父親,兩個孩子帶着僅有的夢想,一路走到雲南,相依為命。其間,劉浩終於徹底被小海的真情感動,兩個孩子的友情得到升華。

演職員表

劇照
圖片來自搜狐網

演員表

肖政 飾 劉浩 鄧科 飾 成年劉浩 李子健 飾 林深海 劉鵬 飾 成年林深海
施大生 飾 林守業 賈媛媛 飾 夏老師 王靜 飾 劉露 孫越 飾 張立國

職員表

  • 出品人 :王承廉、韓忠慧
  • 監製: 盧鼎諭、李劼、李毅
  • 導演: 鄧科

角色介紹

《壞孩子的秋天》導演鄧科
圖片來自搜狐網

林深海
演員 李子健

11岁,出生在传统家庭的“好孩子”,由于父亲营造的冷漠的家庭观让他从小就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他渴望交流、欢乐和放纵。

劉浩
演員 肖政

16岁,一个生活在市井家庭中的“坏小孩”,他有与生俱来的野性,缺少母爱的他通过自己的“变坏”来寻求心理上的庇护。

林守業
演員 施大生

小海的父亲,偏执激进。由于三线家庭的特殊背景,他有一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力图通过孩子的成功来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
《壞孩子的秋天》導演鄧科工作照
圖片來自搜狐網

劉露
演員 王靜

刘浩的母亲。单身妈妈,她为了生存而活得苟延残喘,使刘浩从小缺乏一种家庭的教育和庇护。

夏老師
演員 賈媛媛

女教师,乡村姑娘。性格单纯,朴实无华。

獲獎記錄

獲獎日期 獎項 獲獎者
2011年 第2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提名) 鄧科 [3]
2011年 第六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導演獎 鄧科[4]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是中央戲劇學院陸長河博士的自傳體劇本,劇本真實形象地描述了中國內地部分地區特殊環境下的青少年的成長曆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位於中國西南部地區的「三線」軍工企業,充斥着「改革開放」、「遷廠搬遷」、「軍轉民制」的氣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被認定是「壞孩子」的劉浩和「好孩子」小海,因為音樂成為可以相互傾訴的對象。導演鄧科在初次接觸到該劇本時就有創作衝動和責任感,製作該電影的初衷正是為了能夠給青少年心理上的安慰。

拍攝取景

該片以璧山為主要拍攝場景,包括璧山文廟、青龍湖景區、璧山縣正則中學等,其中故事主角小海的幼年學校生活主要在正則中學獅子教學點拍攝,幼年小海的音樂比賽場地選擇正則中學體育館為背景,小海的「家」選擇了正則中學家屬樓的一套住房。在正則中學拍攝期間,學校根據製片方的要求,選派部分師生參與電影拍攝。由於涉及學校的鏡頭較多,時間較長,學校還從安保、場地、物資等方面給予攝製組大力支持。

影片評價

該片以「壞孩子」和「好孩子」兩人的視角回憶一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兄弟感情,片中充斥着大量熟悉的元素「古惑仔」「拳皇街霸」「小虎隊」等,主題是感人的兄弟情。[5]

該片時尚輕鬆的鏡頭語言、流暢動感的剪輯節奏,再加上導演真實的80後(1980年後出生的人)成長記憶以及文藝青年個性,使得這部該片有着濃厚的80後文藝氣質。(央視網評)

該片中劉浩與小海的情感缺失與感情建立,其實正是青少年所缺失和尋找的。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獨生子女的孤單、網絡的侵蝕、越來越多的小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們渴望有人能夠敲開他們的心門,故事中有溫暖也有反思。(搜狐網評)

視頻

3分鐘速看《壞孩子的秋天》,小混混不學無術,不料被小提琴治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