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公園裡(茅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公園裡》是中國現代作家茅盾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華氏表七十五度了!今春第一天這麼熱,卻又是星期例假。公園進口處滿是人,長蛇陣似的。

因為有胃病,某先生告訴我"要多跑路",趁今天暖和,我也到公園裡去趕熱鬧;那就實行"多跑路"罷,我在公園裡盡兜圈子,盡在那些漂亮的遊客陣中擠進擠出。

說是"擠",一點也不誇張。今天這公園變成"大世界"①了!

①"大世界"當時上海的遊藝場名。

各式各樣的人們,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階級層,不同的國籍,布滿了這公園的最平靜的角落。真真實實的一個人種展覽會呀!

我不知道遊客中間有沒有人也像我那樣抱了療病的目的而來這公園。他們不能從我的臉上看出我有胃病,而且神經衰弱。但是我兜了一個圈子,又一個圈子,我卻從他們遊客的身上看出一點來了;我從他們那不同的"游公園的方式"可以推想出他們的不同的教養和思想趣味來。

帶了小孩子,也像我那樣盡在那裡跑(可不兜圈子),望着那些還沒開花的花果樹或花壇皺一下眉頭,到池邊去張一眼,「呀,沒有魚的!"終於踏遍了園裡的每一條路,就望望然走了的,是我們的真正老牌國貨的小市民:他們是來逛"外國花園"!他們也許是逛膩了"大世界",所以今天把兩角錢花到這「外國花園"來了。他們沒有看見什麼花,動物園裡連老虎獅子都沒有,他們帶回去的,大概是一個失望。

我敢斷言,這一類的遊客是少數。

另一班遊客可就"歐化"些了。他們一樣的帶了老婆和孩子,甚至還帶着老媽子,小大姐,他們一進公園就搶椅子坐:於是小孩拍皮球,太太拿出絨線生活來,老爺踱了幾步,便又坐到椅子裡,頭靠在椅背上打呵欠,甚至於瞌睡。老爺光景是什麼機關什麼公司的辦事員,他是受過教育的,太太從前光景是女學生,也是開通的;他們知道"公園"的可寶貴,他們也知道孩子們星期放假老在家裡客堂內桌子底下捉迷藏太不成話,因此他們到公園來了。他們是"帶孩子們逛公園"。公園本身和他們本身之間實在沒有多大吸引的熱力。他們對於公園的好感是通過了理智的。像他們一類的遊客可不很多。

最多的是摩登男女,大學生。他們既不像第一種人那樣老是跑,跑,也不像第二種人那樣坐定了不動,打呵欠,打瞌睡;他們是慢慢地走一會兒,坐一會兒,再走,再坐,再走。他們是一隊一隊的,簡直可說沒有單個兒。公園對於他們起的作用是感情的。

這三類遊客之例外的例外,我自以為我算是一個。然而我還發見了另處四個。那是在一叢扁柏旁邊,是過路口,並不幽靜,可是他們四位坐在草地上很自在地玩着紙牌。確是玩,不是賭。看他們那隻裝了熱水瓶和食物的藤籃,就知道他們上午就來了這裡,而且不到太陽落山是不會走的。

去年夏天酷熱的時候,常見有些白俄在大樹下鋪下蓆子,擺滿瓜果餅點,「逛"這麼一個整天。但在這初春,那四位就不能不算是例外。[1]

作者簡介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是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毗鄰着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裡成就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稍稍平穩便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茅盾於1981年3月27日辭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