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遇見真誠和美麗(傅建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文字中遇見真誠和美麗》是中國當代作家傅建國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文字中遇見真誠和美麗
一個人在寫作的路上行走,常常猶如在漫長的暗夜裡摸索前行,孤獨而落寞……
漸漸地,就渴望遇見知音讀者,分享在文學的園地里耕耘的苦與樂和得與失。
身為民工,長期在生活的底層打拚,虛榮心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意願是希望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獲得一些信息,了解自身作品的長處與不足,甚至能夠獲得鼓勵與幫助。
因此,早在2015年秋天的某個夜晚,在朋友圈無意之中忽然讀到了章秀平的題為《用文字撫慰生活的艱辛——讀傅建國〈從皖南到溫州〉》的評論文章時,人到中年的我禁不住一愣一愣的,有種喜極而泣的滋味在心底涌動。
至此,我可以理解為章秀平是關於我本人文學創作方面的第一位評論者(之前,有平陽籍教師兼作家周春微女士寫過《走近遊子》。但周春微的隨筆是從生活的角度切入,文學作品這一塊談及不多)。彼時,我與章秀平之間只是有過一面之緣,記得是在鹿城區作協舉行的一次文學沙龍上,我將隨身攜帶的N本散文集《從皖南到溫州》與在座的文友們分享。讓我深感意外的是,章秀平不僅認真閱讀了作品,還為此寫下一篇入情入理視角獨特的評論文章。那一刻,對我而言就像一個人習慣在暗夜裡跌跌撞撞行走,突然遇到一盞明燈那樣而激動不已。
事情原本以為就這樣過去了,雖說以文會友很是美好,但畢竟只是一種偶遇。生活中偶遇的事物常見,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要糾結於始與終。但出乎意料的是,作為萍水相逢之文友,章秀平待人真誠、內斂、隨和,正如上面提到的寫書評一事,她不在乎作者卑微的社會地位,她只是單純地衝着作者的文字有感而發而寫下的評論文章。換句話說,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她的閱讀與寫作,純粹是一種文學欣賞及陶怡情操。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後續的斷斷續續的交往中,我的文學創作一直受到對方的關注,並且寫下《行者履跡——讀傅建國系列小說》和《美麗女人是怎麼煉成的——讀長篇小說〈皮王〉》等評論文章。原來,以文會友並非只是傳說,真正的文友,是在彼此的文章或文學作品中找到共鳴。
2017年4月24日,根據溫州市圖書館有關方面的安排,一場主題為「故鄉、文學與遠方」——中篇小說集《奶奶的村莊》品讀會活動如期舉辦。為這場活動做主持的人是章秀平。活動之前,我心裡沒底,因為朋友不多,再說主持品書會這件事,不僅需要口才,還需要一定的綜合素養,更重要是義務奉獻,沒有報酬,這就有點讓人家為難了。但當我抱着試試的心態徵詢章秀平的意見時,她不僅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請求,而且還幫助我一起策劃品書會活動的相關細節。譬如,活動內容PPT的設計都由她一手製作圖稿。2018年12月14日,由溫州市圖書館、甌海區文聯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分享長篇小說《皮王》創作背後的故事」品書會活動,也是由章秀平主持。為了讓品書會活動更精彩一些,她還事先邀請了幾位文友作為嘉賓,現場朗誦小說文本片段,助力品書會活動圓滿成功。兩場品書會活動,使現場的嘉賓朋友們,真正感受到了章秀平作為一個業餘主持人的風采。她的笑容是動人的,普通話是純粹的,聲音是甜美的,在嘉賓與聽眾之間,她的主持風格如行雲流水般順暢。這時我發現章秀平為人既真誠又美麗,她的美,由內而外,樸素無華,落落大方,是由一個人的文學氣質、文化素養、生活歷練而鑄就的。有作家朋友評價說:秀平主持節目無縫對接,太棒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一個樂於站在前台為他人鼓掌的人,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格。
忘了以前是在書里或是網上看到過一句話,大意是說「工作着的女人是美麗的」,而我想稍微作一下改動,即「工作和寫作的女人是美麗的」用來比作章秀平的生活日常也是恰當的。身為語文老師,教書育人是她的職責,也是她生活自信的一種姿態。她曾經坦言,她十分熱愛教師這份職業,而語文老師的責任與擔當使她感覺欣慰而自豪。朋友圈裡美麗的女人不少,但語文老師不多,而既擔任語文老師,業餘又忙着充電,朗誦、閱讀和寫作的女人卻少之又少。早在2016年10月,章秀平平生第一部散文集《深處的印記》,就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分「歲月留痕」、「閱讀悅美」、「愛在長大」三輯。收到贈書以後,我早晚隨手翻了翻,但卻不知不覺越翻越有味。書中有太多的乾貨,令人愛不釋手。「歲月留痕」是生活的記錄,感恩與家人、朋友的相遇和發現,作者以「文字為證,時光不老」為印記;第三輯作者將「自己安於講台近二十載,稚童成長,春花又開……」的歲月做了長長的梳理,作者願意「與孩子們在相處中,彼此理解,彼此悅納,讓愛長大」。
相對於「歲月留痕」和「愛在長大」兩輯的文字,我更偏愛「閱讀悅美」這一輯里文章。這裡面有《作家與故鄉——讀莫言〈我的高密〉有感》,有《童年的傷,一生的痛——讀葛浩文〈蕭紅傳〉與蕭紅〈呼蘭河傳〉》,有《黑色世界裡的悲喜人生——讀畢飛宇長篇小說〈推拿〉》……請注意一個「讀」字,章秀平通過「讀」的方式,——也是唯一的途徑,走進了近二十位作家的書寫的人生故事裡,並且將自己的所思、所悟、所獲用文字生動的表達出來,成為一道「閱讀悅美」的深深印記。
在談及閱讀與寫作的感想時,章秀平如是說:「讀他人的故事,常常他人成為故人。談不上評論,有時被故事本身打動……讀再多的書。無非是讀自己,一個未出現的未來的自己,一個存在潛意識裡的自己,或是一個正在發生着的自己。」我以為「談不上評論」是章秀平的謙虛之詞。是的,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章秀平的讀後感沒有那些所謂的專家們的專業術語,也不見評論家們那些理論上的條條框框,但,她在讀別人的故事有感而發時,每一行文字都落地生根,都從內心出發,誰又能說她的這些文字比評論家遜色呢?
「秀平寫人,寫離散,寫悲歡;秀平寫景,寫美好,寫頹喪;秀平寫心事,不驚不擾,娓娓道來;秀平寫讀後心得,觀後心語,信手拈來,直抵心靈……細讀秀平的文字,如鋼琴奏出的《秋日私語》,如一弘清泉晃着秋日暖陽,於心間清澈流淌。我們總是感嘆時間如沙漏,一點一滴無情地流走,年年如是,柔軟的心怎抵得過這一世的風霜?惟願你我在如此的歲月中優雅着慢慢變老……」
這是章秀平的同學阮盛樟對她作品的評價和肯定,也是我對她的文學寫作價值取向的一種欣賞與認同。 [1]
作者簡介
傅建國,1963年5月生,安徽青陽人,現居溫州。曾務農,代課,做篾匠。長期從事皮革銷售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