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點處重塑自己(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起點處重塑自己》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起點處重塑自己
在跨文化寫作的作家中,我最欣賞英國作家維·蘇·奈保爾。他祖上是印度人,他卻出生在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島國特立尼達,並在那裡一個保留着印度風俗、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的社區長大,而後去英國留學,並最終定居英國。在他身上,綜合了英語文化與印度文化,以及中美洲文化等多重因子。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多重文化複合體。這樣一個作家,其作品肯定帶着多重文化印記。也必然命中注定,他的寫作逃不脫跨文化寫作範式。
其200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進入人生暮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浮生》,就是一部跨文化寫作的傑作。
小說雖然講述了兩代人——父親和兒子的故事,但父親的故事只是一個引子,兒子威利的故事才是重點,是中心。作者通過威利在印度、英國、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迷惘與彷徨、失意與苦惱,表現了一個人為追求心中的夢想,取得事業成功的複雜與艱難,也反映了嚴酷現實對一個身微位卑的底層人處處所呈現出的堅硬,促使他在嘗盡人間辛酸,飽受世態炎涼後,像浴火重生的鳳凰一樣,尋求新生。
威利出生在印度,為了改變自己低等種姓給自己生活、前途、事業帶來的困擾,讓社會不再卑視自己,瞧得起自己,父親通過家族和英國上議院的關係,為他爭取到去倫敦一所大學留學機會。來到那個西方大都市後,威利發現這裡的富人和窮人間差距是那樣巨大,並對自己學業毫無興趣。他在這裡只學會兩樣東西:性和寫作。他在同一個妓女做愛時,表現出的無知和笨拙,遭到那女孩恥笑,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惟一能給他拾回點面子的是他創作的一部小說出版了,可又反響平平,並沒讓自己在寄居的這個花花世界功成名就。正當他獎學金馬上就要吿罄,到了窮困潦倒邊緣的時候,一個非洲葡屬殖民地女孩安娜給他寫來一封信,表示她很欣賞他的小說,並希望他去非洲生活。威利很快抓住這根救命稻草,來到非洲,與安娜生活在她外公留下來的一個富裕莊園裡。一晃18年過去,威利突然覺得這種生活也不是自己所追求的,這裡並不是自己夢中的桃花源,他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自我。苦悶、空虛、悵惘最終使他選擇了離開。他於是孤身來到德國妹妹家,向她傾訴自己滿腔苦惱……
人生有很多個起點,每個起點之後都有一個結局,不過這結局有的是我們滿意的,有的是我們不滿意的。所幸的是,只要我們生命還在,不滿意處我們可以重來。其就像一個泥瓦匠用磚塊砌牆,砌着砌着覺得砌偏了、歪了,乾脆推倒它從牆基重砌。威利從印度到倫敦,再到非洲,其實就是在尋找一個個新的起點,在尋找一個個命運的轉機。令人遺憾的是,他這兩個起點的結局都不好,就像巴爾扎克名著《幻滅》中主人公呂西安,亦像司湯達代表作《紅與黑》中主人公於連,每個激情澎湃、雄心勃勃的起點過後,迎來的都是失敗。不過在《浮生》中,作者並沒讓威利完全絕望,小說結尾安排他來到德國妹妹家,此時他年齡也不過四十歲左右,這個年齡正是人生黃金時期,未嘗不是又一個新的起點?這個新起點中未嘗沒蘊藏成功的契機?將來他成功與否,一是取決於他的努力,二是取決於時也命也運也。作者在這裡匠心獨運,為我們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懸念,讓我們去推測、猜摸、思考。
奈保爾在晚年寫這麼一本書,講這麼一個故事,我認為是有深意的,即使不是蓋棺定論,也算一個小結。他實際是通過威利的故事,在描寫自己這麼多年東西南北輾轉流徙、風風雨雨的人生,總結自己從特立尼達到英國、再到非洲生活的酸甜苦辣,榮辱得失,向人們陳述一個離開自己母語四處漂泊的人,在異族文化下生存所遭遇的種種尷尬和艱難。全書雖然波瀾不驚,沒有大起大落驚險離奇的故事,且筆法從容散淡,風格詭譎多變,但逼近生活本相,無編撰造作之痕,有真切紀實之感。這種寫法,是一個寫作之人追求的最高目標,是大師才能達到的境界。
奈保爾被稱為「後殖民時期最後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涉獵題材非常廣泛,有寫他出生地的,有寫他祖輩居住地的,有寫他旅居地的,當然也有寫他最終定居地的。概括講來,他的小說大致可分三類:一是關於特立尼達的家鄉小說,二是反映第三世界國家印度及非洲地區擺脫殖民統治獨立後,國家所面臨各種問題的小說,三是與他個人成長及經歷有關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
該書屬於上面提及的三類小說中的第三類。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