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雨中呼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在細雨中呼喊》是一本關於記憶的書。它的結構來自於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已知時間的感受,也就是記憶中的時間。這本書試圖表達人們在面對過去時,比面對未來更有信心。因為未來充滿了冒險,充滿了不可戰勝的神秘,只有當這些結束以後,驚奇和恐懼也就轉化成了幽默和甜蜜。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如此熱愛回憶的理由,如同流動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語言裡永久而寬廣地蕩漾着,支撐着我們的生活和閱讀。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阿蘭曾經說過,小說在本質上是從詩到散文,從表象到一種實用的、仿佛是手工產品的現實的過渡。余華是純粹的小說家。沒有人比他更善於幫助我們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的歷史,從童年(《在細雨中呼喊》)到壯年(《許三觀賣血記》),然後到老年(《活着》)的過程。他的這三部曲,是人類共有的經驗。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用一個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樣,偉大的小說家通過一個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湧現在他筆下。 本書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文本,余華的第一部長篇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作品的結構來自於對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記憶中的時間的感受,敘述者天馬行空地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三個時間維度里自由穿行,將憶記的碎片穿插、結集、拼嵌完整。
看過余華的《活着》《許三觀賣血記》甚至《兄弟》,絕未曾想過《在細雨中呼喊》是這樣一部小說——郁、壓抑混雜在一起,糾結成無奈的憂傷,從第一章起就氤氳在閱讀者心口,以致整個閱讀過程中備感煎熬卻欲罷不能。 與余華其他小說慣用的局外人視角不同,《在細雨中呼喊》以孫光林的視角講述了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成長故事。六歲以前的貧窮無慮,隨之五年領養生涯,繼而重回家庭卻遭到嫌棄的少年時期„„這樣一段並不短暫的時光里,粗鄙的父親、隱忍的母親、曾經驕傲卻最終失意的大哥、早夭的弟弟、謙卑的祖父、瘋癲的養母、逝去的玩伴等等諸多人物在孫光林的回憶中無序出場,擁有這些人的大小故事拼接起來,卻僅僅只是映照出孫光林成長過程中無法磨滅的敏感與孤獨。 一個少年的敏感,讓他更能清醒洞悉身邊人與事的細節所指,在早早領悟人世百態之炎涼後,他選擇與寂寞為伍,用孤獨保護自己。於是,在村里池塘邊久坐的他,與好友在橋邊無言遠望的他,為自己青春生理衝動暗自羞恥的他,多年前漆黑風雨夜裡聽見悲涼呼喊的他„„這樣一個孤獨的少年,用敏感體察着生活帶給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他所想,與其說我們的生活根治於土壤,不如說根植於時間,時間帶領我們前行,逝去之人被拋棄於時間之外。然而,整部小說的敘事卻不是以時間為軸心,一段段故事仿佛突然拾撿的記憶碎片,被孫光林斷斷續續傾訴給我們聽,「時間」在故事中倒仿若是隱退一般,只讓我們更加看清每一人的善惡美醜。 無論怎樣看,這部小說都是孫光林對童年少年生活的不快樂回憶史,我忍不住想去探究作者的深層含義,為什麼這樣一個故事的名字會是「在細雨中呼喊」?我嘗試着想了下這樣做的原因和感覺。先談原因,如無緊急大事,常人不會願意待在雨中,更何況做出「呼喊」這種讓旁人側眼和自覺丟臉的行為,如果事情都到了不顧及旁人眼中要到雨中呼喊的境地,想必事件對當事人情感撞擊之強烈;再看感覺,淋着雨,卻依然要呼喊,想來無論始於多強烈的愛與恨,都擋不住心底的那份悲涼。也許,「在細雨中呼喊」想要表達的,或許正是心底強烈的情感撞擊與現實的無奈悲涼摻雜在一起的抑鬱和憂傷。 這樣想來,似乎理解得更加透徹些了,在細細回想這部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又哪一個不是處於這種「在細雨中呼喊」的境地呢?父親對祖父的厭,母親對寡婦的恨,大哥對父親的恨,魯魯對母親的愛,國慶對父親的絕望„„每個人都擁有一份強烈的情感得不到回應,最終亦只能在現實中或卑微、或潦草、或粗鄙的度日,最終被時間拋棄於生活之外。 驀然想起小說開頭,孫光林回憶中一個風雨夜小小的他聽到有人悲涼的呼喊卻無人應答,以致他常年害怕暗夜的來臨。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整部《在細雨中呼喊》如此沉鬱壓抑的原因,這並不是孫光林一個人的故事,它是每一個人的故事,他們都曾在細雨中呼喊,得不到回應的情感,造就了大部分人的冷漠與無情。 這樣的情形,怎不叫人憂傷害怕?
作者簡介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 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1998年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現就職於杭州文聯。 1998年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2002年獲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 2004年10月,余華因心臟早搏,被迫休息了一個多月。《兄弟》上下兩冊基本消耗了作家兩年的時間。 2004年獲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長篇小說《活着》由張藝謀執導拍成同名電影。 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2008年憑藉作品《兄弟》,獲得第一屆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 余華並不是一名多產作家,他的作品以精緻見長。作品以純淨細密的敘述,打破日常的語言秩序,組織着一個自足的話語系統,並且以此為基點,建構起一個又一個奇異、怪誕、隱秘和殘忍的獨立於外部世界和真實的文本世界,實現了文本的真實。余華曾坦言: 我覺得我
內容預覽
作者的自序通常是一次約會,在漫漫記憶里去確定那些轉瞬即逝的地點,與曾經出現過的敘述約會,或者說與自己的過去約會。本篇序言也不例外,於是它首先成為了時間的約會,是一九九八年與一九九一年的約會;然後,也是本書作者與書中人物的約會。我們看到,在語言裡現實和虛構難以分辨,而時間的距離則象目光一樣簡短,七年之間就如隔桌再坐。 就這樣,我和一個家庭再次相遇,和他們的所見所聞再次相遇,也和他們的歡樂和痛苦再次相遇。我感到自己正在逐漸地加入到他們的生活之中,有時侯我幸運地聽到了他們內心的聲音,他們的嘆息喊叫,他們的哭泣之聲和他們的微笑。接下來,我就會獲得應有的權利,去重新理解他們的命運的權利,去理解柔弱的母親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發出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