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老子的土地上行走(李文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老子的土地上行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在老子的土地上行走》中國當代作家李文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老子的土地上行走

樓觀台得名於西周,相傳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有說經台和老子祠院內的黃連木、皂角、側柏古樹可以作證。從樓觀台往西前行約三公里進入西樓觀,再向西走約三百米就是老子墓。墓在就峪口就峪河西岸,依山為陵,陵山海拔不足百米,但山頂有一天然石洞名為吾老洞,高寬不過一人耳,可深度不可窺測。據明代《重建吾老洞殿宇記》碑載,洞內有石函,葬老子頭蓋骨。吾老洞道觀現存有清代乾隆時著名學者、陝西巡撫畢沅書寫的「周老子墓」石碑。所謂就周老子就是李耳,他是道教始祖,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連孔聖人都承認自古「老子天下第一」;他也曾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我乃李氏後裔,在老子的土地上行走當然有一種別樣的感覺。

樓觀台是中國最早批建的十二個國家森林公園之一。因了秦嶺是東洋界和古北界動物的交匯區,兩大動物區系種類相互滲透,動物區系種類多樣豐富,原始性及孑遺性特徵明顯,地處北秦嶺東褶皺帶的地形地貌非常奇特,使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形成多處峽谷風光,景色秀麗,四季各異。不同的氣候、土壤,形成了明顯的森林垂直景觀帶譜。依海拔高度,自下而上有松竹果景觀林帶、栓皮櫟景觀林帶、松櫟景觀林帶、紅樺景觀林帶、冷杉景觀林帶和亞高山草甸灌叢景觀帶,素有「綠色寶庫」、「生物基因庫」之稱。森林季相變化也十分豐富,四季景色各異。春天奼紫嫣紅,盛夏綠茵濃郁,金秋色彩斑斕,隆冬松竹映雪。

我來的不是時候,占地兩公頃的百花園內的玉蘭、牡丹、紫薇、月季、丁香、連翹的花朵早已凋零,而菊花、梅花還在孕育蓓蕾,只有南竹北移的百竹園竹影婆娑,在艷陽下倒影搖曳,似歌似舞。聽說樓觀台公園藏有「秦嶺四寶」,我便在海拔兩三千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森林裡穿行,試圖一睹大熊貓、羚牛、朱䴉和金絲猴的風采,遍尋東樓觀、西樓觀、田峪河、首陽山四大遊園,也沒有看到一鱗半爪,可能是這些生靈太過於精明所致吧。有一天向晚時分,我遠遠地瞅見了一片林中的咖啡色,以為自己看到羚牛的初生牛犢,可還沒有等我躡手躡腳地走近,只見一聲類似牛哞,眼前樹枝一陣亂晃,原來是站在高處警戒的「哨牛」發出警告,羚牛群頓時作鳥獸散。

不過,我還算幸運,繞過聞仙溝和老子煉丹樓,我站在老子手植兩株古銀杏下,雄株生長於樓觀台宗聖宮院內,雌株生長在樓觀台道觀院內,歷經兩千五百多年的白雲蒼狗,至今仍然沐風櫛雨。

這就如同我的李姓始祖老子,在中國乃至世界一談起他無人不說他是哲學之父。在哲學領域把哲學分為唯物主義哲學和唯心主義哲學兩大對立哲學觀的年代,中國哲學界就把老子的哲學界定為辯證物主義哲學的一部分,認為《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在中國古典哲學界,把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並列,共同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把老子視為與蘇格拉底齊名的影響世界哲學家。老子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從來就沒有在歷史的長河湮滅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當今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隨着朝代嬗變和道教出現,老子就從一個哲學家轉變為神,被尊為「太上老君」,晉代葛洪的《神仙傳》正式把老子歸為神仙,「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也就是說老子是符合中國民間天象的神仙,不是民間男人的兒子,而是大流星的兒子。

老子在民間,是個管理具體事務的神仙。每年臘月二十三,鐵匠要祭祀老子,鐵匠認為老子就是個打鐵出身,老君爺是鐵匠的祖先。炮坊也要祭祀老子,民間認為火藥是老子發明的。老子在煉丹的時候,無意間發明了火藥,沒有老子,就沒有製造爆竹的火藥。換句話說,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就是老子無意間發明的。另外,紙坊也要祭祀老子,因為紙坊是恐懼火的,老灶爺本身就有防火的功能。一個老子作為神仙行走於民間,完全不同於作為一個哲學家行走於宗教和哲學範疇的老子。葛洪認為老子是大流星的兒子,是神話,老子是個鐵匠的兒子,更為準確。這就如同說安徒生是鞋匠的兒子,讓人覺得更為親切一樣。

[1]

作者簡介

李文山,男,江蘇三強律師事務所律師,蘇州大學法律碩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