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1973年6月,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前聯邦德國、日本、墨西哥、荷蘭、英國、美國的16個職業會計師團體,在英國倫敦成立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目前,其成員已發展到包括104個國家的143個會計職業組織。迄今為止,IASC已發布了39號國際會計準則,並公布了一系列"徵求意見稿"。經過IASC的努力,國際會計準則日益完善並得到各國會計界的支持與認可。本文通過對IASC組織模式的評價,分析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由於特定時期的環境不同,IASC的戰略經歷了從模糊到較明確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20世紀70年代

國際貿易和跨國公司的發展已是經濟全球化的集中體現,但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尚不明顯。許多人對國際會計準則是否能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和遵守持懷疑態度。當時IASC的戰略是:與銀行、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國際經貿組織等聯繫和合作,協調各國現有的會計準則,但在國際會計準則的體系、國際會計準則與各國會計準則的關係、IASC的發展方向等戰略性問題上的思路仍不清晰。

20世紀80至90年代中期

各國的資本市場逐步開放,各國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對不同國家財務報告編制者和使用者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各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開始關注國際會計準則的發展,共產生了同IASC合作的意向,證券監管機構也開始重視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此時,IASC將戰略調整為:引起更多的利益集團的注意,提高國際會計準則的地位,逐步形成規範現有會計實務的國際會計準則體系。

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

資本市場國際化浪潮空前高漲,同時亞洲金融危機的警鐘敲響了,風險的涉及範圍和影響也達到全球化,只有增強資本市場的透明度,風險才可能得到控制。而資本市場的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會計信息的質量。IASC立足於全球化的資本市場,旨在協調各國會計準則,增加會計信息可比性,這就適應了國際資本市場上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在這一發展的黃金時期,IASC提出了更為明確的戰略:①與各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進行直接、密切的聯繫和合作;②建立從基礎準則到核心準則的國際會計準則體系;③處理好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的關係;④在將來取得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IOSCO)對核心準則的承認,促進準則與實務的銜接,研究IT技術對會計的影響,解決新問題,完善現有準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