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固鎮縣劉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固鎮縣劉集鎮是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腹地固鎮縣的一個鎮,介紹有關劉集鎮的地理位置、行政區劃、資源、工農業、商業、歷史文化等相關狀況。[1]

中文名: 劉集鎮

別 名: 西劉集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地理位置: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劉集鎮

面 積: 164.5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劉集社區、九灣社區、邵橋村、董廟村等

政府駐地: 劉集街道

電話區號: 0552

郵政區碼: 23370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1122人(2017年)

著名景點: 九灣、邵橋

機 場: 仁和集軍用機場(BFU)

火車站: 蚌埠站、蚌埠南站、固鎮站

車牌代碼: 皖C

教 育: 劉集中學、九灣中學、邵橋小學

基本簡介

劉集鎮位於固鎮縣城東20公里,東與五河縣東劉集接壤,344國道橫穿中部,向南417省道可直達九灣,包澮河、懷洪新河環繞南部,境內5000畝的張家湖濕地,湖水清澈,水產豐富。全鎮區域面積164.5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1122人(2017年),耕地12.1萬畝。鎮區規劃面積6.1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近2萬人。

劉集鎮1993年被國家計委列為「全國百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7年被省體改委批准為「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被評為「全國創建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2006年獲「蚌埠市平安鄉鎮」榮譽稱號,是「安徽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鎮」;2009年被批准為「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蚌埠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

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億元,年均遞增15%;實現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年均遞增50%;實現財政收入2200萬元,年均遞增18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656元,年均遞增15%。

劉集鎮全民創業園位於鎮區西部,屬鎮區規劃建設的一部分,創業園總體規劃2.57平方公里,3466畝,園區規劃「六縱三橫」,一期基礎設施建設已實現「五通一平」。全鎮圍繞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加快全民創業園建設步伐,富寶萊家具、檬佳非織布、遠程置業等一批企業先後落戶創業園區,促進了園區的快速發展。

開放的劉集是您發展的明智決擇,創業園區是您理想的投資熱土。熱情好客的劉集鎮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願您我攜手共謀――助您發財!助我發展!

區位優勢

固鎮縣劉集鎮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腹地,距南京、合肥、徐州、蚌埠等大中城市均在200公里以內,304省道自西向東橫穿全境,境內現已經逐漸形成以縣道、鄉道為主線,以村道為副線的完備交通網,隨着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政府對改善交通的持續投入,村村通水泥路已經基本覆蓋全鎮各行政村,不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更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奠定的堅實的基礎。沿344國道向東可直達五河縣城,然後接104國道直達南京;沿344國道向西可直達固鎮縣城,向北可直達宿州、徐州;向西南可直達蚌埠,上合徐高速便可直達省會合肥。另外,劉集鎮的水路交通優勢也很明顯,通過位於鎮南部的懷洪新河可達淮河、五河水網,進而到達上海、南京等城市。

資源優勢

自然資源

劉集鎮是一個傳統的農業資源大鎮,全鎮現有耕地12.1萬畝,主要分布在鎮中北部,鎮南部由於沿懷洪新河,以河流、湖泊、灘地、濕地為主,其中位於梁橋、夾河、東樓、土樓、李圩等行政村之間有一著名的濕地,即張家湖濕地。該濕地水質清澈、水草豐富,水產資源豐富,具有很高的觀光旅遊開發價值。劉集鎮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適宜很多種作物生長,尤其盛產花生、西瓜、小麥、玉米、芝麻和棉花。據當地人介紹,以前他們種植過很多種作物,包括山芋、煙草、薄荷、水稻、高梁、黃豆、綠豆、赤小豆、豇豆等,隨着市場需求的導向和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煙草和薄荷已經沒有人種了,其他的品種也是少數兼種一些,僅供自己食用而已。近年來,隨着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當地逐漸形成了以花生、小麥、玉米為主,輔以西瓜、芝麻和棉花兼作為特色的農業產業格局。因此,本鎮的農產品和生物質資源及其豐富,這也為本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

