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經直譯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經直譯主義(英文:Biblical literalism)也譯作經律主義,指一種認為《聖經》字面上的意義不具有隱喻與象徵的思想。這種思想與聖經無誤思想並不完全相同,聖經無誤思想是對於《聖經》寫作者的誠信之認同;聖經直譯主義則是對於《聖經》字面意義上的認同,無論其是否合乎信仰。

在耶穌時代,沒有天主教這回事,耶穌升天后,聖靈降臨,教會出現了,以後一直都稱為教會[1]。一直到主後三世紀末,教會組織受羅馬政治法律的影響,形成了羅馬大公教,後稱羅馬教,1054年才稱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稱「羅馬天主教」[2]

簡介

聖經直譯主義也被應用在聖經詮釋學(Biblical Hermeneutics)中的文法歷史釋經法(Historical Grammatical method),是屬於保守基督教,基督教基要主義和許多福音神學主要採用的方法。

聖經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舊約全書》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基督教承自猶太教的,但《舊約全書》和《希伯來聖經》有所差異,書目的順序也不同。

視頻

聖經直譯主義 相關視頻

莎士比亞的天主教信仰
聖若望鮑思高傳(下集)天主教聖人慈幼會會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