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浙大,聆聽百年校歌(姚中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浙大,聆聽百年校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在浙大,聆聽百年校歌》中國當代作家姚中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浙大,聆聽百年校歌

杭州的七月,燥熱而潮濕,但這並不影響這座美麗城市所展現出的迷人風韻和獨特魅力。西子湖畔,和風吹拂,楊柳依依,依然是一片遊人如織的景象。

美麗的浙大校園玉泉校區坐落在西子湖畔的老和山下。校園內,綠草如茵,樹蔭如蓋,一棟棟古色典雅的教學樓掩映在花草與樹木之中。正值畢業季,即將離校的學生三五成群,穿着莊重的博士服、學士服,在校園主要景點旁拍照留念,用鏡頭記下特殊的深刻,定格美好的瞬間。

徜徉於校園,我的心充滿了好奇與崇敬,這不僅是因為眼前這所高等學府所釋放的一種特有的學術氛圍和人文氣質,還源於對一首歌的聆聽、學唱和理解,這就是浙大校歌。

這是一首特殊的校歌,誕生於抗戰烽火之中,傳唱已近百年之久,歌名為《大不自多》,歌詞出自一代國學大師馬一浮之手,而促成它成為浙大校歌的,是當年浙大校長竺可楨教授。

浙大前身是「求是」書院,創辦於1897年,是中國最早實行近代科學教育的高等學府之一。學校歷經滄桑,校名幾經變易,1928年正式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

1936年4月,一位身穿長衫,戴着深度眼鏡,身材略顯清瘦的中年男子來到學校,走向一片嘈雜之聲的學校禮堂講台。他就是竺可楨,一位聲望卓著的地質學家。就在幾天前,學校前任校長郭任遠因鎮壓學生運動被趕走,國民政府總統蔣介石為穩定局勢,緩和人心,接受了心腹陳布雷的建議,任命他為浙大校長。

竺可楨的到來,浙大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出生於1890年的竺可楨從小接受的基本上是新式教育,曾經留美8年,獲得哈佛大學氣象學博士學位,從事的主要是自然科學研究。確切地說,對突然降臨的大學校長這一職位,他並沒有做好思想上的準備,沒有經驗,有的只是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腳下是一個無形的起點,他要從這裡出發,帶領一座具有真正近代意義的大學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高談闊論,竺可楨把肩上的責任化成無聲的行動,招聘名師,擴充院系,建設校舍,訂立規章,整肅校風……上任伊始,他用知識分子特有的執着去詮釋擔負的使命。騷動的校園漸漸安靜下來,教學、研討、科研等都逐漸步入正軌。

然而,就在竺可楨雄心勃勃,決心建立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新式大學之際,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山雨欲來,偌大的杭州城已經難以安放一張平靜的課桌。為了保全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更為了讓剛見起色的學校能夠薪火相傳,浙大被迫遷移。

1937年9月26日,星期天。這是竺可楨難以忘懷的日子,他要去杭州郊外天目山,為學校尋找一處安寧的教學之所。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此行僅僅是一個開始,在隨後的10年間,他不得不帶領師生赴江西,走建德,過吉安,上宜山,抵遵義,先後五易校址,行程5000多公里,過起「流亡大學」的生活。後人感嘆稱之為中國教育史上的「文軍長征」。

戰火紛飛,大江南北滿目瘡痍。然而,罪惡的戰爭卻始終沒有扼殺掉這朵在風雨中頑強生長的高校之花。遷徙雖然歷盡千難萬險,卻沒有阻擋竺可楨辦學的信心。每到一地,他首先做的是兩件事,其一是尋找可以作為教室和師生宿舍的房舍,解決師生學習和生活所需,不耽誤開課教學;其二是招聘人才,擴充師資。在竺可楨的努力下,馬一浮、陳建功、蘇步青、王金昌、談家楨、貝時璋等一批年輕有為、品學兼優的教師匯聚到他的麾下,成為學校教師骨幹力量,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血雨腥風,學校如風浪中一艘航船,艱難前行;顛沛流離,浙大竟奇蹟般地日益壯大。學校從戰前只有文理、農、工3個學院16個系,抗戰結束後,一躍成為擁有文、理、農、工、法醫、師範等7個學院31個系的綜合性大學,教授、副教授增加了3倍,學生增加了4倍。學校不僅陸續培養出1300多名品學兼優的大學生,還湧現出李政道、程開甲、谷超豪、施雅風、葉篤正等一批蜚聲中外的學子。「流亡大學」不但經受住了生死存亡的考驗,反而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大學,躋身當時中國一流大學的行列。

一個人改變了一所學校的命運,甚至影響一個時代的學風,而支撐這個人的內在力量除了他的精神和品格,還在於他堅守的辦學理念。浙大在戰火中得以生存、擴展,與竺可楨秉持和倡導的辦學理念是分不開的。身為校長,他始終不忘開放、開明,民主、自由的辦學宗旨,積極踐行浙大所持有的「求是」學風。

1938年11月,浙大遷移到廣西宜山。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遠離戰火,民風淳樸,學校得以有暫時的安定之所。在這裡,竺可楨正式提出以「求是」作為浙大校訓,同時決定請人譜寫一首校歌,進一步凝練浙大精神,弘揚浙大學風。