人力資源

劉集鎮還是一個人口大鎮,全鎮現有人口6.4萬。解放後劉集鎮先後經歷了撤區並鄉、撤鄉並鎮兩次轄區調整,先後併入董廟鄉、九灣鄉和梁橋鄉,行政區劃也有原來的劉集區變為現在的劉集鎮。劉集鎮地勢平坦,因此為農業的機械化提供了便利。近年來,隨着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也逐年增多,為了提高收入,人們紛紛出門自尋出路。據不完全統計全鎮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近3萬人,季節性務工人員也有1.8萬之多,務工收入占總收入38%以上。

工農業經濟發展

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全鎮呈現出以農業為基礎,新興工業為突破的嶄新格局。在縣、鎮兩級政府的精明領導下,全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逐漸形成了以農、林、牧、副、漁為發展方向的大農業現代格局。全鎮有識之士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如鵪鶉養殖、黑豚鼠養殖等)、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如小磨麻油生產、花生產品的開發、手工紅薯粉絲的製作等),有效地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進而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在發展農業優勢的同時,還大力促進工業企業落戶劉集鎮全民創業園,富寶萊家具、檬佳非織布、遠程置業等一批企業先後落戶創業園區,促進了園區的快速發展。

商貿市場發展狀況

劉集鎮商貿市場已初具規模,境內現有九灣、劉集、董廟三個綜合集貿市場,均定日逢集;新建成非常現代化的商業市場一座,即劉集鎮金寶市場,位於鎮中心繁華地帶,建築物以商住兩用為主;農貿市場一座,位於金寶

市場東側;新建菜市場一座,位於劉集醫院西側;大小商業街4個,各類店鋪琳琅滿目,金潤萬家、蚌埠華運等品牌零售企業相繼進駐劉集市場,為繁榮劉集的商貿做出了積極貢獻。根據鎮政府長遠規劃,今後,劉集還會圍繞當地資源優勢,建成農產品流通專業大市場(如西瓜大市場、花生大市場等)、農產品深加工集中區和生態農產品開發種植示範區,從而為劉集的經濟快速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支持!

公共服務

基礎設施:全鎮基本實現村村互通水泥路,村道與鄉、縣主幹道直接,交通網絡日趨完善。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自來水廠3座,截止2011年底實現自來水管網全鎮區域全覆蓋。

教育:全鎮現有中學2所,即劉集中學和九灣中學。劉集中學始建於1958年,占地面積百畝,教職工110人,2000年被評為蚌埠市唯一的農村示範初中,蚌埠市花園式學校,現已成為國家職業技能鑑定點,省職業技能定點培訓單位,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建設學校,學校教學設備齊全,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半封閉教學。劉集中學辦學特色鮮明,成績突出,尤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考成績穩居固鎮縣前列,自2002年起劉集中學在原基礎上改辦為職業中學。九灣中學則是隨着行政區劃的調整由原來的梁橋中學和九灣中學合併而成,合併後易地在谷堆湖重建校園。新校區建成後硬件和軟件上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因此,九灣中學在每年的中考中都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醫療衛生:全鎮現有劉集醫院和九灣醫院兩所醫療衛生院,隨着劉集的不斷發展,劉集醫院在人力、設施、醫護水平等各方面優勢在全縣進一步凸顯,因此也被命名為固鎮縣第二人民醫院,劉集醫院分院坐落董廟街道,為全鎮人民的醫療服務提供保障。

電力通訊:全鎮現有九灣、劉集、董廟35KV變電所3座,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電力的需求逐年增加,以至於在用電高峰期經常會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希望這一局面在今後可以得到徹底改觀!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訊運營商分別在劉集、梁橋、張湖、塘東等地設立基站,從而實現了電訊信號網絡全鎮的全覆蓋!

