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槐小線角木蠹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槐小線角木蠹蛾 學名:Holcocerus Insularis sagr 類屬:鱗翅目 木蠹蛾科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為24毫米左右,翅展為48毫米左右,雄蛾較小。體灰褐色,觸角線狀,前胸後緣為深褐色毛叢線紋。翅面上密布黑色短線紋,前翅中室至前緣為深褐色。卵橢圓形,黑褐色,卵表有網狀紋。幼蟲老熟時體長為40毫米左右,體背鮮紅色,腹部節間乳黃色,前胸背板黃褐色,其上有斜B字形黑褐色斑。蛹被蛹型,初期黃褐色漸變深褐色,略彎曲,腹背有刺列,腹尾有臀棘。[1]

發生規律

該蟲2年發生1代(跨3個年度),以幼蟲在枝幹蛀道內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蟲活動為害。幼蟲化蛹時間極不整齊,5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化蛹期。蛹期為20天左右。6-9月為成蟲發生期,羽化時將蛹殼半露在羽化孔外。成蟲有趨光性,日伏夜出。將卵產在樹皮裂縫或各種傷疤處,卵呈塊狀,粒數不等,卵期為15天左右。幼蟲共12齡。幼蟲孵化後蛀食韌皮部,蛀食一段時間後蛀入木質部,直為害到11月(未見新糞排出),以幼齡幼蟲在蛀道內越冬。第二年3月活動為害至11月,以大齡幼蟲在枝幹蛀道內越冬。第三年3月復甦為害至5月,新一代化蛹開始。每年3-11月是幼蟲為害期,由於該蟲世代不齊,所以不論是為害期,還是越冬幼蟲,各種蟲齡的幼蟲均有,尤其6-8月木蠹蛾4種蟲態都有,因此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不論用什麼方法防治幼蟲必須掌握適期。木蠹蛾的越冬幼蟲在春季開始嚴重蛀食,夏末產卵,新孵幼蟲立即蛀食為害,選擇春末和夏末這兩個關鍵時期,防治適期為3-5月、9-10月。

分布與危害

國槐木蠹蛾(主要為小木蠹蛾)是為害北方行道樹國槐的重要害蟲,在一些樹齡較大的路段受害株率在80%以上。

分布全國。除了危害國槐外,還為害白蠟、龍爪槐、根杏、榆、櫻桃、櫻花、元寶楓丁香、山楂、海棠、懸鈴木、檉柳、冬青和欒樹等樹種。

幼蟲蛀食花木枝幹木質部,常常幾十至幾百頭群集在蛀道內為害,造成千瘡百孔,與天牛為害狀有明顯不同(天牛1蛀道1蟲),木蠹蛾蛀道相通,蛀孔外面有用絲連接球形蟲糞(天牛排糞為分散鋸木屑狀)。幼蟲孵化後先危害植物的韌皮部,然後為害木質部,蟲體暴露在樹幹外的時間較短,幼蟲棲息取食在木質部,蟲道較深,因此,一般方法藥物很難接觸蟲體,防治非常困難;並且這種鑽蛀性的害蟲對樹體為害非常嚴重,由於蟲為害植株的韌皮部和木質部,破壞了樹體的輸導系統,阻止了水和無機鹽在木質部、有機養分在韌皮部的運輸,一旦水分、營養運輸被阻斷,植物容易失水萎蔫,乾枯,發黃,樹體內的孔洞極易造成風折枝,危害嚴重時樹皮環剝,全株死亡,就木材的利用上來講,也影響了木材的品質。[2]

將危害總結如下:

(1) 生活比較隱蔽,除成蟲期營裸露生活外,其他各蟲態均在韌皮部、木質部營隱蔽生活,害蟲為害初期不易被發現,一旦出現明顯被害徵兆,則已失去防治的有利時機;

(2)蟲口比較穩定,受環境影響較小,天敵少,蟲口密度相對穩定;

(3)危害嚴重,枝幹害蟲蛀食韌皮部木質部等,影響輸導系統傳遞水分養分,導致樹勢衰弱或者死亡,發病後不加緊防治,樹木很難恢復生機,並且木材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 綠化時調運苗木要嚴格檢疫,以免擴大該蟲為害。

(2)誘殺成蟲 用新型高壓黑光燈或性信息素誘捕器(已商品化)誘殺成蟲,1個誘捕器1夜最多的可誘到250多頭成蟲。連續誘殺成蟲3年必見成效,要比打藥防治幼蟲成本低,又無污染。

(3)保護和利用天敵 木蠹蛾天敵有10餘種,對此蟲的為害與蔓延有一定的自然控制力。如姬蜂、寄生蠅、蜥蜴、燕、啄木鳥白僵菌病原線蟲等。

(4)藥劑防治 據報道採用過內吸藥液注射、熏蒸藥片堵孔、毒扦插孔等方法。使用毒簽、磷化鋁熏蒸、塗蟲孔等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操作起來難度很大。一些單位(如保定綠化管理處)也採用鑽孔注藥的方法向樹幹注入氧化樂果、甲胺磷、以及氧化樂果甲胺磷的混合液體來防治國槐木蠹蛾,這種方法操作方便,可以讓藥液深入木質部,再利用植物的輸導系統讓藥液在全植株傳導,防治效果效果較明顯,蟲株治癒率達50%左右,特別是混合藥劑後施用效果最佳。

利用輸液的方式殺蟲是一種新型的高效的方法,但是由於輸入的是常規的高毒農藥,注入這3種藥劑對樹均產生嚴重傷害,甲胺磷表現為兩向約20~40cm長,3~10cm寬範圍內韌皮部枯死,形成層死亡,注藥樹體100%受害。氧樂果對樹體的為害相對較輕, 但注入孔周圍死皮率也達半數左右, 枯死面積一般在孔下方70mm以內, 孔上方乾枯情況較少。注入藥液若溢出, 則枯死的皮層面積更大,因此在防治國槐木蠹蛾上急需一種不傷樹體的能高效殺蟲的樹體殺蟲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