為慎重起見,他決定邀請他曾經「三顧茅廬」聘請的本校教授、著名國學大師馬一浮先生來擔當作詞重任。

馬一浮,浙江紹興人,曾經留學美國、日本,精通文史哲,有「儒學三聖人之一」之稱。

接到邀請後,這位孤傲的國學大師沒有辜負同鄉校長的信任,夜以繼日進行創作,很快就將歌詞交於竺可楨手中。

歌詞用文言文寫成,共有149個字,18句,四字聯句,共分三段。第一段就以不凡的氣勢道出了大學應有的精神,闡明為學世界觀: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

惟學無際,際於天地;

形上謂道兮,形下謂器;

禮主別異兮,樂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爾聽斯聰。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說明了浙大「求是」校訓的真諦和浙大的使命。

馬老先生對自己所作的校歌歌詞是比較滿意的,送交歌詞後,又有些擔憂,歌詞中多處用典,典故又多出自《易經》,《禮記》《莊子》等先秦古文經典,如果不了解出處,僅從字面理解,也許有人難以領悟其真正的含義。於是在提交歌詞的同時,他又附上一篇長達兩千多字的文字,對歌詞各個段落以及詞中所用典故的含義和用意,一一作了說明。

馬一浮先生在說明中首先提出了對校歌歌詞的理解:

學校歌詩唯用於開學畢業,或因特故開會時,其義不同於古。所用歌辭,乃當述立教之意,師弟子相勖勉誥誡之言,義與箴詩為近。

在說明中,他特意對「求是」作了進一步解讀:

以求是書院為前身,聞已取求是二字為校訓。今人人皆知科學所以求真理,其實先儒所謂事物當然之則,即是真理。事物是現象,真理即本體。理散在萬事萬物,無乎不寓……故謂求是乃為求真之啟示,當於理之謂是,理即是真,無別有真。

在說明中,他直言不諱道出了心中的擔憂:

歌辭中用語多出於經,初學不曾讀經者,或不知來歷,即不明其意義。

149個字的歌詞,寫了兩千多字的說明,足見一代國學大師對創作浙大校歌的慎重態度。

竺可楨接到歌詞,十分欣賞。歌詞含義深遠,從傳統國學的角度,不僅對大學的精神、使命進行了解讀,更重要的是,對國立大學校訓「求是」進行了準確定義和精闢論述。「昔言求是,實啟爾求新;習坎示教,始見經綸;無曰已是,無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所謂「求是」,實際上是啟發你追求真理,為學要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努力,才能成為天下經綸之才;別認為已很正確,不要認為已經找到真理,而要不斷地去追求,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這不正是自己所想表達的思想和辦學理念嗎?他也擔憂,歌詞雖然含義深遠,但歌詞文字過於艱深,有人恐怕一時難以理解。於是,思慮再三,他決定召開校委會,將歌詞提交會議討論。

校務會上,馬一浮先生的歌詞果然引起一些人的爭議。爭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這首歌詞用的是文言文,用典太多,艱澀難懂;其二,當時正值抗戰時期,歌詞中沒有涉及抗日救亡內容。

竺可楨校長經過反覆斟酌後認為,這首詞雖然文理艱深,但含義深遠,體現了浙大所追求的精神;同時,作為大學的校歌不應拘於時事。於是,他耐心說服了校務會上持不同意見的人,又聘請著名作曲家、時任國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應尚能先生為歌詞譜曲。浙大校歌由此誕生。

那天,冒雨去浙大紫荊港校區校史展覽館參觀,我終於見到了照片中的馬一浮教授。老先生戴着深度眼鏡,八字鬍,不苟言笑,一副典型國學大師的派頭。他的照片下方,是那首排列整齊的浙大校歌歌詞。一旁,一部老式留聲機正循環播放着校歌優美的旋律。

在浙大校園如茵的草坪上,我久久凝視着竺可楨校長的銅像。

這是一尊近兩米高的全身銅像,竺可楨校長手持一根拐杖,目光炯炯注視着遠方。銅像背後是一排古典式建築群,那裡有浙大圖書館、實驗室和教室;銅像前擺放着幾束鮮花。鮮花不知何人擺放,枝葉雖然有些乾枯,卻依然散發出絲絲幽香。

在浙大曆任校長中,竺可楨是校園內唯一一位塑立銅像的校長。斯人已去,一尊銅像寄託着浙大學子對老校長的一份懷念,更寄託着對這位以「求是」立學的一代宗師無限的敬仰。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歌聲,從老和山下,到西子湖畔,裊繞在美麗的浙大校園上空,銅像塑造的竺可楨校長似乎也在側耳傾聽。

校歌不只是一組歌詞,一串音符,一段旋律,更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一種追求和文化之魂的濃縮和呈現。

秉承「求是」精神,感受校歌薰陶,一代代浙大人在歌聲中成長,在秉承「求是」學風中學有所成。他們從這裡起步出發,奔向各地,成為棟樑之才。

今天,無論吟唱還是聆聽,我都深深感受到,浙大校歌不僅凝聚着國學深厚的傳統思想精髓,充滿着厚重的中國古典美學氣息與哲學思想精華,更體現出與時俱進的現代辦學思想和理念。正因為如此,浙大校歌拔群迥異,傳唱百年而不衰,為一代代浙大人所鍾愛。[1]

作者簡介

姚中華,現為中國煤礦作協副主席,安徽省作協會員,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常務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