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木質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國家木質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託浙江農林大學,中心是浙江省第一個省屬高校組建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機構簡介

國家木質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2008年通過國家科技部發文批准組建,是浙江省省屬高校首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專門從事木質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的國家級科研機構。2012年通過科技部驗收,正式命名。中心主任現為中國工程院李堅院士[1]

國家木質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投資2000萬,由浙江農林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教授擔任中心主任。據悉,該中心的組建,不僅實現了浙江省屬高校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零的突破,也使浙江農林大學成為我國木質資源綜合利用研究的中心。

國家木質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三年內,將集聚國內外高端人才,圍繞木質資源綜合利用四個方向的關鍵技術突破,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產品,使「三剩物」、「次小薪」材、廢舊木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緩解木質資源的緊張狀況,從而促進產業轉型[2]升級,推動行業整體技術進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建立新技術、新產品的生產規範,制定新產品標準。2012年7月份國家中心的新大樓即將投入使用。

研究隊伍

中心現有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國家青年長江學者等省部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18人次,形成了一支職稱、學歷、學緣等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該中心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刨切微薄竹生產與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竹炭生產關鍵技術、應用機理及系列產品開發」等重大科研成果獎項。近兩年,中心新增國家級項目23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8項;主持省部級科學技術獎9項。

中心內設有「張齊生院士珍貴木材標本庫」,該標本庫由雲南省瑞麗市嶺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浙江升華雲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單位共同捐資建設。標本庫現收藏了樹化玉、陰沉木、木抱石、輕木、紅木等,擁有一批紅木三切面標本、大木板及根雕,並建立了《珍貴木材標本庫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含木材標本的產地分布、採集資料和構造特徵等基本信息、文化內涵和美學欣賞、木材保護與應用等內容。

中心內還設有竹木科技館,科技館集科研成果展示、科技產品推廣和竹木科學知識普及為特色,主要展示了林業工程學科歷年承擔的「863」「973」和省部級項目及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