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深圳灣看海(廖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深圳灣看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在深圳灣看海》中國當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深圳灣看海

在深圳灣看海,是絕佳的位置。一出地鐵站,就面朝大海,感受到了寬廣無垠的視野,海風輕輕吹,成群結隊的候鳥棲息於此,湛藍色的波濤拍岸,一排排綠化樹蓊鬱挺拔,海水和花草的清香撲鼻。

灣畔摩天高樓林立,人流如織,第一地標華潤大廈形同春筍節節攀升,大運會火炬塔在冬日的暖陽照耀下熠熠生輝,以月光花園為主題的婚禮廣場洋溢着喜慶氛圍,休閒帶景觀相當多,美輪美奐。漫步濱海長廊,對岸是香港,隱約可見港珠澳大橋,星星點點的遊輪穿梭,在海上看深圳,自然也不錯。

我坐在人才公園裡,眺望遠方,仿佛看見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它蓄積的宏圖大志,恰似鯤鵬展翅高飛,驚世駭俗。在這張版圖上,深圳頗具潛力,前程不可限量,故有鵬城之稱。鵬徙南溟,擊水三千。莊子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李白也豪邁詩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深圳特區發展雖只有40多年,卻擁有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600多年的海防史,1700多年的南頭古城史,2000多年的海洋文明史,70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大鵬所城保存尤為完好,鵬城亦由此引申而得名。

撫今追昔,無疑要數改革開放成就巨大,乃至綜合經濟實力領跑全國,開創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硅谷」。數十年之所以突飛猛進,主要在於地理條件優越,思想解放,政策扶持,廣納天下英才,特別是年輕人,注重科技創新。過去講「孔雀東南飛」,即喻指人才流向這裡。

現在,粵港澳與京津冀、長三角城市群建設一起納入國家戰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更成為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2020年,女兒、女婿從牛津大學MBA研究生畢業後,便選擇回國去深圳工作,分別入職前海母基金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從事新興的投資銀行業務,通過勤勞與智慧,報效祖國,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美滿生活,很快獲最美奮鬥者等榮譽。

誠然,還有成千上萬的優秀青年,在為這座超大城市增光添彩。「深愛人才,圳等您來。」這一理念促成了我國首個人才日和人才公園落地生根。正是強有力的人才吸引和創新驅動,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的輸入獻出,使深圳人傑地靈,永遠保持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興旺發達,日新月異,與時俱進,勇立潮頭。

我是1993年初隨內地黨政代表團率先考察深圳的。那時尚需辦理邊境通行證,鄧小平同志剛剛南巡講話,東方風來滿眼春,春天的故事開始,我才27歲,意氣風發,也曾想辭職下海,到沿海地區謀求發展,搏擊市場經濟大潮。無奈失之交臂,如今重返,間隔30年,我已垂垂老矣,而深圳在華麗蝶變的同時,依然活力無限,魅力四射,揚帆遠航,且女兒接續未竟之業,逐漸實現我的夢想,我既欣慰又不甚感慨。

春節期間,我從重慶長途跋涉,前往深圳灣看海,暗底被家人留下影。他們說我有所思,問當時在想什麼,一言難盡。遂寫作這篇文章,公之於眾。 [1]

作者簡介

廖春波,重慶仲裁委國際仲裁員,萬州區司法局二級調研員、公職律師,自由譯者,愛好文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