歷史人文

神話傳說:哪吒鬧海

澮河從固鎮至澥河入澮口共有九道大灣,故俗名九灣河;入澮口的北岸是九灣渡。南岸是陳塘渡(渡口南1里處今有陳渡鄉陳渡村),傳為陳塘關所在地。在渡口不遠的河中,有一深不可測的龍潭。很久以前,有人曾用4兩絲線,加上18斤鐵絲墜上一個秤鉈也沒打到底。潭面煙霧籠罩,終年不散;水色墨黑,再旱不涸,再冷不凍。因為潭底有一清泉直通東海。潭內宿有青、白二龍,每逢夏秋之際興妖作怪,推波助瀾,使洪水衝破堤岸,淹沒良田,吞噬人畜。陳塘關鎮守李靖第三子哪吒,出世於肉蛋,7歲時下河玩水,擺動布兜兜,頓時河水大作,驚動青、白二龍。二龍遂出水大戰哪吒,敗逃東海求援。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前來捉拿哪吒。哪吒手執項圈、手鐲,取下布兜兜化作高牆,洪水始終漫不過高牆。龍王戰不過哪吒,便帶領青、白二龍逃回東海,老龍潭從此平安無事。百姓為了紀念李氏父子,在陳塘關東門外建起七進院落的大廟,塑有左手托起七級寶塔、右手按劍而立的托塔天王李靖神像,又在九灣集南興建哪吒廟,塑有三頭六臂的哪吒神像。哪吒橫眉怒目,注視河心,時刻提防青、白二龍來犯,以保護平民百姓。

哪吒廟

哪吒廟位於現在的九灣集,陳塘關則位於今九灣集西邊解河入澮河處,陳塘關東門外有一座七進院落的大廟,廟內塑有左手托着七級寶塔、右手按劍而立的托塔天王李靖神像,九灣集南的哪吒廟塑有三頭六臂的哪吒神像。九灣街西的西佛庵,塑有超度哪吒的南海觀音像。至抗日戰爭時期,陳塘關石碑還在,現今不知遺落何處。

民間傳統工藝:1、小磨麻油製取工藝:該工藝在劉集鎮民間世代傳承,據史料記載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現在人們還是樂意利用該工藝製取小磨麻油供自己食用。科學研究發現,利用該工藝製取的麻油含多種人體所需營養元素,是其他工藝無法媲美的;而且經常食用該種小磨麻油可以有效延年益壽呢。隨着該產品市場營銷手段的不斷翻新,滿足市場需求,禮盒裝的小磨麻油逐漸成為人們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2、手工打粉絲工藝:該工藝也是劉集鎮民間頗古老的一種技藝,以前條件有限的時候,智慧的人們發明了這種利用紅薯粉加工粉絲的工藝,隨着科技的發展,這種工藝受到了很大衝擊,希望該技藝能夠代代保存下去。

民俗文化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在劉集鎮民間流傳着一種民俗技藝就是舞獅子,獅子用麻、竹篾及粗布等原料自製而成。一般每逢過年過節,尤其在正月十五火把節時,村村都有一個舞獅子隊,當晚會在村里給全村人表演登高、跳躍、小丑逗獅子等各種表演,表演期間,鑼鼓喧天,人山人海,萬人空巷、人聲鼎沸,好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那時候,由於條件有限,人們業餘文化生活很單一,舞獅子是最受村民歡迎的娛樂方式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加之會舞獅子技藝的老人漸漸離去,這種傳統的民俗技藝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收音機、電影、錄音機、電視機、VCD等現代的娛樂方式。可能是人們過厭了現代的娛樂生活,對傳統的民俗技藝又產生了懷念吧,近年來在劉集鎮的董廟等地又出現了類似舞獅子的花車表現,這種表演尤其在紅媒喜事上助興表演更是妙趣橫生啊。

視頻

固鎮縣第四屆鄉鎮書法晉城展-----(劉集鎮篇)

參考文獻