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圖(耿永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地圖》中國當代作家耿永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地圖

老將軍粗糙的手輕輕摩挲着那張作戰地圖,眼神凝重嚴肅,仿佛看透了萬水千山。是的,他又一次盯着那個老地方,再次講了起來。

那是個冬天,天氣真冷啊!麻花嶺,第5號陣地,戰友們趴在戰壕里,一動不動,他們個個凍得成了冰的一部分、雪的一部分、土地的一部分,全身又僵又麻,沒有吃的喝的,已經堅守了三天三夜,敵人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再次攻打上來,而他們團接到的任務是,一定要等主力部隊全部撤完才可以撤出陣地。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團長拍着胸脯立下軍令狀,人在陣地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完成任務。

說到這裡,老將軍停頓了一下。面前的兩個兒子認真聽着,老伴兒也在認真聽着。那些炮彈的轟響聲以及戰士們的喊殺聲分明還響在他的耳邊呢。那些戰友的面孔,一雙雙眼睛,分明還在他的眼前浮現。

當時,團里接到通知,最後半天堅守完畢就可以撤退了。打退了敵人的又一次衝鋒後,戰士們已經筋疲力盡,肚中無糧,身上無棉,面臨彈盡糧絕的危險境地。陣地上一片靜寂,靜寂得可怕。這時候,一個聲音傳來,同志們,我給大家吹個笛子吧!聽聲音同志們也知道,是團里那個一向活躍的小通訊員小猴子。這傢伙活潑靈動、多才多藝,吹拉彈唱樣樣在行,是團里的文藝骨幹。這次因為上一次戰鬥打得慘烈,團里嚴重減員,他向團長強烈要求上戰場,團長被纏得沒辦法,拗不過他,便被派到了這次任務中。陣地上氣氛壓抑得很,正需要緩解一下大家緊張的情緒,同志們自然是樂意的,於是他的笛聲便在陣地響起。那是一首《漁光曲》的曲子,舒緩優美,波浪涌動,魚兒跳躍,同志們陶醉在他的笛聲中,一時忘卻了眼前的血雨腥風。

打仗恁危險,他還敢吹笛子啊!小兒子問道。是的,他是一個勇敢的人。

敵人發動了最後一次瘋狂的攻擊。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下來,勉強打退了敵人,同志們撤出了陣地,但整個團的戰士已然所剩無幾。小猴子也倒在了血泊中。那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小伙子啊,他可還是一個孩子呢,嘴上有細茸茸的毛兒,像一個小雛公雞,還沒真正長成一個大人呢!老將軍說着,眼淚淌在了臉頰上。兩個兒子不說話,老伴兒也不說話,屋子裡陷入了久久的沉寂。老將軍輕輕撫摸着那張地圖,那些白雪,彈坑,小猴子,溝壑,枯樹,他的優美動人的笛聲,戰士們的吶喊聲,分明都在他的眼前呢。老將軍的眼淚滴在地圖上,那些一草一木、一點一滴,仿佛都在他眼前重演了一遍。

二十年之後,老將軍還在講着這個故事,只是聽故事的人變成了小孫子、小孫女。兩個孩子睜着懵懂無知的眼睛,好奇地聽着爺爺講着那過去的故事。老將軍輕輕撫摸着那張作戰地圖,多年來,那些地方早已印在了他的心裡,麻花嶺,第5號陣地,小猴子,那首名叫《漁光曲》的曲子,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小孫子、小孫女聽着聽着,新鮮勁兒一過去,便厭煩了,吵着鬧着要阿姨帶他們出去玩兒。老將軍一個人呆呆地坐在沙發上,陷入了久久的沉思,直到一陣困意襲來,他睡着了。夢裡,小猴子在專心地吹笛子,陽光照映在他青春的臉上,那是一張多年輕、多俊朗的臉呀,可惜在他十九歲那年,生命就畫上了句號。

三十年之後,老將軍依然撫摸着那張作戰地圖,細細說起從前——那是個冬天,天氣真冷啊!麻花嶺,第5號陣地,戰友們趴在戰壕里,一動不動……這張地圖,這個故事,伴了他一生。後來,很多人都知道了老將軍的這張地圖和這張地圖裡那個叫小猴子的通訊員,他只有十九歲,便失去了生命。而到了最後,聽他講這個故事的,只有老伴兒了。老伴兒總是一動不動地陪在他身邊,靜靜地聽他講着那些故事的細節,老將軍總是記得一清二楚,他的敘述總是一丁點兒錯誤也不會有,而且隔着時間的河流,那些細節倒是越發清晰了。

老將軍最後一次講這個故事,是在一個軍事博物館上。軍事博物館展出了一根笛,那便是小猴子留下的遺物。館長聽說了他的故事,便請他給那些大學生講一講當年那場麻花嶺戰役中,跟這個笛子有關的小猴子的故事。他撫摸着那根笛子,然後又打開地圖,輕輕撫摸着,老將軍沉思了許久,才開始了緩慢的講解,參觀的那些年輕大學生認真地聽着。他們的年齡和小猴子的年齡差不多,都是十八九歲的模樣。

故事講完了,館長扶着老將軍出去。館長道,老將軍,您的眼睛失明多年了,可是這地圖上的人和事,都已經烙在你心裡了,這地圖都成了你心裡的活地圖了。老將軍道,是啊,小猴子這麼多年一直都在我心裡,還是他十九歲的樣子。那時候,他可是我的小通訊員,要不是犧牲了,沒準兒現在能夠成為藝術家呢,你不知道他那笛子吹得可真是好聽啊!館長道,是啊,這樣的故事該讓孩子一代一代傳下去,小猴子他們犧牲得多麼偉大啊!老將軍道,對,那場仗是很慘烈,全團千餘人最後只活下來幾十個人。而我這眼睛,就是在那場戰役中受傷的,沒想到老了就什麼也看不見了。館長道,老將軍,希望後人都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那張地圖,據說後來陪着老將軍的遺體下葬了。可是很多人都在傳說着老將軍和那張地圖的故事,而且麻花嶺戰役的很多細節逐漸被很多人所熟知。譬如那個冬天,冷得要命,小猴子給戰士們吹笛子,是那首《漁光曲》的曲子,這首曲子在那場戰役中曾經送走了很多年輕戰士。譬如老將軍的失明,再譬如老將軍對着地圖講麻花嶺戰役的神情,都越來越被人們所傳頌,似乎這將是一個永遠不會結束的故事。[1]

作者簡介

耿永紅,女,中學教師,河南省作協會員,駐馬店市詩歌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西平縣作協副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