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依託於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是我國專門從事作物種質資源保存與共享服務的科技資源平台。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2003年開始組建,2011年通過了科技部、財政部的認定,開始實體化運行。

機構簡介

目前,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已整合41家優勢單位的優勢資源,包括1個國家長期庫、1個國家復份庫、8個國家中期庫、15個國家種質圃、15個省級中期庫和國家種質信息中心等,形成了完善的作物種質資源保存和共享服務平台體系。

資源情況

資源簡介

作物種質資源是農業科學原始創新、作物育種及生物技術產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維繫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是我國農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保存了包括糧、棉、麻、油、糖、煙、茶、桑、牧草[1]和綠肥等在內的各類作物種質資源43.4萬份,占全國作物種質資源總量的90%以上。

資源體系

糧食作物+纖維作物+油料作物+其他作物

特色資源

水稻

資源服務

服務方式

作物種質資源的在線分發系統提供網上查詢、申請、獲取種質服務。

數據處理

小麥資源的特性評價和鑑定數據信息

資源特色

攻克遠緣雜交國際難題創製小麥突破性新種質

小麥是主要口糧作物,但育種新材料匱乏已成為限制產量水平進一步提升的關鍵因素。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的李立會研究員[2],破解國際難題,開展利用冰草屬野生種優異基因改良小麥的基礎研究,創建了新的遠緣雜交技術體系,創製了高產、抗病、抗逆等新種質392份。向全國優勢單位利用新品種31個,涵蓋7個主產區,帶動了行業新發展。該成果為我國小麥綠色生產和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並獲得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