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自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土壤自淨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會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土壤自淨作用是土壤本身通過吸附、分解、遷移、轉化而使土壤污染物濃度降低甚至消失的過程。土壤具有自淨功能,因為土壤中含有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對外界進入土壤的各種物質可分解轉化;土壤中存在複雜的有機和無機膠體體系,通過吸附、解吸、代換等過程使污染物發生形態變化;土壤是綠色植物生長的基地,通過植物的吸收作用,土壤中的污染物質起着轉化和轉移的作用。另外,其他性質不同的污染物在土體中可通過揮發、擴散、分解以及水循環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的濃度,減少毒性或被分解成無害的物質。只要污染物濃度不超過土壤的自淨容量,就不會造成污染。一般的,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或改善土壤膠體的種類和數量,改善土壤結構,可以增大土壤自淨容量(或環境容量)。此外,發現、分離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種引入土體,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也是提高土壤自淨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
影響土壤自淨作用的因素有:土壤環境的物質組成,土壤的環境條件,土壤環境的生物學特性,人類活動的影響。污染物一旦超過土壤最大容量將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進而影響土壤中生存的動植物,最後通過生態系統食物鏈危害牲畜及人體健康。因此,應根據不同土壤污染類型進行治理 。
參考文獻
- ↑ 漢字小時候|一個文字,一段歷史,搜狐,2020-11-24
- ↑ 書法丨原來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